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强联手智斗龙王防灾减灾东海出招

2013-05-02报道吕宁

海洋世界 2013年12期
关键词:观测站防灾东海

报道 吕宁

强强联手智斗龙王防灾减灾东海出招

报道 吕宁

大门验潮井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是我国海洋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多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海洋灾害防御工作,坚持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并重,着力推进海洋防灾减灾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这样一个海洋大省,在66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只有东海分局建设的20个海洋观测站(点),54%的沿海县(市、区)未设立海洋观测站(点),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2878个海岛中,只有9个海岛设立了海洋观测站(点);而核电站、石化基地和沿海重点产业集聚区等重点部位的海洋观测站(点)则更为缺乏,移动应急观测设施不足,海洋灾害观测基础数据难以全面准确掌握。此外,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和海洋灾害防范与应急能力的欠缺,都与这个正在深入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打造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以及正在建设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海陆协调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等示范区的海洋大省极不相符。

浙江省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浙江省的海洋观测预报工作要满足全省数万艘渔船、数量众多的养殖区,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海湾以及一大批沿海港口码头、航道、沿海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的需求,就必须建立布局合理的高密度海洋观测网,以此来获取海洋温度、盐度和波浪、潮汐、潮流等各种海洋要素数据,为防灾减灾的各项决策奠定基础。而单凭浙江省的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海洋观测体系的建设。这时,东海分局依托已有的观测预报体系和技术,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牵手走到了一起。

浙江省发布海洋天气预报

2012年8月31日,双方签署《共建共管海洋观测系统合作协议》。此前,浙江仅能从自有的4个海洋观测站点获取数据;而共建后可获取数据的岸基、浮标等各类固定观测站点增至26个,还有38艘志愿船开展实时观测。全面而精准的数据,为浙江省海洋环境预报奠定了基础。共建一年来,不仅使浙江省海洋观测预报体系的站点更丰富、布局更趋合理,海洋观测系统也呈现出科学推进、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开创了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事业全新的运作模式。

三大亮点凸显合作成效

亮点一:统一规划,共建共管海洋观测站点,共享数据信息,使海洋观测站点建设和管理趋于规范化

共建一年来,双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观测项目和站点就有4个,此外,还有4个规划站点将逐步投入建设。下一步,东海分局还将加大对舟山、大陈岛、南麂岛以及苍南等海岛和沿岸观测系统的建设力度。

一年来,双方还实现了浮标、雷达、志愿船等实时观测资料的共享。在原有开放观测网数据共享的基础上,2013年6月,东海预报中心将新建的“东海区海洋观测资料共享及服务平台”开放给浙江省预报中心,可查询和下载最新7天内浙江省区域所有20个海洋站点、2对地波雷达、2套大型浮标和25条近海志愿船的实时观测原始数据,为浙江开展重点保障目标和精细化预报发布、预报质控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浙江省台站示意图

亮点二:共享超级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为双方海洋数值预报插上“翅膀”

隶属东海分局的东海预报中心多年前添置的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为5万亿次,已满足不了目前高频次、多模型、精细化数值计算的需要。近期,隶属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购置了超级计算机,其计算能力达28万亿次。两家共享浙江省新购置的超级计算机,使东海预报中心避免了重新购置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节约了经费;东海区海面风场发布频率由每天1次增加到每天3次;72小时长江口、杭州湾三维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计算制作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3小时;洋山深水港、舟山新区等关键敏感海域的精细化风暴潮、海浪预报产品的空间分辨率由原来的200米提高到50~100米。

高性能计算机

亮点三:共建我国首个离岸数十千米的海洋观测平台——东瓯海洋综合观测平台

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对海洋的观测和数据采样不足,现有的观测站点还存在网络布局不完善,测点密度不够,观测项目尤其是浪、流、风等离岸观测设施不足等缺陷,这些仍然是了解和模拟海洋环境与提高海洋环境灾害预测预报能力的主要障碍。如何合理布设完善的观测站网、获取更多的观测数据、提高海洋观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是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共同面临的问题。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深入研究和认识海洋,对海洋环境要素进行立体的、连续的观测,双方商定联手在温州市瓯江口外数十千米海域处建设一座海上综合观测平台——东瓯海洋综合观测平台,开展海洋水文气象长期观测工作,同时可作为海上综合观测试验场。

目前,该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和选址协调工作均已完成。温州中心站工作人员根据平台建设的技术要求,对拟选海域予以现场踏勘,调研了从事海上平台设计、勘探测量的技术单位,探讨了平台结构、造价、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并委托相关单位承担平台选址报告编制工作和平台通航评估报告编制工作。该项目作为海洋观测网体系的重要补充,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离岸最远的海洋综合观测平台,为精细化海洋预报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港口建设和大型船舶引航、温台地区海洋渔业发展及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并能对同类观测平台的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东海分局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共建,只是东海区构建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海洋预报减灾工作体系的第一步,下一步东海分局不仅要继续深化和拓展与浙江省在海洋观测预报领域的共建合作,还要通过完善和推广合作机制,提高东海区整体海洋预报和防灾减灾服务能力。(责编:思源)

猜你喜欢

观测站防灾东海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基于高频GPS的沂沭断裂带两侧震时位移分析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四川省甘孜州:航拍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东海采风作品选
荷兰 哈林维利特水闸 “TIJ”蛋形鸟类观测站
太原观象台站址迁移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分析
李东海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