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节约原则

2013-04-29王立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5期

王立志

摘要_生命的浪费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费,教育是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把握生命的节奏,不失教育的时机是节约生命的根本;依照生命内在的节律组织思想活动,养成有机的思维方式,保持知识的活力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不主观臆断,不固步自封,不刻舟求剑,不唯我独尊,当下生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太多的科目,教必透彻是教育节约的起点。

关键词_节约原则 教育的节奏 有机思维 知识的活力

现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都在为孩子的教育忙碌着。作为一名家长和教师,我时常忧虑自己将来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因无助于新生命的成长而羞愧,于是,我把教育的经典放在枕边,无眠时便与大师会谈。因为心怀坦诚,自己就获得了宝贵的建议:今日之教育,资讯多而神志迷,心不定而乱象生,弄繁文以缛节,为私利以害生。面对如此困境,唯有静观默识,相机而发,发而皆中节,以简驭繁,由博而返约,方可化腐朽为神奇。

反思:拔苗助长,涸泽而渔是今日教育之痼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如能做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就会少些扭曲与变态。有多少家长和老师因为对孩子“爱的执著”,忘记了做园丁的常识,令自己烦恼日重,教育效果日损?

君子惜命,直道而行。人与禽兽相异者几希,或去或存,两足动物与大写之人由此而分。成人之道曲折艰辛,因曲折而生华彩,因艰辛而有力度。父母之于子女,生之育之,保之教之,究竟为何?自我超越乃人之天命。为人父母者务使子女智慧能力有所附,挺立行走天地间。不以束身寡过为桎梏,而以利群益生为双翼。每一次起飞,每一次着陆,都是在完成自己使命。吾辈如已丧命,何期儿女奋力远行?

瞻前顾后,勿助勿忘。拔苗助长,涸泽而渔是今日教育之痼疾。或因利欲熏心,或因一叶障目。不在志向道德上用心力,而在雕虫小技上花功夫,把后辈学子的时光消耗于无用之地,长此以往,岂非失了“好生之德”?家长若希高慕大,务外而遗内,常生攀比之心,日子久了自己反倒会气馁。学习是一种修炼。有时需要猛火,有时需要慢火,为人父母者,只有保持平和心境,才能觉知孩子们精神世界的温度,做出适当的调整。

领悟:教育和生活应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我从以上的反思中领会到:教育是利用生命的艺术,是对成长的辅导,是精神世界中的精细调整。任何过度的反应,矫枉过正或滞后反应都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世界上最根本的浪费就是生命的浪费。于是,我就开始深思造成生命浪费的原因和机制,探寻教育中的节约原则。

学校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们的思想结构,如果课程是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学生思想的图景必然是零碎的片段。这种碎片式的思想方式作为一种隐形的结构日复一日地肢解着学生们的精神生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躯体变得高大,但心灵却被摧毁,精神日益萎靡,他们已经不能把事实转化为精神的营养,惰性的知识消磨着他们的大好时光。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心人。个体的躯壳化,造成社会的躯壳化,一个没有精神的社会反作用于个人,在这个恶性循环中,除了日益堕落和枯萎,没有别的出路,这便是教育的死路。

书本和读书对于阐明经验和扩充经验是重要的,如果把它看作是经验的替代物却是有害的。[1]如果每天教给儿童一个道理,却不给他领会这个道理的环境,他所记住的那些抽象的道理就会失去活力,成为惰性的知识累积在脑中,日积月累,他的大脑运转速度就会变慢,反应也迟钝起来。这种现象是从事教育的人所深恶痛绝的,然而,在现实中却屡见不鲜。

要想打破这个恶的循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只有一本教材,那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把学制的各个部分真正统一起来的唯一方法是把每个部分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文化修养、心灵训练、道德培育和知识运用熔于一炉,各种目的和理想不再是不相干的东西。把有关教育的一切事物联结在一起,消除儿童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隔阂,把最基础的与最顶尖的教育统一起来。人的成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这种意义上,教育只有不同的阶段,却没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最基础的就是最重要的,它犹如建筑的地基、树木的主根、大河的源头。

途径:统观全程,找到解决教育中浪费生命现象的途径

教育和管理虽然是世间最复杂、最困难的事,但是事物生息变化各有节律,统观全程,因果就在其中。我们一旦能把教育和生活看作一个整体,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地讲,解决教育中浪费生命的现象,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下面的原则:

1.把握教育的节奏

人生如四季,春花秋月自有期。教育是成长辅导,教育的节奏应与生命的节奏保持一致。教育落后于生命的发展是一种拖累,教育太超前则是一种拉扯。因为个体生命成长的节奏极其精妙,没有精心的观察是不会被把握到的,所以我们大都在过与不及之间徘徊。教育的困难在于我们没有发现生命内在的节律。维果茨基强调“最近发展区理论”“成长敏感期”,[2]《学记》中所说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都是这个道理。教育应该把最有价值的东西,在最恰当的时机,教给最有希望的人。这就是说学生应在适当的时间,用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学科。推迟难点不是走出教育迷宫的安全路径。对于成人是困难的,对于儿童也许是容易的,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当我们想尽办法教孩子的时候,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我们需要观察,不要妄下指令;我们需要倾听,去把握生命的节奏;我们需要交流,去了解孩子自我创生的内在机制。教育是对已在心底激起的冲动做有序的整理,教师和家长的作用是激发,是鼓舞,是欣赏,等到孩子自己发动后,适当地予以点拨和指导。你不可能在真空中培育心灵,真正有价值的发展是自我发展。对于任何的学习来说,这个内在的发动机制都是最重要的。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把教育的节奏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概括阶段。[3]浪漫阶段是指个体的内在发动机制高速运行,与世界建立了种种未经探究的可能的联系。这种或隐或显的可能性是学生自己造成的最初的产品,是他进行精致化生产的原材料。在第二个阶段,关系的广度和陈述的准确性相比,已居次要地位,精确化的过程使已获得的联系方式明晰起来。最后,经过综合,获得一种以简驭繁的成果,这是精确化的目的,也是浪漫精神的回归。一个好学者在取得了智力果实之后又会走上新的征途。这种积极的生成模式犹如日月之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如果一个人真能做到这一点,他就可以精进不已,在天地间挺立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是以一种非自然的方式安排的,没有节奏,没有中间阶段成功的刺激,也没有最后以简驭繁的概括。这种概括是宝剑打造完成后开刃的那个环节,失去了这个环节,宝剑不会成为吹毛利刃,只是一个钝物而已。中国古人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苗而不秀者有之,秀而不实者有之”的深意就在这里。

2.养成有机思维

从本质上讲,写作、运算、实验都是思想的组织过程。依照生命的内在节奏安排思想的组织活动,使之合拍、共振,这样一来,内在的发动机制就会更加活跃,因得了外在的能量补给,更能够行远历险。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是一个死物。面对一个变动不居的、有着自己内在生成节奏的、活生生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三个:一是以不变应万变,无节奏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方面、一门学科,这种方法是简单的,也是粗暴的,因为这是以对待死物的方式对待活人;二是不顾各个生成阶段的特点,使形形色色的学科互相竞争,结果消耗了大量的内能;三是以复杂对付复杂,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治标不治本,结果把一棵好苗子荒废了。以上三种方式都是由我们的思维方式支离破碎造成的。如果从事教育的人“见木不见林”,他就不会追求有限范围的和谐。如此,就会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这种不能自主的状态,其实是一种奴隶状态。因为没有系统思维的观念,教育的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陷于片段思维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消耗着生命。

3.保持知识的活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味地往学生脑子里填塞,而不给他们运用知识、检验真伪、重新组合的机会,除了使他们变得麻木不仁,不会有别的结果。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惊人的现象是,传授学问的学校在一个时代生机勃勃,在随后的时代就会呈现出迂腐守旧之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过多的负担了无活力的概念。保持知识的活力,防止知识迟钝,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4]如果教授者不再问:自己教的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有什么用?为什么还要教授它?就意味着问题意识的丧失。这是懒惰的表现,勤奋的人是敏感的,懒惰的人是麻木的。发问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性,是好奇的表现,是兴趣的源泉。精神的懒惰造成了没有活力的人,没有活力的人窒息了人类曾经的辉煌创造,教育制度用这些变了质的概念捆绑了人类。读书是为了增长精神力量的,就像我们通过哑铃锻炼双臂一样,我们必须学会拿起、放下和适当的运动方式,否则那是一项危险的活动。

4.学会享受当下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秩序的渴望,我们从幼儿园起就被训练着过一种机械的生活。因为这种机械的生活给人安全感,所以人们都喜欢它。人们并没有觉察到这种单调、机械的生活方式无形中内化成了机械的思想方式。我们通过这种单一的、机械的思想方式待人接物,建立了一个自我的世界。我们恐惧这个机械结构的瓦解所导致的无序状态,因为恐惧所以产生了对机械性思维的依赖。即使外部的刺激、扰动迫使我们改变原来的思维习惯,我们也极力地防抗,禁锢自己,失去了冲出牢笼的愿望,服从着自己的思维习惯,从不反思。机械的思维重复地制造一个又一个我们熟悉的世界图景和生活形象,世界这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被简单化了。我们生活在与这个世界肤浅、虚假的关系。不与世界建立正确、恰当的关系,生命哪来的意义?真正的善源于人与世界的深度关联。只有抛弃那些遮蔽我们看到真实的形象,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儿童胜于成人,他们生活在清明世界里,成人往往误入迷途却没有自知之明。儿童因为没有固定形象的困扰,所以他可以毫不费力地利用自己的天赋,当下生成,他们的生活如行云流水,他们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君子之风。如果能常怀赤子之心,内心就不会有块垒堆积,我们就不会为物所役。一个背着“书袋子”走路的人,永远不会走得轻松,走得自在,有沉重负担的人怎能全身心地享受生活?我们是否已经因为惰性知识的重负而消耗了生命本该焕发的光和热?教育是教人自由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不是用来破坏和逃避生活的,教育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5.不教则已,教必透彻

在教育中,纷繁杂乱的科目不会增加人的精神营养,反而会蔽心志,坏聪明。为了防止精神的腐败、心理的懒惰,生命的浪费,我们必须遵守两条的戒律:不要教授太多的学科;凡是教授的都要教得透彻。[5]我们都知道豆腐渣工程浪费资源,精神世界的豆腐渣工程与物质世界的相比,它是隐形的,短时期不能觉察的,精神世界的这种迟滞效应造成的欺骗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透彻地讲授就是节约生命,因为澄澈的理解是找到知识运用途径的前提,没有理解就没有运用。中国的古人最懂这个道理,明朝大儒王阳明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原则: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抽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6]我们常常诵念的“学之道,贵以转”“此未终,彼勿起”又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这个教育戒律呢?

当我们被各种意乱神迷的教育现象困扰,请教一下先贤和经典,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教育,把我们的目光投注到最简单、最普遍、最活泼的原则上, 使教育成为一种创造和享受,对于我们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品质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杜威:《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2] 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66页.

[3]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吴志宏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22-24页.

[4] 同上,第17页.

[5] 怀特海:《教育与科学》,黄铭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第2页.

[6] 王守仁:《阳明传习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60页.

□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