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
2013-04-29王淙淙
王淙淙
【摘要】“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在老师这面镜子面前,学生才有了初始的模仿。”那么,用阅读之光照亮学生的双眼,点起学生兴趣的心灯,会是双赢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兴趣;书籍;故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小学中高阶段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正规阅读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
一、收集人类与书的故事,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认识书籍的甘甜
犹太人和书的故事:犹太人一天必读三次书。首先,清晨他们会早早起床,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大声阅读书籍,阅读过后,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与精髓,讨论重点。午饭过后,一家几口会再次围在饭桌旁读书,然后睡午觉。晚上睡前,每人各读各的书,然后休息。
犹太人从不焚书,即便那是一本侮辱他们民族的书。如果家里发生不测,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书带走,而不是钱包或者纪念品。
犹太人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书架一定要放在床头或者显眼的地方。决不能把书架放在床尾或者角落里,那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亵渎,会被视为异类,赶出家门。把书架放在床的侧面也会被视为亵渎书籍,可见他们对书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另一名人和书的故事: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故事永远是学生最喜欢的接受形式,比起大道理的说教,故事更具有说服力。所以点燃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讲故事入手,但故事的选择需要加以甄别,从学生乐意接受的人物入手,除了悬梁刺股的烈性故事,还要让学生多见识一些趣味性强、生活性强的故事,而非纯粹的励志故事。如果说兴趣是一堆亟待燃烧的干柴,我们必须做点燃它们的那根火柴。燃烧的火焰便是兴趣之光,有了这浓烈的火焰,阅读的运行与推进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态了。
二、尝试以书为主题的家庭对话,体味不同的愉悦感受
小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多是关心疼爱呵护的话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进入求学阶段,这样的对话就显得疲惫、老套、没有新意及敷衍了事。有时候,觉得一天中不跟父母说句话是一种不敬;有时候,无非觉得和父母每天有所交流是一种必需。可是,不以书籍为主题的对话如同没有结果的秋天,说完即完。那么,改变谈话的内容,就显得必要和必须了。可以想象:有一天你写完作业,突然向父母提到了书籍,父母该是何等的惊喜与欣慰!虽然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时代已经过去,可是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做一个痴书的人。有一天,我把这个任务当作一项作业布置下去——写完作业后以书为主题和父母聊天,次日汇报结果。如下是几个学生的汇报:
潇潇:哇塞,老师,我妈妈说我是个牛人,说我将来一定不亚于周恩来呢!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培亚:老师,我爸妈什么也没说,直接给了我个熊抱!哈哈!一串来自心底的笑声响亮流淌着。盛泽:老师,简直神了啊!我老妈今晚破例给我读了很长时间的书,让我极为享受。喜出望外啊!云鹤:老师,我爸爸说,只要我每天回来和他聊书籍,他再不出去喝酒了!
……
五十六个学生,个个都有故事,个个都有新发现,个个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随着那兴奋的汇报,随着那小脸由白转红,我觉得书籍仿佛成了一盏灯,照亮了很多黑暗的角落,使无数事物生出了希望之光。
三、充分發挥自身优势,展现个人的阅读魅力,使学生在赞叹中效仿,在效仿中产生阅读的兴趣
大文豪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虽然,我达不到苏轼的那种境界,然而,每日不读书于我也是很难忍受的事情。我自身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晨四点半开始阅读古文、现代作品,晚饭后继续阅读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的书籍,从不间断、持之以恒。正是多年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课堂有了活色生香,和孩子们的交流能够妙语连珠、智慧点拨。如《江南水乡——周庄》一课的课堂。抓住周庄桥的建筑特点、人文色彩、艺术成就;抓住周庄水的柔婉曼妙;抓住周庄建筑的古朴典雅与崭新华美,充分运用曾经阅读过的各类知识进行糅合、升华,进而谈到艺术的雕塑、绘画等形式,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同时,点出阅读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是阅读让我学识渊博,让我妙语连珠,让我能感悟到水乡独特的风韵。
常言道:“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在老师这面镜子面前,学生才有了初始的模仿。”那么,用阅读之光照亮学生的双眼,点起学生兴趣的心灯,会是双赢的教学模式。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