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的诊断与防治

2013-04-07潘传毅

饲料博览 2013年6期
关键词:嗜血定量特异性

潘传毅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

副猪嗜血杆菌病(HPS)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泛嗜性细菌性传染病,1906年由德国学者Gllisser发现,故又称“革拉瑟氏病”[1]。本病以纤维性多浆膜炎、脑膜炎和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和被毛粗乱等症状。Hps主要侵害仔猪尤其是早期断奶仔猪,4~8周龄的猪对Hps也较敏感,本病的发病率一般为10%~20%,病死率有时可高达50%。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不完全统计,有38.9%~77.8%的猪携带潜在致病菌[2]。我国也从规模化养猪场中分离到了该病原菌。Hps感染已经成为早期断奶仔猪和高度健康猪群的威胁,严重的影响了地区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综述了HPS的诊断与防治。

1 诊断

1.1 微生物学诊断

Hps是一种极难培养的细菌,通常很难从患病动物的纯培养物中分离到该菌,尤其是发病猪经抗生素治疗后,该菌的分离更为复杂。然而,细菌的分离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分离到细菌后才能作进一步的检测。无菌采集胸腹腔积水、心包液、心血、关节液,分别接种于添加辅酶的副嗜血杆菌培养基平板,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48 h,结果均长出无色、透明、湿润、光滑的露珠样细小菌落。同时将该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结果呈阴性、小球杆菌,老龄培养物呈多形态(细小杆状、短链状和长丝状)。由于存在被其他易生长细菌干扰等因素,因此临床检验中未分离到细菌并不代表Hps不存在。Hps在PBS(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存活时间分别为:42℃1 h、37℃2 h、25℃8 h,因此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培养或低温运送到实验室。

1.2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方法主要有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血凝试验(IHA)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方法具有反应灵敏、方便快捷的特点,适合于临床大规模检测。AGP是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当二者在比例适当时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带,目前最常用的是双向单扩散和双向双扩散。IHA是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一定大小的不溶性颗粒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魏子贡等将Hps血清4、5型分离菌株经超声波破碎处理后的产物致敏醛化红细胞,建立了检测Hps抗体的IHA,该法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差。ELISA是当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一项新技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反应,底物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或肉眼判定结果[3]。王艳等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Hps全菌体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Hps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Hps全菌体的包被浓度为2.24×107cfu·孔-1、检测血清为1:200稀释,同时确立了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重复性,14个发病猪场100份血清检测结果Hps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4%[4]。Nedbalcova等用Hps超声裂解抗原致敏红血球,建立了Hps抗体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及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5]。

1.3 分子生物学诊断

研究者根据细菌染色体上16s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和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特点,建立了PCR诊断方法,该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和省时等特点。万世平等根据Hps 16S rRNA基因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最佳条件摸索扩增出大小为821 bp的特异目的基因片段,建立了快速检测Hps的PCR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量达10-3ng,且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巴氏杆菌等均无交叉反应[6]。常规PCR只能进行定性,而不能定量DNA模板的拷贝数。随着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快速发展,荧光定量PCR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疾病的检测。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就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因,利用荧光信号累计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位置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李军等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最低检测限是50拷贝·μL-1,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2%,该方法特异性强,只能检测Hps,不能检测到猪链球菌2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DH5A和猪伤寒沙门氏菌[7]。于江等采用煮沸法从Hps培养物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将鉴定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A,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Hps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不与其他猪源细菌发生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0倍,而且非常稳定,批间与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2.5%[8]。苗立中等提取Hps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构建阳性标准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建立基于SYBR Green I的快速检测Hps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线性关系在102~108copies·μL-1检测范围内良好;该方法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0倍,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05%,同时对Hps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建立的Hps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对Hps的快速诊断和定量检测[9]。

1.4 其他

由于杂菌滋长而使Hps分离异常艰难,因此用免疫组化法(IHC)来诊断Hps感染时,即使Hps已被巨噬细胞杀灭而遗骸于胞浆中,也可轻易地被检测到,但所使用的多克隆抗体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交叉反应。曹芸等利用原核表达并经过纯化的Hps TbpB N端蛋白及人工合成的特异性多肽制备单克隆抗体,经碳化二亚胺(EDC)将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IgG与羧化乳胶共价偶联,并对偶联乳胶的IgG含量及偶联时间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建立了快速检测Hps的乳胶凝集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检测Hps疑似菌株,与16S rRNA-PCR方法的结果相比,符合率为83.1%,且致敏乳胶不与临床常见菌株发生凝集反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10]。宋凤香等从山东某繁育猪场送检的疑似病例中分离到4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初步诊断为Hps,根据Hps 16S rR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4株分离菌株为Hps,对4株分离菌株进行小白鼠毒力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分离菌能致死小白鼠,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氧氟沙星、多西环素、环丙沙星敏感,对土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抵抗[11-13]。

2 防 治

2.1 饲养管理

应合理配制饲料,保证营养充足、平衡供给,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给。饲喂要做到定时、定量,提高饲料品质。降低饲养密度,加强猪舍通风对流,提高舍内空气质量,冬季注意御寒保暖,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过程中应激对猪群的伤害。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减少该病的发生。

2.2 预防

疫苗的使用是预防Hps造成损失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该病血清型多,免疫前要弄清该病在主场流行的血清型,选择相对应血清型的疫苗免疫。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集本猪场的病料做自家苗。种猪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能有效防止仔猪早期发病,降低复发的可能性。免疫的同时最好结合科学的药物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初免母猪产前40 d一免,产前20 d二免。经免母猪产前30 d免疫1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仔猪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仔猪免疫一般安排在7~30日龄内进行,每次1 mL,最好一免后过15 d再重复免疫1次,二免距易发病日龄要间隔10 d以上。

2.3 治疗

发病猪采用头孢噻呋钠5 mg·kg-1体重,2%黄芪多糖0.2 mg·kg-1体重,混合肌肉注射;20%氟苯尼考0.05 mg·kg-1体重,中药制剂(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0.2 mg·kg-1体重,分别肌肉注射。猪群在日粮中加入阿莫西林400 g·t-1,5%普乐健1 kg·t-1,金霉素2 kg·t-1,连喂7 d,停3 d,再加喂3 d。或任选泰妙菌素50~100 mg·kg-1,氟甲砜霉素50~100 mg·kg-1,利高霉素44~1000 mg·kg-1,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各100 mg·kg-1,林可霉素200 mg·kg-1,环丙沙星 150 mg·kg-1等 1~2 种药物拌料。当出现Hps感染时,将猪舍内所有病猪隔离,淘汰无饲养价值的僵猪或严重病猪;将猪舍冲洗干净,严格消毒,改善猪舍通风条件,疏散猪群,减少密度,严禁混养。

3 小 结

近年来,Hps引起的危害日趋严重,对于该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猪群发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分离、检测等做出诊断。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近年来新引入的各种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使该病的诊断更加客观和迅速。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例如许多分离株的血清型还不能分类定型,Hps感染的分子基础也不十分清楚,在实践中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的应用也存在困难,仍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从而寻找到一种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

[1] Turni C,Pyke M,Blackall P J.Validation of a real-time PCR for Haemophilus parasuis[J].JAppl Microbiol,2010,108(4):1 323-1 331.

[2] Olvera A,Pina S,Macedo N,et al.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lyviru⁃lent strain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using a multiplex PCR for virulence-associated autotransporters(vtaA)[J].Vet J,2012,191(2):313-318.

[3] 魏子贡,蔡旭旺,胡军勇.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间接血凝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兽医科学,2006,36(9):713-718.

[4] 王艳,夏万田,柏坤桃,等.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J].畜牧与兽医,2006,38(3):5-7.

[5] Nedbalcova K,Satran P,Jaglic Z,et al.Haemophilus parasuisand glasser's disease in pigs:a review[J].Vet Med,2006(5):168-179.

[6] 万世平,王建,葛菲菲,等.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9-12.

[7] 李军,谢宇舟,禤雄标,等.副猪嗜血杆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 607-3 609,3 629.

[8] 于江,吴家强,张玉玉,等.副猪嗜血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4):77-81.

[9] 苗立中,沈志强,韩文瑜.副猪嗜血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11):85-89.

[10] 曹芸,陈品,何启盖,等.乳胶凝集试验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2):8-13.

[11] 宋凤香,闫振贵,姜世金.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2008,29(5):10-12.

[12] 黄美玲,袁远华,黄淑坚.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广东畜牧兽医,2013,38(1):23-25.

[13] 李俐睿,王印,宋勇,等.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1,132(8):115-118.

猜你喜欢

嗜血定量特异性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