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电子书包”成为情感冷漠的推手
2013-04-29刘卫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5期
刘卫东
支持推行“电子书包”者的理由之一是,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互动,方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样一种建立在网络沟通之上的课堂,是不是少了点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会不会加剧网络带来的情感冷漠症?
要知道,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沟通艺术。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是网络永远无法取代的。一张代表“笑脸”的图片,远不如老师的真实笑脸那么让人备感亲切,也就无法产生那种“如沐春风”的魅力;两只代表“鼓励”的挥动的手掌,远不如老师用手抚摸一下学生的小脑袋那么让人感到温暖,也就不能产生“如饮甘醇”那般令人回味的效果;几句冷冰冰的网络评语,远不如老师那饱含真情的有声语言让人感到舒心,也就无法达到“感人肺腑”的目的。
同时,如果课堂交流完全在网络中进行,少了常规课堂上那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声语言的碰撞和思想的激烈交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胆量如何能够得到真正锻炼?学生的情感如何能够得到直观的感染?学生的思想如何得到感性的熏陶?
现在的孩子本身就是在电子产品包围下成长的一代,沉迷于电子产品容易让孩子孤僻、冷漠、不善沟通,缺乏亲情、友情。如果课堂这一充满人性关怀、展示学生才艺的场所也被“电子书包”充斥,被网络覆盖,那么,我们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人的目标如何实现?
所以,个人认为,推行“电子书包”还是慎重一些为好。千万别让电子书包成为情感冷漠症的背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