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形式
2013-05-07符玉梅
符玉梅
【摘要】集中看完许鞍华的电影后,发现它们常有共同之处:出现各种不同的饭桌场景。这一有意味的形式表现出了人生百态的真实,是对人情、人性的一种独特的视角表达。透露出导演对历史与命运,个人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许鞍华;人生;命运;人情
在电影的“大千世界”中能注意到许鞍华并喜欢上她的电影,缘于一本小册子:李欧梵的《寻回香港文化》。文章题目《向香港导演许鞍华致敬》,敬意之情跃然纸上;不足两千字,却提及中外著名导演的基本特点。他还提到第一次看许鞍华的电影——《投奔怒海》是“蒙查查”地被友人拉进芝加哥的一家小戏院,从此便开始关注许鞍华的每一部新作品。而我则从他的这篇短文开始搜集许鞍华的电影,才猛然知道原来早就看过的《半生缘》正是许的作品,这样,更增加了几分想了解这位不是“张迷”却执着要把张的作品搬到荧幕上的女导演。
许鞍华的作品从1979年的《疯劫》至2009年的《天水围的夜与雾》共有二十多部,题材丰富,类型多样,风格不一。其中《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和《天水围的日与夜》分别获得1983年、1996年和2009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千言万语》获得1999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有研究者试图把她的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融入她个人表达的电影,如《客途秋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一种是套路比较固定的类型,如武侠片、惊悚片等;而她则表示怎么划分是评论家、研究者的范围,她自己从未做过归纳。她的作品之所以丰富多样,在于她不但敢于重复,也敢于尝试。在她的多次采访中她曾明确表示只要题材感兴趣就会拍,也会尝试去拍战争宏阔场面。而不管是惊心动魄的《疯劫》,轻松风趣的《撞到正》,男儿悲歌的《胡越的故事》,慷慨沉痛的《投奔怒海》还是温情细腻的《女人,四十》,不变的中心永远是人、人性、人情、命运;说这些才是她从影三十多年所倾注的全部情感也不为过。
林林总总,在看完许鞍华的大部分作品之后,印象至深、触动最大的是她用“饭桌”这个有意味的形式展现出的百态人生、命运的无奈。《投奔怒海》里有两个“饭桌场景”。一个是夜里介川和阮主任在酒吧喝红酒,不管是阮主任的“革命加颓废的感觉”,还是介川的厕所呕吐(原因是白天看到两个小孩收拾被枪毙的老人的尸体)都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荒诞感,因为这两个人某种角度说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再一个是介川离开前请琴娘和她弟弟一起吃饭,期间一位日本朋友来打招呼并祝贺介川要回日本。之后,琴娘问东京是怎样的,介川微笑着向琴娘鞠了躬,只说日本人喜欢鞠躬,没有办法告诉她东京什么样,等将来她去了东京就知道什么样。显然,琴娘已经陷入深深的向往之中。而1975年昭和后期的日本已经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他却没有告诉琴娘远方这个“黄金屋”的世界,大概是此世界与彼世界相差太大。都是万物的灵长,此地水深火热,他方却共享安和。此般无奈,岂非“命”哉?
《女人,四十》里,饭桌成了公公的“天下”。他吃得桌子一片狼藉,一家人半口没吃,饭菜都已经被弄得乱七八糟,不但骨头扔得满桌,还把菜盘反扣于桌上。但家人还是容忍了这种“霸权”。阿娥除了工作,还要相夫教子、伺候公公,是谁在女人的肩上赋予这种支配权?是社会?是传统道德?生活是说不清的,没有明明白白的人生常态,我认为这是导演的要表达的意蕴。所以,面对老年痴呆的亲人,有人肩负起责任,精心照料;有人种种借口,百般逃离。《男人四十》里,热闹的同学聚会饭桌上,林耀国的尴尬与孤独从他的插不上话及“都十点了,明天我还要上课”中尽显无遗。他曾是班里的才子,他诵吟千年沉淀的古诗词;在学生面前,或许讲台还是他的舞台;然而,在由各层人士组构的饭桌面前,他庸庸碌碌,甚至微不足道。《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最后的场景是姨妈臃肿地独坐在集市鞋摊前左手拿馒头右手拿咸菜的无“饭桌”的早餐。寒风轻抚她鬓上的白发,隐约飘来她曾和潘常知唱过的《锁麟囊》。不知,此时的姨妈是否会想起老潘,想起繁华的上海梦,想起自己的英式英语,但从她已经麻木、已经失去与命运一搏的激情的苍老的脸庞中,我们知道她认命了。曾何几时,当历史把她抛在东北粗犷的大地上,当她与魁梧的东北大汉有了女儿,她都没有对命运屈服,她怀抱着相亲式的热情头也不回地去了上海。影片没有让姨妈回答“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但我们可以来作答:历史、时代造就了千万个像姨妈这样的悲剧,他们没有选择婚姻、甚至人生的机会,是历史把他们“安排”了。他们下了乡,当了知青,有了子女却要返乡。
饭桌场景运用最多的无疑是《天水围的日与夜》。有人统计,九十多分钟的电影出现吃饭场景共十八次,贵姐和儿子张家安吃饭场景出现九次之多。这九次中,主要是贵姐从超市下班回来和儿子的晚餐。两三盘菜,或母子平淡的对话,或大口大口地咀嚼。影片这样不厌其烦地展现一家人朴实的饭桌场景,无非是要表达,作为社会芸芸众生里的小人物的平凡人生,还原出最真实的生活本色,往往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才是生活中最该珍惜的,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因此,许鞍华以女性的温婉细腻、感性感觉捕捉到生活最朴实的细节来感动人心。值得注意的是,贵姐和阿婆虽同是“单身女人”,但饭桌的意义却绝然不同。贵姐的饭桌是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刻,她与儿子之间亲密无比的亲情在饭桌上脉脉流淌,而阿婆的饭桌则是无边的孤独寂寞,只有一盘菜、一面墙壁与她面面相觑。如此,导演更集中地把在贵姐、阿婆身上所具有的香港人的坚韧精神淋漓展露。影片最后是以贵姐母子和阿婆的中秋节晚餐之景结束的,流露出暖暖的人情味,充满温情。贵姐的母亲住院时,她的饭桌是放在床上的小方桌,她虽然挑吃但有外孙、外孙女的陪伴也满足了。继《天水围的日与夜》之后的《天水围的夜与雾》,开场的饭桌是李森在妻子王晓玲打工的小餐厅点餐,从影片开头就埋下悲剧的伏笔。而后,镜头转到四口之家的饭桌,李森给妻子夹菜,妻子给女儿夹菜;表面恩爱和睦,令人动容,但在李森不停的无理指责和愤怒的表情下,进一步透露出这一家人潜在的危机。王晓玲带李森回乡村的家里,在一家人的饭桌上,父母笑容满面招呼“贵人”,王晓玲和妹妹忙活做菜,看似不亦乐乎画面,但灯泡突然灭了,在一片漆黑中冒出父亲的话:马上就会亮了。这一方面固然是突出乡村的落后贫穷,但早不灭晚不灭,偏在饭桌上灭,不得不说也是有意味的。导演似乎又在暗示,这场相识注定是不幸的。
总之,这一有意味的形式的运用,既是细节的微妙处理,是表露暖暖亲情、人情的小舞台,也是情感危机的伏笔。导演运用这种生活中谁都离不开的饭桌、这最朴实的形式来表达历史与命运、个人与社会的间缝和人生百态的真实,显示出她对人、人性的深刻思考。最后,7月末传来《桃姐》成功入围威尼斯的消息,兴奋之余让我们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