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2013-05-05刘永磊孙二刚程传红
李 旺,刘永磊,孙二刚,程传红
(1.河南科技大学宏翔发酵饲料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3;2.河南宏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汝州 467500)
乳酸菌是一类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菌类总称,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添加剂之一。乳酸菌包括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和片球菌属等,以乳酸杆菌属最为常见。作为一种微生物制剂主要依靠数量优势抑制病原菌,维持体内微生态平衡[1-2]。乳酸杆菌以某种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肠道某种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之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同时使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快,免疫系统的成熟快而早,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够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3-4]。本试验研究了肉鸡日粮添加乳酸杆菌对其免疫器官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乳酸菌从成年鸡小肠筛选并鉴定,实验室保存,灌服之前活化至1×1010cfu·mL-1。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每10日灌服无菌培养液(MRS)400μL,试验1组每10日口腔灌乳酸菌菌液200μL+无菌培养基200μL,试验2组口腔灌服菌液300μL+无菌培养基100μL,试验3组口腔灌服菌液400μL。整个饲养过程无免疫,饲料为普通肉仔鸡全价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1.3 试验日粮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前期为颗粒料,后期为粉料。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4 检测指标
20和40 d,每处理随机选取3只雏鸡进行宰杀,分离胸腺、法氏囊和脾脏,观察各器官的健康情况(大小、颜色),并测定其重量、尺寸及血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等。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Oneway ANOVA方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浓度乳酸菌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不同浓度乳酸菌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浓度乳酸菌对2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组肉鸡饲养至20日龄,每重复取3只肉鸡屠宰,分离免疫器官,进行重量和尺寸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各组内免疫器官指标差异不显著,且标准差较小,反应了组内肉鸡的免疫器官发育整齐度较好,各组间免疫器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菌对20日龄肉鸡的免疫器官影响不显著。
2.2 不同浓度乳酸菌对4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不同浓度乳酸菌对4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浓度乳酸菌对40日龄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由表3可知,第2组法氏囊重与第1、3、4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3、4组法氏囊指数与第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3、4组脾脏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指标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饲养至40 d时,灌服乳酸菌对免疫器官发育有一定影响。
3 讨论
国内外大多数关于乳酸菌与免疫器官的研究结果都为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差异。曾炯等证明,乳酸杆菌可使15日龄AA肉鸡脾脏、法氏囊、胸腺指数分别提高52%、88%和44%[5]。张春扬等报道,益生菌剂能显著提高AA肉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28 d时提高脾脏、法氏囊、胸腺指数分别可达47%、42%、63%[6]。张磊等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高剂量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免疫器官的发育作用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剂量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免疫器官的发育刺激作用不显著(P>0.05),仅胸腺指数差异显著(P<0.05)[7]。
本试验的添加量没有按照常规添加剂的添加办法,而是采用灌服的方式进行,可能会导致浓度不足,使各组之间表现的差异不显著。另一种可能性是性别的影响。公鸡生长较快,而免疫器官也比同日龄母鸡的大且重。如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但其受畜禽性别的影响就很大,母禽体重约3 g,公禽体重约4.5 g。乳酸菌可以刺激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但其作用的表达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且对不同的免疫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法氏囊和胸腺是雏鸡主要的免疫器官,其都随着时间而增大在性成熟时达到最大,而后逐渐缩小直至仅留下痕迹[8]。
[1] 付果花,闫素梅.饲用乳酸菌制剂在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饲料与畜牧,2010(5):22-25.
[2] 王国霞,黄燕华,周晔,等.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和免疫器官的影响[J].饲料广角,2009(10):39-40.
[3] 汪海峰,章文明,汪以真,等.乳酸杆菌与肠道黏附相关表面因子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2):179-186.
[4] 杭柏林,胡建和,刘丽艳,等.乳酸菌株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8(11):80-83.
[5] 曾炯,黄兴国,邬理洋.微生态制剂与肠粘膜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J].江西饲料,2009(6):17-19.
[6] 张春扬,牛钟相,常维山,等.益生菌剂对肉用仔鸡的营养、免疫促进作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2,24(1):53-56.
[7] 张磊,李佳,张涛,等.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4):41-45.
[8] 张勇,曙光,王纯洁.AA肉鸡脾脏生长指标的动态观察及组织学观察[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