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12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013-04-29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罗马法人文主义

1.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主要是指( )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然法思想 D. 三权分立学说

2. “希腊人把神看得实际上和自己很相似,神比人高明的地方仅在于神更有力、更长寿、更美丽。”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3.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 卢梭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4.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 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 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 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5.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不能体现的主张有( )

A. 个人自由 B. 权利平等

C. 联邦共和 D. 主权在民

6. 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符合此“先决条件”的事件是( )

A.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 经典力学的形成

C. 胡克发现细胞

D. 迦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7.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有( )

①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②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③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④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调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中西文化交相辉映。下列属于同一时代不同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

①孟子和苏格拉底 ②关汉卿和达尔文 ③王阳明和哥白尼 ④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9. 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推崇”的中国文化最有可能是( )

A. 道家的“无为”思想

B. 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

C. 兵家的“知彼知己”思想

D. 孟子的“民贵君轻” 思想

10.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正确的有( )

①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②伏尔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④康德——自由和平等须在法律范围之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 “I love Plato, but I love Truth more。” 说这句话的人( )

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提出“美德即知识”

C.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D. 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12. 有人说,罗马法不只是罗马人的法律,而是全人类的法律;不只是罗马人的文化遗产,而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这主要是指( )

A. 罗马法发展到万民法阶段,成为保护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B. 罗马法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乃至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13.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 “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文中 “他”的主张有( )

①“开明专制” ②“天赋人权”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社会契约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贫穷也不再是参政的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家境有多黯淡。”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 雅典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B. 雅典的“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C. 雅典的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D. 雅典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 “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襄阳市第一中学 张利宝)

猜你喜欢

社会契约论罗马法人文主义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最有思想的句子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罗马法上的私犯之债
罗马法中有关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教学思考
浅析关于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公意”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
论罗马法上损害投偿制度对大陆法系侵权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