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3-05-10周卫华
【摘 要】本文从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基层党建创新应具有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理念;路径
党的18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关系到在高校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能否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理念和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高校基层党建创新是推动高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几年来高校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有了充分的体现,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同时也影响党在高校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因此面对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纷繁芜杂的矛盾和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化解矛盾、应对挑战,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
2.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教育和引领广大师生员工围绕大局、完成中心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理顺院(系)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基地。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校园文化的第一线,是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关键。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应当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旋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应具有的理念
1.要有“改革创新”的理念
“改革创新”是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色,在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尤其需要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汇聚之地、发散之地。在新形势下,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给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只有不断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工作方法上、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不断的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才能使党建工作收到实效。
2.要有“ 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的本质不应是技术的层面,而应是人的层面,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中,还不同层度的存在着以“任务”为中心开展工作的现象,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与情感表达,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想收到实效,必须努力实现由“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从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入手,及时、准确地把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要有“服务教育”的理念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工作只有融入学校的中心工作,党对学校的领导才能落到实处,党的建设才有生命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进一步增强中心意识,确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始终把“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党建为保证”作为根本宗旨,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学校发展大局特别是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中去,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发挥党建工作的服务职能和保证作用。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
1.不断加强基层党建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党务工作队伍是工作创新的前提与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要实现创新,就要建立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有出路的党务干部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务干部选拔机制,要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的党务干部到基层党务工作岗位上,要对党务干部的岗位职责情况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此激励党务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要建立党务干部队伍培养机制。通过专业正规训练,尽快培养一支专业化队伍,并积极创造条件吸收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使之安心从事基层党建理论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再次,要建立党务干部发展机制。针对高校基层党务干部“双肩挑”比较多的情况,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真正重视、真心关怀、真情帮助党务干部成长,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党务干部不再“双肩挑”,集中精力从事党务工作。
2.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师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根据需要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进行改进。首先要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紧密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面对现实,找出热点和关注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用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占领网络阵地,为党员和师生提供可以交流思想的场所。再次,采取务实、灵活、有效的活动方式。例如,将党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党日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党建活动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等等,全面提高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3.创新党员发展教育机制。首先,创新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机制。青年教师是高校的中坚力量,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学术骨干入党,改善和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的结构。其次,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学生党员队伍和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对所有新人校的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对所有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进行党校培训,对所有预备党员进行党性修养培训。再次,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和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的培养考察制度、推优制度、预审制度、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工作制度的环环相扣把握好发展党员的质量。
4.创新基层党建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形成战斗力、凝聚力的依据。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创新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首先,要加强制度统筹。努力做到党的领导、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制度的有机衔接。其次,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围绕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形成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制度。再次,要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主体创造性,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理念加以制度化。
参考文献:
[1]18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王晓珍.《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民族论坛,2011年2期
[3]王丽宏、赵丽娟.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科技资讯】,2011年5期
作者简介:
周卫华 (1970.9-),女,汉族,辽宁省丹东市,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
本课题是省级课题《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研究》(GXDJ2012—B15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