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进”“退”之间
2013-04-29胡雪
胡雪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这意味着音乐课堂将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填鸭式、封闭式的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开放的教学形式。教师主体如何“适时地进”——引领学生入情入境,“适时地退”——还学生主动体验表现创造的空间,处理好形式开放与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适时地退,变繁讲为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新课标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聆听作品时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情感之美的瞬间。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五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的旋律学习,教师预设了多次聆听内容:聆听1(播放草原图片),听音乐情绪,请同学们仔细听,草原上来了谁?聆听2 (播放歌曲音乐伴奏),想象每个同学都是草原小牧民,骑着小马随着音乐体会快乐的心情。聆听3(播放歌曲范唱或教师演唱),小牧民优美的歌声唱了些什么内容呢?聆听4,学生们用欢快有弹性的“lu”模唱歌曲旋律。
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感受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美的体验。学生在多次有意识聆听的基础上,轻松学习歌曲,唤起学生的听觉思维,教师教得艺术,学生学得主动。
适时地进,变提问为质疑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是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配器教学片段,歌曲学会后,为歌曲添加打击乐,凸显蒙古族音乐风格,烘托音乐气氛。教师预设了如下一些策略:我们选用哪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最适合呢?学生会根据以往知识经验选择串铃、响板等乐器模仿马儿的铃铛、蹄声的声响。串铃怎样演奏才能很好地表现音乐呢(力度的处理)?还可以用身边哪些物品作为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呢(身体、桌椅的拍击……)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改变了将串铃直接交到学生手中,指导大家演奏等限制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依据建构理论,根据学生以往学习蒙古族音乐积累的知识经验,教师适时地进入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机智地选择了向学生质疑各种巧妙的问题,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敢想敢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表现声音、表现力度的有效方法,获得了更高层次的能力。
适时地退,变讲授为研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全班集体看谱、听伴奏或范唱。课堂氛围沉闷单一,学唱效果没有横向、纵向的比较。《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旋律学习部分,教师把每个乐句的教唱任务分给各个小组,由每一个小组担负教唱全班同学一个乐句的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接受任务后,都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研究的态度。有的同学积极地要求同伴听自己练唱,然后主动要求大家给自己纠正,纠正之后再唱给组内同伴听;有的小组唱歌有困难的同学请能力较强的伙伴带着自己练唱,遇到难点多次练习,教者耐心,学者虚心,双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开放的歌曲学唱教学形式,学唱的效果可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范唱展示出来,组与组之间横向形成了竞争的机制;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为了能够准确地范唱,在组内练习时格外积极认真,个体纵向得到了成长;各组的组长,以极强的责任感组织练唱。大家都希望本组同学既能演唱得准确无误,又优美动听,以最高的水平展示。这种情形是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想象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得到了发展。教师也从弹唱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及时地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同行者”。
新的课改呼唤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只有教师适时地进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发挥教师高于学生的主导作用,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将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学习。只有教师适时地把讲台留给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机会、空间和权利,创造更多课堂持续交互生长的动态情境,方能挖掘师生的潜能,达成师生共同成长。
□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