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跑道
2013-04-29陈姗
陈姗
近年来,我校依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以“奠基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即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为核心,采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实施途径,尝试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幸福素养课程框架”,形成了注重基础、强化素质、彰显个性的人才培养风格,为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中,我校将课程分为“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五大学习领域,每一领域包含基础性、拓展性两类课程。无论是基础性课程,还是拓展性课程,都围绕五个领域落实和强化五种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壁垒,突破传统课程模式,自主开发了各类综合性课程。
创新课程形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基础性课程主要指国家课程。在实践中,我校以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为指向,结合各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时间。数学学科把一至六年级全套教材内容分领域打通,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教与学方式,分为“核心导学课”“自学互学课”“主题实践课”三种课型。语文学科尝试探索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推出“预读课”“精读课”“导读课”等新课型。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和预读课、精读课、导读课等新课型的尝试,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至少还节约出了1-2课时,利用这1-2课时结合该单元的教学主题进行拓展阅读。
此外,学校还注意教学形式的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为每个年级配置了自修教室,在4-6年级安排了自修课。体育和健康等学科根据高年级男女生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特点,尝试男女分班教学;语文学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尝试作文大班授课等新的教学形式,同时,还开展了“大小课”、“长短课”等课程形式。
拓宽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拓展性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拓展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最重要的载体。分为拓展类必修课程和拓展类选修课程两类。
在必修课程的开发中,我校以守护“民族之根”为目标,着力开发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包括诗韵飘香、国学养正、武术、书法、国画等;同时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引起了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深刻反思,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校以滋养“民族之魂”为目标着力开发实践创新类课程,主要包括灵动数学、科学探究、木工DIY、电子技术等。
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中,我校围绕“五种幸福素养”的培养目标,开发了人文、科学、体育、艺术、实践五大类10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每周五下午,校园就成为了“课程自选市场”,4000多名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参加校本选修课程。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
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由班主任开发的“成语沙龙”“阅读摘抄”“知识乐园”等课程,选修的人数很少,因此我们逐渐淘汰了这些课程。我们举全校之力,选择具有专长的教师、家长及友邻单位,补充开发和完善了《机器人》《单片机》《酷玩—科学》《围棋》《魔术》《财商》《航天知识》《数独游戏》《外教口语沙龙》《街舞》《陶艺》等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如《酷玩—科学》课程,最初只是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一种拓展,但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逐渐将课程定位为包含物理、化学、天文等知识的综合性科学课程,其教学方式也由教师单纯的讲解转变为用最直观的声、光、电的形象表达方式,将晦涩的科学道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此外,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通过科学论坛、魔术展演、围棋擂台赛等形式对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性课程是我校以各学科广泛的知识领域为背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的另一类校本课程。我校的综合性课程包括整合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互动式学习。
1.整合式学习
课程整合是本次课改的重点,是课程建设的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校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课程整合实验。
首先是“学科主题整合周”。各学科教师通过年级横向教研,自主合作挖掘学科教材之间的联系,找准结合点,每学期各年级分别确定一到两个主题。如四年级的“民族之花”,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在一周内,围绕“民族之花”这一主题分别开展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全面、立体、多渠道、多角度地参与学习。
其次是“学科主题整合课”。考虑学科教材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等现状,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开展主题整合课研究。例如,五年级的“唱脸谱”,语文、音乐、信息技术教师围绕“脸谱文化”开展教学,不仅从内容上相互补充,突破难点,而且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三是学科之间有机整合。我校将海淀区信息技术地方课程与北京市专题教育地方课程整合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信息技术和专题教育互为载体。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校本教材《信息技术与安全自护》《信息技术与我爱北京》《信息技术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2.研究性学习
我校以五年级为实验年级,采用导师制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首先确保时间,将每周二下午第一节安排研学课,纳入到课程表;其次保证师资,所有五年级教师在专家培训、大学研究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研究;第三制定方案,通过编写课程纲要,将研学课的目标、内容、形式、场地、评价等进行详细规划;第四强化落实,一方面导师利用上课时间,每人辅导10-15名学生确定研究内容、加强方法指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问卷调查、组织访谈,并撰写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培养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3.活动式学习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我校适当压缩每课时时长,延长大课间时长,组织学生在操场开展抖空竹、踢毽子、跳皮筋儿等各种民族传统游戏活动。还利用午休时间开设了“快乐午间”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名著阅读、棋类游戏、评书联播、电影欣赏等活动。此外,我校还将管乐团、鼓乐团、舞蹈团、合唱团、跆拳道队、健美操队、田径队、戏剧社、书画社等艺术、体育社团也纳入课程管理,逐步规范。
4.实践性学习
我校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是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开发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类学习不是以掌握某一类知识为目标,而是要给学生提供5种经历与体验,即志愿服务的经历与体验、军事训练的经历与体验、职业锻炼的经历与体验、外出游学的经历与体验、走近自然的经历与体验。
因而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周五分年级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三军仪仗队、万寿路老年公寓等实践基地,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和体验。同时,还分年级开设“名家进校园”等课程。实践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5.互动式学习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儿童的成长环境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因此,我校采用家校互动的形式,每学期开学前后,在一年级开设小幼衔接课程,包括了解校园文化、熟悉校园环境、培养自理能力、养成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等内容;同时,学校还开设亲子阅读、家庭博识、家政等课程,将学校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家庭,让学生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我校还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讲坛、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把家长请进校园,使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学校产生智慧的碰撞,达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
课程改革给学生带来无数惊喜。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新课表中的新课程让我感到好奇,教师亲自编写的《助学手册》让我感到兴奋,木工课、书法课上学到的新本领让我感到自豪……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新一天的开始,因为每天都有我喜爱的课程。”
另一位同学写道:“本学期每节课由漫长的40分钟改为短暂的35分钟,在消息公布的一瞬间,全班沸腾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大喊‘耶。晚上回家,上网查了一下,这叫attention span(不同成长阶段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同,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30分钟左右就需要放松,否则容易产生倦怠感,使学习失去效率)。难怪,上课时间一长,我就想睡觉,原因在这里,老师太理解我们了,我们爱老师!”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因此,我校把给予学生追求幸福的权利和必备的能力,看得比幸福本身更重要。”这应该是对幸福素养课程内涵最好的诠释。
□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