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整”中增长
2013-05-03符立萍
○ 文/符立萍 赵 颖
大庆石化在结构调整上做足功课,紧紧抓住效益这个“牛鼻子”,持续加速结构调整,相继投产重点工程,不断下线新产品。2012年,大庆石化实现营业收入531.64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农历蛇年立春已过,辽阔的黑土地上依旧覆盖着茫茫白雪。大庆石化炼塔巍巍高耸,在料峭严寒中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2月5日,炼油厂重催二车间操作工张波走在巡检的路上,倍加细心。“大炼油”投产后,他和同事们感到企业更壮大了,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结构调整持续加速,重点工程相继投产,新产品不断下线。2012年,随着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600万吨常减压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大庆石化初步形成了“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营业收入531.64亿元,再度突破500亿元关口。
“有进有退”调整业务布局
“公司这些年发展步子迈得挺大,‘大乙烯’、‘大炼油’我都赶上了,只可惜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好在儿子也在厂里上班,工作也挺上进。”提起公司的变化,大多数大庆石化人都和化工一厂加氢抽提一车间丁二烯班班长李明华一样乐在心头,常把“大乙烯”、“大炼油”挂在嘴边。
●改扩建后的新装置进行“点火”,大庆石化人持续发展的干劲也被点燃。 摄影/赵 颖
“大乙烯”、“大炼油”诞生于2012年10月,那是大庆石化的收获季节。以炼化生产为主导的大庆石化,在这一季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投产、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开车成功,化工结构优势进一步扩大,炼油结构“短板”得以补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战略格局变成现实。
而正如人生舞台上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当大庆石化新建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气定神闲地奏响平稳运行的旋律之时,原27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正式停工,彻底告别了炼油舞台。
这是一次很值得的光荣“谢幕”。运行了49年的“老常减压装置”,设备陈旧、能耗高、安全隐患多,已背负不起科学发展的行囊。“新常减压装置”的“登场”,使企业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跃升至1000万吨/年。
背负着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负担重等“顽疾”,大庆石化无时不在思量质量效益的提升之道。近年来,为做强做优企业,增强整体竞争力,他们一直行走在加快业务布局调整,实现结构优势整合的路上。该公司着眼大局,兴利除弊,相继淘汰27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丙烯腈、合成氨、硝酸铵等40多套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能耗高的装置。与此同时,尿素装置扩能到年80万吨,腈纶装置年生产能力增长到6.9万吨……
随着年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及年600万吨常减压装置的建设、投产,大庆石化装备制造、检维修安装、信息技术等业务也逐步发展壮大,逐步构建起了炼化生产主业突出、装备制造等辅业精干、矿区服务等服务业完善的“一本两翼”发展格局。
去芜存菁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就在这些持续的、科学的调整之中不断诞生。
近5年来,大庆石化营业收入由年395亿元增至531亿元。其中,聚烯烃类、特色纤维类等37个牌号的高附加值新产品功不可没,增效2000多万元。
“提档升级”优化产品结构
大庆石化塑料厂技术科的陈雷和他的同事们最近比以前更忙了。120万吨/年乙烯工程投产后,大庆石化加快聚乙烯新产品的研发进程,负责产品开发的他们,既要做好一个又一个开发项目的管理,又要与研究院所和销售公司及时搞好沟通、协调。
“大路货产品没有前途,拳头产品才有竞争力”。大庆石化对研制开发投入少、回报高、前景好的高附加值新产品坚定不移。该公司把脉市场,向产品“提档升级”要竞争力、要发展实力。
2009年开始,大庆石化逐步实施汽油、柴油产品质量提档升级,产品品质由“国Ⅱ”升级为“国Ⅲ”标准。产品升级换代后,污染指数大大降低,而且因为迎合了市场“口味”而畅销。2012年,该公司优化增收的1.7亿元效益中,产品结构优化的“功劳”占了三分之一还多,其中通过调整成品油结构,全年生产低凝柴油51万吨,增效3256万元。
市场需求是指路明灯,也是差别化生产的动力。腈纶厂先后开发了高收缩、高分子量、扁平系列、凝胶染色、超雪白、抗起球等1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昆仑牌”高收缩率腈纶膨体毛条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良好的美誉度。
近5年来,大庆石化营业收入由年395亿元增至531亿元。其中,聚烯烃类、特色纤维类等37个牌号的高附加值新产品功不可没,增效2000多万元。
娃哈哈异型瓶料、农夫山泉瓶盖料……2012年11月15日,大庆石化聚乙烯产品家族再添“新丁”DMDA-6200,可广泛应用于家用或工业化学品、油瓶等领域。
2012年,大庆石化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积极研发生产QL505P等新产品,实现产品结构效益551万元。目前,该公司可生产62个品种330个牌号的产品。大庆石化人在紧跟市场的同时,也拓展了市场。
创新“引擎”拉升竞争优势
1月17日,化工三厂技术人员与厂家进行了一次环烷酸镍的技术交流。类似这样的技术交流或培训,大庆石化每月都有。因为他们知道,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没有技术做支撑,转变发展方式和长远发展就无从谈起。
事实上,从增产增效出发,大庆石化科技攻关的脚步从未停歇过。尤其是近年来,面向生产实际选题立项,让大庆石化真切体会到技术“引擎”的鲜活动力。汽油在线自动化优化调和系统工业应用,成功解决了汽油生产组分的非线性调和效应问题,使一次调和成功率达100%,实现了效益最大化。自主设计并成功实施的高压I装置控制系统改造,不仅解决了长周期运行的技术难题,而且打破了国外供应商垄断核心技术的局面。
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适合企业自身实际,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几年前,大庆石化自主研发成功ABS生产新工艺,为装置改扩建提供了包含7项专利技术的全新工艺包,实现了在装置不做大改动的情况下产能增加一倍的目标。正是此项工艺的历史性突破,带动和衍生了后来的板材级ABS树脂、透明ABS树脂和而今的高流动高抗冲ABS树脂等新产品的研发成功。
将科研与生产捆绑运行,大庆石化实现了重大项目和关键领域的突破,在乙烯、炼油、聚烯烃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集成优势和人才优势。“十一五”期间,大庆石化共获得专利40项,取得各类技术创新成果250项。“科技创新也不能只盯住现场,要着眼长远,瞄准炼化技术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应对市场竞争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大庆石化公司总经理王德义对科技创新的任重道远有着深刻体会。
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大庆石化跨专业、跨单位联合,借脑引智,开放攻关。2012年,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联合开发的“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在今年新建的60万吨/年乙烯装置成功应用,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乙烯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与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工业试验项目,在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应用成功,不但提高了装置运行质量,而且填补了中国石油技术空白。
落后就会被淘汰。目前,大庆石化正开展加工劣质油和高硫油的技术攻关、深化乙烯成套技术工艺包等重大项目的后期研发、加强对丰富的碳三和碳四资源的研究,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功课。
坚持眼睛向内,大庆石化正行进在一条有质量的发展之路上。企业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调整”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