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社会主义的确立与建设

2013-04-29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斯大林苏联国家

1. 徐新在《西方文化史》中提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是人类摆脱剥削和压迫、走向大同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却是产生于西方社会,是西方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描绘;不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而兴起,并跨越世纪,拓展到全世界。根据上述理论,下列属于社会主义运动的是( )

A. 英国思想家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B. 1516年,英国人莫尔所著《乌托邦》出版

C.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建立,宣布工人阶级争取解放

D.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纺织工两次起义

2. 在1850年以后,一般来说,工资都提高了,工会也成立了。到1870年,在几个主要的欧洲国家里,经常能够获得较好的工资和劳动条件。由于获得了选举权,他们逐步组成一些工人阶级政党,随着他们开始通过国家而进行活动,他们就不大愿意去破坏国家了。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中错误的是( )

A.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自此进入一个低谷时期

B. 马克思主义诞生与未能及时指导实践同是必然

C. 俄国并未被包含在“几个主要的欧洲国家”中

D. 《共产党宣言》的部分目标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3. “彼得格勒的工人们和士兵们就像他们赶走沙皇那样已逐走了这个政府。他们的第一个词就是和平。他们要求立即停止敌对行动,立即开始和平谈判,这一和平谈判将导致没有吞并和没有赔款的各民族自决权基础上的真正的和平。各国的无产者,你们的根本利益和你们的生命正处在危险之中。如果俄国革命被外国资本家的联合力量所击败,那么,资本家将要把他们从一个战场拉向另一个战场,直到你们流尽鲜血。参加俄国革命吧!”这一宣言( )

A. 吹响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号角

B. 推动了俄国没有屈辱的真正和平

C. 号召世界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祖国

D. 鼓舞了冲破殖民体系的民族自决

4.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 都能雇佣劳动力, 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

A. 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 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 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5.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C.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D.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6.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文明汇合交融

B. 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C. 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迅速恢复

D. 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7.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8.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9. 肖洛霍夫曾给斯大林写信说:“许多区,没有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也没有储备籽种……集体农庄庄员们和个体农民们由于饥饿现在正濒临死亡……工作人员正暴力征粮。”斯大林回信说:“庄稼人在‘耍滑头,他们要让工人、红军没有饭吃。庄稼汉们实质上是向苏维埃政权宣战。”据此分析,两人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是否看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B. 是否看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C. 是否要维护苏维埃的利益

D. 是否要维护农民们的利益

10. “(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 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C. 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D. 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11.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

B.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 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家正变成金属的国家,汽车化的国家,拖拉机化的国家。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哪些些国家可以“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评定”为先进的国家。

——1929年斯大林演说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能否抓紧利用当时的和平时机,尽快建立起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是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必须高速度发展工业。同时苏联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后备劳动力。

材料三 1925~1926年度,苏联的积累率为16%,而1928年至1937年间,苏联的积累率达到26%~27%,有的年份达三分之一。积累金由1928年的54亿卢布增至1937年的254亿卢布,增加3.7倍。

材料四 当时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高尔基汽车厂、莫斯科电机厂等大型骨干企业,都是通过引进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建立起来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中斯大林认为判断一个国家“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是什么?试参照新中国前期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史实分析,苏联为何会出现此种标准?

(2)材料二中斯大林提出工业化基本方针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苏联发展工业化的可能性。

(3)材料三反映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现象?其核心目标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二、三、四总结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方针。

(水果湖高中 代江连)

猜你喜欢

斯大林苏联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