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三个一”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3-04-29刘克祥
编者按:我们以往的评价是“着眼于昨天,纠缠于历史,侧重于回顾”,而现代的科学评价则应该“着眼于明天,侧重于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在改进上”。评价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教师的发展,要强调发展性和教育性——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是为了教师明天能够更好地上课,同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学生明天能更好地学习。任何卓越教育品牌背后都离不开一支优秀师资队伍的有力支撑。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被誉为“牛中”,执牛耳的刘克祥校长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视作头等大事,在此他撰文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
谈到管理,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而具体到教育管理,就是指“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从概念上看,我们的管理活动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又包括教师。如果说学生成才是教育工作者的着眼点,那么,教师成才就是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着力点。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教育事业的元气,我们要为教育事业培本固元,最根本的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教师成才。所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摆在每位校长面前的重大课题。
抓好一件大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头等大事。那么,怎样的一支队伍就可以称之为优秀呢?我认为要考虑师德、专业技能、专业智慧、整体结构等多方面因素,总结起来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富有敬业精神,业务精湛,既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又有改革创新的意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而又充满活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和21世纪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一流师资队伍。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还远未达到这一水平,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专业素质发展不均衡。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专业精神,即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形成对事业的责任感;具有乐业、敬业和专业奉献精神;
第二是教育理念,即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关于教育的观念与信念;
第三是专业知识,即一般的、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当代重要的工具性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
第四是专业能力,即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第五是专业智慧,即感受、判断新状态和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和转化教育矛盾、冲突的机智,教育选择与决策能力,根据实际对象、情景和问题改变教育行为的魄力。
反思我们的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发展的不均衡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重知识、轻能力。我们的教师提起学习首先想到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尤其是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所依据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如何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掌握,然而容易忽视的是专业能力方面的提高。例如,有的教师社会交往能力差,在教研组中总是与人格格不入,无法融入集体;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与各类学生进行沟通,甚至与学生发生冲突。有的教师组织管理能力差,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无法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在班级管理中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学生不买账、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缺乏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总结经验。
第二,重理论、轻理念。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新的理论接踵而来。教师们在学习诸多理论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忽视将别人的理论转化成自身的教育观念。要知道我们给教师的所有建议在没有引发教师的共鸣,没有被教师接受并作个人化的理解和重构时,都会毫无意义。因为除了教师自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而更高层次的则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化、信仰化了的教育观念。我们教师中具有较为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者有之,而真正具有坚定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没有将教育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没有对教育自身价值的哲学思考,没有对大教育的孜孜追求,就像没有脊梁的人很难行走一样——没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很难成为大教育家。
第三,重业务、轻精神。许多教师不断追求教育教学业务的精湛,然而却往往忽视对自身专业精神的锻造。有的教师做了两节课,得了几个奖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有的教师带了一两届高三就认为自己是当然的业务骨干,晚来早走不思进取;甚至有的教师进了示范校,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都强,不肯向兄弟学校学习,缺乏对自身敬业、乐业精神的锻造,缺乏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研究一套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机制
影响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工作环境、物质待遇、升迁与发展、组织气氛、领导方式、参与决策与管理的程度等。当前在各个学校工作环境改善、教师物质待遇提高、民主氛围增强的情况下,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关键问题是升迁与发展机会较少。
与其他职业相比较,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机会少,向上升迁的通道较为狭窄。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无论资历深浅,其职业声望并没有明显差异。调查发现,教师对其职业感到最满意的因素是安全因素,即我们常说的工作稳定,感到最不满意的因素便是升迁因素,许多教师对进修、升迁与专业发展的满意度十分低。而对广大教师来说,由于其所从事的是精神劳动,他们的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因此应该研究一套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师升迁和专业发展制度,使教师有依专业成就向上升迁的机会,以激励教师工作士气,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
1.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计划地对学校教职员工予以有效刺激、引导与鼓励,促使其发生内在心理变化,提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在激励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思考三个问题:如果我尽力了,我能否拿到好成绩?如果我拿到好成绩了,学校能否给予相应报酬?如果学校真的给了报酬,我会喜欢那些东西吗?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如果细想起来就会遇到种种问题,如什么是“好成绩”?“好”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涉及教育评价的问题,很复杂;又如,应该设置什么样的报酬?什么时机给予报酬?再如,每个教师个性不一,谁喜欢什么?应该采取哪种激励手段?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破解。我认为特别要注意避免以下一些误区。
第一,混淆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双因素理论”将能够满足人内在心理成长需要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同、责任感、升迁、成长、工作挑战性。把能够满足人外在工作环境需要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包括政策与管理、监督、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作安全、地位、薪酬等。激励因素能够使人感到满意,而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产生,消除不满。
要知道使人满意和防止人不满意是两回事,如果我们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势必会对管理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每年学校设立效益奖金,原本目的是奖励绩效好的教职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是由于要对绩效测评,所以奖金分为ABC等,这样一个名称就让教师忽视了奖金的奖励性质,变成了一种评判,得C等的教师就会有想法,尽管C等的钱也不少。而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将名称改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再比如,有领导认为逢年过节给了教师很多福利,钱、物方面学校作了很大努力,教师应该感到满意,可教师的心态是什么呢?第一次给很高兴,第二次如果没有提高福利水平就会有人议论,如果哪一次取消了福利就会引起普遍的不满,这就是我们错以为提高福利可以激励教师,实际上一味地加薪或改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并不能真正对教师有所激励。要使教师真正有满足感,学校必须在适度照顾保健因素的前提下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台铺路,使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重公平性原则,忽视个体化差异。
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尤其是在薪金管理、赏罚政策上总是力求公平。公平是必要的一个原则,但公平不等于事事都如此,人人都一样。要知道人的需求有许多不是生理性的,更多的是社会性的,而社会性需求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这就注定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而在考虑我们所给的是不是教师所需要的这个问题时,就要着力分析是不是“这个”教师所需要的。
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如果交给他一个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会很兴奋,跃跃欲试,这种人的成就动机很强;而有的人如果被授以一项有挑战的工作则会十分沮丧,甚至会坚决拒绝。前一种人是“力趋成功”,后一种人则是“力避失败”。因此,我们应该在管理中将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作为重要任务,并把他们推上重要岗位,给他们压担子,以保证他们的成就动机被充分激发;而成就动机较低的人则适合承担一般性的、事务性的工作,并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步提高。又如,我们发现同样的激励手段,对张三成,对李四就毫无用处。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遇到评优评先从来不积极,就算荣誉给到头上,要求上交个总结或表格也要三番五次催促,为什么?这种激励对他已经不适宜了,不能够起到激励作用。而同样的荣誉如果给一位新秀,他则会感到极大的鼓励。再比如,有些教师不善言辞,自信心不强,在工作中又不突出,很难获得各类奖项,如果我们领导在听完课后不是转头就走或是只讲缺点,而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建议和鼓励,他就会感到很满足,从而逐渐树立信心。总而言之,我们的管理是在做人的工作,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名教师的性格特点、发展需求,因人而异地对症下药,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每个人在面对激励时首先考虑的是“如果我尽力了,我能否取得好成绩”,如果我们许诺“哪位教师能够摘到天上的星星,我就奖励你一座花园别墅”,谁都知道不会有吸引力,原因很简单,你设置的目标太大、遥不可及。要知道只有当事人在心理上产生达到目标的愿望,激励才会产生。如果我们太急于求成或错误地估计了教师的能力,给他设立了太高的目标,就无异于拔苗助长。
怎样设立目标呢?有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即角色确认阶段、角色适应阶段、角色适宜阶段、专业发展的“高原”阶段、发挥骨干作用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色,如角色确认阶段是初为人师,只关心“怎样做”,没时间关心“为什么做”;而第三阶段“角色适宜”阶段则是注重教学特色化实践;而度过没有大突破和进展的“高原期”后,教师则开始珍视自己的“主权”,不断接触外界社会,主动了解最新信息,积极寻求变革,新观点层出不穷。我们领导应该做的就是正确分析每名教师所处的阶段,并使其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向其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帮助他把大的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并促使他向目标迈进。
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激励并不是万能的,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工作绩效还会受到诸如个体态度、个性、角色认知以及工作机制等方方面面的影响,绩效不佳并不等于激励不够,我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症结所在才能有所突破。
2.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难题。所谓教育评价,就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并对增值的途径进行探索的过程。评价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回答“是什么”的事实评价,一个是回答“如何看”的价值评价,即对已经查明的事实赋予价值上的判断。
评价绝不是简单地数据罗列,而是最终落实到怎么看这些数据,数据说明了什么。因此要搞好评价,必须要解决两个方向的问题,一是评判者自身价值观的更新,通俗地说,如果我们总是用老脑筋看待新事物,那么做出的评价对学校发展又有什么好处呢?二是判断技术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如果我们随便设计个表格,不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个分就加权累加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要知道教师的许多素质是模糊概念,不是用经典的数学来计算的,这就是为什么教务处、政教处做了问卷调查,有时我们自己都会说“不能光看这些分数”,这就是调查问卷信度的问题,是科学问题。
我们在评价时还必须想明白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评价?难道我们评价老师仅仅是想知道现在某位教师好还是不好吗?这位教师好,就不需要再好一些了?那位教师不好,就简单地扫地出门了?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评价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教师的发展,要强调发展性和教育性——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是为了教师明天能够更好地上课,同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学生明天能更好地学习。我们以往的评价是“着眼于昨天,纠缠于历史,侧重于回顾”,而现代的科学评价则应该“着眼于明天,侧重于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在改进上”。
因此,作为校长,我们要搞好评价,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我们不是警察,不是审判长。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警察要搜身,你只会把衣服裹得更紧,而如果是医生要检查身体,人人都会自愿解开纽扣。我们校长搞评价,不能只给“判决书”,而是要给“诊断书”,不能当“审判员”,而是要当“保健医生”,把教师评价过程当作对教师教育工作的体格检查过程,诊断书上要开出治疗方法,帮助教师们健康成长。
落实一个抓手:教研组建设
教育存在了几千年,理论并不缺乏,新理论还在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我们不是缺少理论,而是缺少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智慧行动。“不落实就会落空,不落实就会落后”,那么,现在学校管理的抓手是什么呢?针对我们学校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教研组建设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我们就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在备课、辅导学生之余干什么?第二,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时间在干什么?到基层看一看我们就会发现,干部、教师们的研究和学习风气太不够了。干部们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时间学习和思考,教师们忙于备课、辅导,却很少真正研究教材,研究大纲、考纲和教法。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现在侧重年级管理,轻视教研组管理有很大关系。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随着班级数量的增多,教师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实现高效管理,我们大多数学校实行了年级负责制。年级负责制适应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集体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适应教育的周期性特点,有利于统筹安排,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便于发挥教师的合力。但是随着年级实体的逐渐强化,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年级组与政教、教务、总务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年级组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管理与评价权,教务处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作用有所弱化;同学科教师分成不同备课组,年级间相互沟通不畅,交流明显减少;高水平教师、高水平公开课和研究课的集体参与度下降,示范作用不足等。
这里,我无意否认“年级实体”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年级实体”这一形式在现在这种环境下还应该继续存在。但我们必须要关注其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维护与完善教研组,使其充分发挥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当务之急。毋庸置疑,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有赖于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而这一切又都与有效地发挥教研组功能有关。国外有研究表明,教师是专业人员,具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在专业人员构成的组织中间,教师会认为更有利于他们业务的提高和扬名,如果上级是同一专业的行家,在增加薪水、提升职务或聘任人员时就会更加看重他们的专长。
落实教研组工作应该考虑些什么呢?我认为要梳理几个问题,即“谁领导”“谁参加”“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如何”。
“谁领导”很重要。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可以将教师团结在一起,彼此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反之则是形同虚设、一盘散沙。我们在选择教研组长时一方面要看重他的业务水平,这是第一位的,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我们还要考虑教研组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此外责任心也很重要。
“谁参加”最忌疏漏。教研组不同于备课组,一定是全校的同学科教师共同参加,因为学科教师在各年级分配时是有所侧重的,高水平教师也并不是每个备课组都能有,如果只以备课组形式活动,那么就会使高水平教师的示范作用大打折扣,同时也人为地割裂了年级与年级教学间的联系,变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没有统筹安排,谁也不顾谁。当然有些教研组人员多,年级时间安排又不统一,但我们可以通过少安排活动,精心设置活动,让大家有所收获。
“干什么”“怎么干”,一定要“沉”下去。教研组活动当然是搞教学研究,但是从我们现在的教研活动来看,往往只停留在统一教学进度、安排工作任务、讨论练习答案等表面工作上,很少真正潜下心来,就某一章节、某一重点及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或针对某位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甚至有些教研活动正事没说上几句就开始跑题,漫无边际,没有实效。要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有实效,首先要营造研究、学习的风气,要提高教师们研究学问的内在动力;其次要规范教研活动程序,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有计划、有准备,活动中主发言要精心安排,细致准备。活动结果怎么样,有什么收获,要有自我评价,把整个教研活动封闭起来。
“干得如何”还是一个评价问题,除了前面讲的原则之外,我认为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重要指标。
“如何改革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发挥示范校作用”是个大命题,本文中我只就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仅仅是我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多的课题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研究,逐一破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