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报纸中的大陆新闻框架比较——以《中国时报》与《自由时报》为例
2013-05-10□郑夏
□ 郑 夏
一、前言
自开放报禁之后,台湾持不同党派立场的报刊开始出现。媒体的信息功能除了能够形成意见土壤之外,还能够通过议题的设置、新闻框架的限定来表达自己的倾向。媒介偏向性、倾向性并非指捏造事实,而是选择性呈现议题,通过不同方式呈现议题,以及在问题归因上具有选择性。
大陆议题是台湾两大政党——国民党和民进党政治主张中较为核心的议题,且分歧较大。这个差别主要体现于两党在“国家认同”方面: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是否承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是否强调台湾的“主权”等。
通过文本分析对不同报纸新闻倾向性,特别是新闻框架进行对比,是了解报纸核心主张的一种方式。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探索文献的事实和趋势,揭示隐性内容。基本做法是以转化文字等信息为数据,建立类目,分析意义。
(二)样本母体与研究范围界定
该对比研究主要选取《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中的大陆新闻。
样本选取时间点分两段,分别是从2007年5月1日至2008年5月1日、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6月1日,以覆盖政党轮替的时间。
而“大陆新闻”则是指新闻题目中含“大陆”或“中国”的新闻,以及主要内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人事)有关、或者地点发生在中国大陆(港澳除外)地区的新闻。《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分别是两家政治倾向较为不同的报纸。《中国时报》被认为“泛蓝”、而《自由时报》被认为“泛绿”。且两份报纸均有较长出版历史,且发行量较大。
(三)抽样
分层抽样,每季度(3个月)抽一天。为了避免周期性,采取季度循环抽样方式,分别选取2007年5月5日、9月9日,2008年1月1日、2月2日、6月6日、9月9日,2009年2月2日、3月3日的报道。
《中国时报》:在国图数据库翻阅,直接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报道,影印保存;《自由时报》:在该网站上以“大陆0r中国”为关键字搜索,阅读并筛选。此为样本获取手段。
三、研究目的与假设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的大陆新闻框架是否有明显的差异。
H1《中国时报》的大陆新闻报道量多于《自由时报》;
H2《中国时报》在议题选择上有更多非消极的议题;
H3《中国时报》会有更多硬新闻;
H4在呈现问题新闻时,《中国时报》更少会将问题归因于大陆,《自由时报》则反之。
四、类目构建与新闻框架编码
从最早的形象理论到议程设置理论,再到新闻框架理论,无非都说明了新闻对于人认知世界具有影响。在当前大众媒体式微、传媒分众化的情况下,大众媒体的形塑能力下降,新闻形象也不再对社会群体有如此大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对比媒介的议题设置和新闻组织框架,还是一个研究不同媒体的主张以及它们如何推行主张的面向。
在这个意义上,此次研究依据议程设置和新闻框架理论来组织操作化变量,以验证研究假设。
(一)议程设置理论
媒介议程中重要的部分也是公众头脑中重要的议题,两者具有相关性。而议程设置理论在之后的发展中出现“二阶”议程设置理论,主要看新闻情感、新闻形象呈现以及议题性质如何影响受众。
相应的操作化指标则包括一阶议程设置,即某议题的新闻数量、新闻报道篇幅、新闻报道位置、题目大小、时长;二阶议程设置,包括新闻情感总体偏向、新闻形象塑造等。
(二)新闻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则是指选择性陈述事实以让某些问题在交流中更为显著,以推出自己的问题定义、问题解释、道德判断和行动建议。
相对于硬新闻,软新闻更容易进行问题归因和情感表达,特别是评论。要达到框架设置,选择新闻形式和新闻来源便显得极为重要。在新闻呈现方式的基础上,要进行问题呈现便更为方便,且可以让问题归因更具有说服力。
(三)操作化定义
结合以上两种理论的测量指标与本文研究目的,文章编码建构如下:
A.每一天的新闻篇数:篇/天
B.议题性质:消极、非消极
C.新闻体裁:硬新闻、软新闻(包括评论)
D.信息来源:本报记者、其他信0源
E.问题新闻归因(主要指负面问题):大陆&中共、本地另一党派、其他
(四)信度检测
该研究由本人独立完成,所有的资料都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为检测信度,笔者找来同等学力同学一名,向他介绍研究主题和框架编码的操作化定义,以“议题性质”、“新闻体裁”、“信息来源”、“新闻问题认定及归因”为每篇文章的编码内容。
两人完成后,随机抽取样本量的10%,运用Holsti信度,直到二者相同编码的条数占总编码的90%以上,方实施下一步研究(2M/N1+N2≥90%)。
五、研究结果
(一)篇数分布
《中国时报》:2007年5月5日,8篇;2007年9月9日,15篇;2008年1月1日,7篇;2008年2月2日,8篇;2008年6月6日,9篇;2008年10月10日,6篇;2009年2月2日,10篇;2009年3月3日,13篇。总76篇。
《自由时报》:2007年5月5日,8篇;2007年9月9日,8篇;2008年1月1日,3篇;2008年2月2日,8篇;2008年6月6日,6篇;2008年10月10日,12篇;2009年2月2日,8篇;2009年3月3日,9篇。总62篇。
结果:由于两个报纸的抽样天数均为8天,样本小于30,平均差异分配为t分布。经过双变量t检定,t值为1.275,小于双尾鉴定表df/p:14(N1+N2-2)/0.05的2.144。故接受虚无假设,两者平均数并无明显差异,便无需进行下一步单尾鉴定看何者均数更大的必要。故拒绝H1,并无明显证据显示《中国时报》的大陆新闻量大于《自由时报》。
(二)议题性质
《中国时报》消极:38篇;积极:38篇。
《自由时报》消极:43篇;积极:19篇。
通过卡方分析(chi-square),计算X^2=5.276,大于3.841(自由度为1时候的卡方表格0.05概率值),拒绝虚无假定。因此,《中国时报》与《自由时报》在大陆新闻议题性质选择上具有明显差异。较为有信心接受H2:《中国时报》在议题选择上有更多非消极的议题。
(三)呈现方式
1.新闻体裁
《中国时报》软新闻:30篇;硬新闻:46篇。
《自由时报》软新闻:38篇;硬新闻:24篇。
通过卡方分析,得知pearson相关系数X1^2=6.502,同样大于3.841,因此可以较为有信心地说,《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在新闻体裁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阅读样本,可以看出《自由时报》更喜欢运用软新闻来呈现大陆议题,特别是运用评论的方式来直接表达观点。
2.消息来源
《中国时报》其他(含评论员):31篇;本报记者:31篇。
《自由时报》其他(含评论员):18篇;本报记者:58篇。
X2^2=10.326,大于3.841。拒绝虚伪假定,数据告诉我们两报在消息来源上具有显著的差异。通读样本,笔者发现《中国时报》有较为固定的两岸新闻版,主要议题便是大陆新闻。根据笔者的了解,《中国时报》有专门的大陆新闻部,这是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另外,他者的评论,特别是与自己立场符合者的评论,也是报刊进行议题操作的较为常见的方式。
故接受H3,《中国时报》相较于《自由时报》更多运用硬新闻呈现议题。
(四)新闻问题归因
两份报纸的样本中,呈现问题的新闻并不多,《中国时报》呈现问题的新闻占总量的34%,《自由时报》占总量的53%,两者之和仅占总样本量的43%(49of138)。
《中国时报》 《自由时报》归因于大陆(包括中共) 19(73%) 20(61%)归因于台湾(另一党派) 3(12%) 12(36%)其他 4(15%) 1(3%)Sum 26 33
两份报纸在新闻问题归因方面均偏向于归因于大陆,不同的在于《自由时报》的样本中,相对于《中国时报》,它更多将问题归因于台湾另一党派。由于呈现问题的新闻在样本中所占比例不大,且在问题归因方面两份报纸的差别并不显著,因此便不再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仅列表显示。
《中国时报》大陆新闻呈现的问题并不多,但在频数上它归因于大陆的问题新闻只比《自由时报》少单位一,且在其所有问题新闻中,此类归因高达73%,还高于《自由时报》。H4被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