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玉米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2013-04-30常云霞于祖义雷倩倩
常云霞,于祖义,陈 璨,雷倩倩,陈 龙*
(1.周口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南 周口466001;2.许昌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许昌461700)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酚类物质,它含有一个芳香环,带一个羟基,是信号传递分子,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近年来发现SA在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形成、细胞生长、呼吸作用、气孔关闭、开花以及衰老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1].王磊等研究表明,SA处理可有效提高黄瓜的耐冷性,减少低温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2].SA 对低温胁迫下辣椒[3]、草莓[4]、番茄[5]、萝卜[6]抗寒性的影响也有相关的报道.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低温是影响它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提高玉米的耐寒性是玉米抗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7].笔者通过实验研究了SA处理对玉米幼苗抗寒性影响,旨在为利用SA缓解冷胁迫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豫王 23”,由周口市种子公司提供.SA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1.2 实验设计
1.2.1 玉米种子处理
选择大小一致、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放置于烧杯中,清除种子外包衣,用0.1%HgCl2浸泡消毒10min,蒸馏水反复冲洗4~5次,置于28℃恒温箱中浸种4h.浸种后,取300mm×200mm×50 mm大小的托盘18个,分别铺2层滤纸加少许脱脂棉(脱脂棉起保水作用),每盘中播入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100粒.每天上午9点、下午5点分别用50mL处理液处理使滤纸保持湿润,处理液分别为0,0.5,1.0,1.5,2.0mmol/LSA溶液,每个浓度重复3次,培养室内光照强度为4 000~4 500lx,恒温28℃,光/暗周期为14h/10h.出苗3叶期将玉米幼苗放入LRH-250-G型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冷胁迫处理2d.温度设定为6℃,光照强度为4 000lx,光/暗周期为14h/10h.同时以常温条件下生长且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作为对照.
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冷胁迫2d后随机取玉米幼苗的完全展开同位叶和根尖,蒸馏水反复冲洗,剪碎、混匀,叶绿素的含量采用丙酮 乙醇提取法测定[8];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8];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9];脯氨酸(Pro)含量采用磺基水杨酸浸提法测定[10];SOD活性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11];POD活性采用愈刨木酚法测定[11];根系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10].
1.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取3次重复平均值,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SA处理对冷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Pro含量的影响
表1 SA对冷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Pro含量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值极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值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见表1).不同浓度SA处理后,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与Pro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极显著增加,其中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3.28%,45.63%,29.97%,24.06%;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19.74%,65.13%,49.08%,34.41%,Pro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7.61%,46.16%,36.66%,26.26%.综合比较,不同浓度SA处理对玉米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激活效果高于对叶绿素和Pro的影响,所有处理中以1.0mmol/LSA处理效果最突出,与其他处理相比增加效果极显著(P<0.01).
2.2 不同浓度SA处理对冷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MDA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值极显著低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值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见表2).不同浓度SA处理后,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MDA含量则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9.03%,75.48%,59.35%,50.97%;MDA 含量与对照相比 分 别 降 低 了 5.98%,35.72%,25.48%,14.81%.综合比较,所有处理中以1.0mmol/LSA处理效果最突出,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表2 SA对冷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SA处理对冷胁迫下玉米幼苗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不同浓度SA处理能有效诱导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的表达(见表3),与对照相比,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5.99%,63.99%,48.00%,27.99%;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8.63%,60.50%,48.85%,39.57%.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浓度SA处理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1.0mmol/LSA>1.5 mmol/LSA>2.0mmol/LSA>0.5mmol/LSA,其中1.0mmol/LSA处理对幼苗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1.0mmol/LSA处理更有利于玉米抗性酶活性的诱导.
表3 SA对冷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叶绿素在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中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起重要作用[12].大多研究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到破坏,引起光合色素降解,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13],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外施SA后,能够有效促进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内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植物细胞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通过渗透调节保证一定的膨压.可溶性糖、脯氨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参与这种渗透调节[14],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15].本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加,外施SA后,增加效果更强烈,说明SA能通过增加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抵抗低温胁迫.
根系活力是根系生理特性的重要指标,与呼吸作用密切相关[16].根系还原力高,呼吸作用强,可为根系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从而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供给地上部分生长.一般来说,低温胁迫等逆境使根系还原力有所降低[17],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外施SA后,能够显著提高植株根系活力,从而增强其抗逆性.
SOD和POD是作物内在的保护酶系统,能够在逆境胁迫下清除植物体内过量的活性氧(ROS),维持ROS代谢平衡,保护细胞膜结构,从而使植物能减轻或抵抗逆境胁迫[18,19].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施SA后,可以增加玉米幼苗叶片内的SOD和POD活性,从而有效清除体内MDA含量,减缓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
综上所述,低温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伤害作用.外施SA后,使玉米幼苗根系活力提高,并使玉米幼苗叶片的叶绿素、游离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能诱导玉米幼苗SOD和POD抗氧化酶的产生,并调节其活性,使MDA含量下降,消除或缓解氧化损伤,减轻冷害对玉米幼苗的伤害.并以1.0mmol/L外源SA缓解效果最好.但是SA缓解低温胁迫是一个复杂的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1]李才生,秦燕,宗盼.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18(3):98-100,104.
[2]王磊,刘兴旺,金宝燕,等.水杨酸提高黄瓜低温耐受性的生理及CATmRNA基因响应机制[J].华北农学报,2010,25(3):92-96.
[3]张素勤,耿广东,谭玉丽.水杨酸对低温条件下辣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蔬菜,2008,5:31-33.
[4]樊国华,金芳.壳聚糖和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草莓抗寒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2):83-86.
[5]张阳,姜晶.乙酰水杨酸对夜间亚低温番茄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239-242.
[6]初敏,王秀峰,王淑芬,等.外源SA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的生理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2):142-145,183.
[7]陈银萍,王晓梅,杨宗娟,等.NO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2):270-277.
[8]邹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刘萍,李明军.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张仁和,郭东伟,张兴华,等.干旱胁迫下氮肥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20(6):118-122.
[13]王志斌,葛云侠,王建民,等.水杨酸和赤霉素复配剂对低温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18(6):43-45.
[14]闫洪奎,刘祥,王会广,等.低钾胁迫下耐低钾玉米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钾含量的变化及其关系[J].玉米科学,2012,20(6):81-84.
[15]闫世江,张继宁,刘洁,等.茄子幼苗耐低温性生理机制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2):2498-2502.
[16]王德权,周宇飞,陆璋镳,等.水分胁迫下持绿型玉米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的研究[J].玉米科学,2012,20(5):84-87.
[17]李天来,高晓倩,刘玉凤.夜间低温胁迫下钙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及活性氧代谢的调控作用[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8):127-132.
[18]徐田军,董志强,兰宏亮,等.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2):352-359.
[19]于明艳,王玺,张葳葳,等.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3):8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