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3-04-29
1.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一主张属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2.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关注社会现实
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关注人的价值
3.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4.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5.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6.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
A. 仁政和道德教育 B.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兼爱和自我节制 D. 人治和法治
7.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个历史时期是指(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8.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9.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 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10. “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该言论出自( )
A. 荀子 B. 董仲舒 C. 范缜 D. 朱熹
11.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12. 在中国古代的一本书中,反复出现“悲观”、“割爱”、“浩劫”、“慧眼”、“解脱”、“觉悟”、“无缘”、“正宗”、“庄严”、“宗旨”等词语。这本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唐朝
13.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日:‘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A. 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 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 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 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14. 陈寅恪先生曾论述:“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者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退之(韩愈)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形成这一论点主要依据他( )
A. 主张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B. 奠定理学形成的路径
C. 位列于唐宋八大家首位
D. 强调回归儒学的本真
15.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16.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还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对理学的重大贡献是( )
A. 把理学独尊化、官学化
B. 把理学与科举紧密联系起来
C. 把理学具体化、通俗化
D. 把理学与佛道思想有机融合
17. 一位理学家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下列哪一种理论观点( )
A. 理在气先 B. 发明本心
C. 格物致知 D. 经世致用
18. 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由于当时士大夫之觉醒……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宋朝时期最符合钱穆所讲的“自觉精神”的是( )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19.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0.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 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1.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 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2.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 认为儒、道、佛三教缺一不可
B. 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 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 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23. 进入明代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益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流传于各地,此即为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
A. 中国文化地域性浓厚
B. 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
C. 经济重心的日趋南移
D. 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
24. 《晋书》记载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笼络汉族文人
B. 大力提倡儒学
C. 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D. 巩固统治秩序
25.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棠樾村有一处著名文化景点:座牌坊组成的牌坊群,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是朝廷用以旌表棠樾人对于传统道德的秉持和信仰。(如右图)明清时期,此类牌坊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 建筑领域的发展 B. 教育水平的提高
C.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宋明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26.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百法分凑,无越三教(儒道佛)之境。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
材料二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韩愈《原道》
材料三 朱熹在《近思录》中写道:自唐虞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道统相传,至于孔子。孔子传之颜曾,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遂无传焉。于是楚有荀卿,汉有毛苌、董仲舒、扬雄、诸葛亮,隋有王通,唐有韩愈,虽未能传斯道之统,然立其言立事有补于世教,皆所当考也。迨于宋朝,人文再辟,则周子唱之,二程子、张子推广之,而圣学复明,道统复续。
(1)材料一、二对佛、道二教与儒学的关系分别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佛道二教的发展情况。
(2)据材料二、三,韩愈、朱熹共同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道统复续”的背景。
(3)概括理学的特点,分析理学产生的社会影响。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2)材料二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两次文化融合的结果分别是什么?试分析儒家文化在汉武帝时期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因。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顾炎武治学,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极力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理念。在他看来,学问之道,贵在明道淑人,抚世宰物。因此,他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故顾氏的学问,皆是“坐而言,可起而行”的实用之学。
——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
材料二 考证学在清代中叶达到了顶峰,它完全主导了中国的学术界。……考证学家研究的核心仍然是经籍,但也涉足了诸如训诂、音韵、历史、历算、地理、典章和辨伪等学科,使自汉代(甚至更早)以来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献得到了严格的鉴别,……清代学者对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重新作了评估和整理,但没有建立什么新的思想成分,或者说没有创立什么重要的哲学学派。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勤勉尽心的解释者和整理者,但不是创造性的建设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6版
材料三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言泰西近世文明进步之原动力者,必推倍根(注:培根),以其创归纳论理学,扫武断之弊,凡论一事,阐一理,必须积累试验然后下断案也。审如是也,则吾中国三百年来所谓考证之学,其价值固自有不可诬者。何也?以其由演绎的而进于归纳的也。泰西自十五世纪文学复兴以后,学者犹不免涉于诡辩,陷于空想。自倍根兴而始一矫之。有明末叶,正中国之诡辩空想之时代也。及时之亡,顾、黄、王、颜、刘诸子,倡实践实用之学。得其大者,(乾嘉)…诸君,同时蔚起,各明其一体。其时代与倍根同,其学统组织之变更,亦颇相类。顾泰西以有归纳派而思想日以勃兴,中国以有归纳派而思想日以销沈。非归纳派之罪,而所以用之者误其涂径也。
材料四 (乾嘉考据学)衰落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悲壮过程。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学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并简述三个阶段学者治学方向和方法的异同。
(2)材料四中“新的学术追求”具体含义指什么?简述其背景。
(3)梁启超曾总结清代学术发展,誉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辨析。
(4)结合以上分析,简要说明中国传统学术未能走向现代的原因。
(华中师大一附中 陶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