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低段语文作业中“马大哈”变“细磨心”

2013-04-29高莎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高莎莎

【摘 要】新课程为了让学生提早阅读,它鼓励学生课内识字和课外识字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识字,在学拼音的时候识字。这样开放的识字大环境,就使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呈现出了“早、多、杂”的特点,所以也就造成了写字教学中的困难,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频频出错了。我们对学生语文作业错误情况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在我们班作业中粗心致错占了大约40%左右。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作业错误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粗心致错;调查;分析;对策与实施

一、新课程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重视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情和主动识字的习惯;重视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人教版在教材的编写上,注意了目标的多维度与实现度。 “课标”提出多识少写,是符合学龄儿童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可以说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识字、写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成功的背后,同时它又显现出来了一些弊端,新课程为了让学生提早阅读,它让学生课内识字和课外识字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识字,在学拼音的时候就识字。这样开放的识字大环境,也使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呈现出了“早、多、杂”的特点,“早”是指学生在拼音学习中就要会读一些小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多”指识字量大,一年级的识字量达到950个,会写350个。二年级的识字量达到850个,会写650个,一比较是以往的两倍多;“杂”是指学生识字过程中,缺乏有序性,大量的识字是随课文学习进行的,还有自己课外主动认识的。有不少生字学生要先学合体字,再学组成该字的独体字。这样也就造成了写字教学中的困难,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频频出错了。

二、学生语文作业错误情况的调查

1.调查对象

本校二年级学生

2.调查的内容

(1)全班43个学生《语文课堂作业》(二年级上)作业抽样调查表。

总错题数 知识没掌握 粗心犯错 粗心犯错占总错题比例

识字一 78 40 38 48%

秋天的图画 83 51 32 38%

黄山奇石 69 40 29 42%

(2)对个别易错字的测试。我们对“暖”的书写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先在一个星期前教师强调“暖”的正确写法,再在测试卷中安排“暖”字的书写,最后统计其正确率。结果130名学生中还有29人要写错。询问其错误的原因有24人说粗心的缘故,还有5人是不能确定怎么写或是真的写不来。

(3)学生问卷调查。问题一:你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因为粗心做错了题目。少数的学生是说自己平时没有认真学习。个别感觉自己做得很好,没有什么后悔。

问题二:你平时作业中的错误是因为粗心做错或是因为知识没有掌握,还是两者都有呢?

52%的同学回答是两者都有,有30%的同学感觉是粗心的原因,18%的学生回答是因为知识没有掌握。

调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学生的作业错误率高,成绩不能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试时、作业中粗心致错占了大约40%左右,而由于学生真正没有掌握知识导致错误才占了60%左右。

三、粗心致错现象与教学对策及实施

错误现象一:漏写笔画或添加笔画。

作业案例:

(1)照样子写句子。小燕子已经回来了。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大家都在画风。宋涛画了乌云、雨丝。

解决对策及实施:

针对上面的情况,我们要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或少出现这类“低级的错误”,那就要在集中注意力方面做文章。我们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防止注意的分散。此外,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端正学习态度,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也是提高注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同时,良好的注意品质,是进行学习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它是可以培养的,如运用“目标倾斜”原理,给孩子安排作业前,应再安排一些快乐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让他们更有学习的动力。还可以设计一些小小的活动让学生来玩玩,增强细心度。如让学生比赛缝一颗纽扣或让孩子练习毛笔字等。这样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等好品质。

错误现象二:读音相同,字义不同的字不加分析混用。

作业案例:比一比,再组词。

未(未来)牙(牙高)

味(味鸡)芽(笋芽)

解决对策及实施:

我们知道认识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学生对于文字也是如此,首先是感知汉字的形状,第二是能读出它的读音,第三是体会其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理解其含义,最后自己能够运用它。然而大多数课外认识的字学生可能停留在第二或是第三阶段。这些随时出现的错误,是一种教学的资源,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把它深入浅出的讲明白。例如像上面学生把“喂鸡”写成“味鸡”的时候,我先告诉学生正确的写法“喂鸡”,再让学生在字典中查出“喂”和“味”的意思。这样一查、一比、一用,学生以后碰到这个词就不会写成“味鸡”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用一些或幽默,或严肃的小故事,把一些易混淆的字去区别开来,给学生留下永远的记忆。

错误现象三:字音不同,字形相近的字的混用:

(1)把成语补充完整。

(拨)苗助长(拔)弄是非

(2)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布置了学生的朗读作业,可是反馈检查的时候却发现学生读“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句话的时候总是把“渴”和“喝”读错。

解决对策及实施:

这类“病”是所有粗心致错中最难“治”的顽疾,所以我们应高度的重视,每次出现这类错误的时候我们教师都要有所准备的去讲解。有一位老师在教“拔”和“拨”的时候教了孩子们一句儿歌:小朋友拔萝卜,加一点力气。这样学会僧就知道,拔的是友加一点,他们这样说一说就牢牢的记住了。同时,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想方设法帮学生解决这类字的错误,还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形近字的联欢会、给错别字开个小诊所等等有乐趣的活动。

四、效果与体会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粗心致错”的情况和在实践中尝试解决这些顽症的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作业本也比以前干净、整洁。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班级中的作业本;粗心犯错占总错题的比例有所下降了。

总错题数 知识没掌握 粗心犯错 粗心犯错占总错题比例

清澈的湖水 56 43 13 23%

浅水洼里的小鱼 43 34 9 20.9%

父亲和鸟 51 37 14 27.4%

(2)学生养成了主动检查的习惯。粗心的作业都是缺少了检查这一关,以前写好后检查的同学是少之又少。四十三位同学中大概只有四、五位同学是主动检查的。现在不管是作业还是试卷做好后,学生基本上都会去检查,而且把它当成了一种习惯,非常乐意去做。一学期下来,学生喊“冤”的少了,而且学生还会继续进步。

(3)学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与兴趣。平时我也爱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朋友。有时学生会跑来跟我说:“老师,我现在很喜欢语文了,因为爸爸妈妈夸我考得好!”有的会跟我说:“老师,我现在好象不粗心了,我觉得学语文不是那么困难了。”有的还会抱怨说:“今天怎么只有一节语文课呀?我还想上呢!”学生对学习有了这样浓厚的兴趣,还怕学不好吗?

学生因粗心造成的错误可谓是五花八门。家长和老师也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一味的对孩子说:“仔细点!认真点!”这样的收效甚微的。我们应该给他们的是具体的指导,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相信这样做了,粗心会从我们的身边悄悄的溜走。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小额贷款公司的简易尽职调查方案研究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