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2013-04-29赵福艳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的阅读。
【关键词】语文;个性化;阅读;初探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使我深刻认识到,以往教学我们过分强调传授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忽视培养情感,磨炼意志和塑造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把每学期教材上二三十篇文章,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讲解,把本来优美连贯的句子、段落把玩得支离破碎,这就是所谓的深入“鉴赏”,仿佛不这样,同学们就读不懂文章,殊不知,这样的“历练”,往往抹杀压抑了学生的精神个性,精神自我也逐步丢失。从而丧失了自我的阅读言说权,个性阅读也只是空中楼阁。
反思过去的教学弊端,深刻认识到人们喜欢的东西,往往都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乐于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注重的就是学生的个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一切活动方案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帮助他们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并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有利于个性化阅读活动的课堂氛围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解老师和学生之间尊卑长幼的“师道尊严”;有利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我们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互惠”。
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绝不越俎代庖,总是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增加阅读空间,要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从而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自然地产生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要给学生提供说出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如在学《荷塘月色》交流时甲同学说:“本文语言运用的得心应手,透彻玲珑,仿佛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其技巧在于: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乙同学说:“作者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或‘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净无瑕,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素净,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用教材惟一的答案去否定学生个性的感受,而是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使其个性得以弘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二、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播种希望,才能收获惊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赞赏和激励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也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教《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带了一个盛了水玻璃杯、一根小木棒、一包食盐、一只鸡蛋。上课后我只说了一句:“同学们实验”。然后在水杯放进了鸡蛋,让他们观察鸡蛋浸在水中,再给水中加了一包盐让鸡蛋浮了起来,语文课做实验本身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而不断加盐使鸡蛋浮起来的过程更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我在黑板上板书“死海”两字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死海一课,请认真阅读去感悟、去欣赏,作者为什么叫它‘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就这样激发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在阅读中学习会了开眼看世界,也就觉得语文不再枯燥乏味了。阅读后的课堂交流同学们各述己见,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大胆整合教材,引进难度适宜的课外时文进行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单靠教材是绝对不够的,需要我们及时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阅读材料。为此,我对现行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只从每单元的文章中挑选一篇比较典范的文章作为精读范本。另选两篇作为略读,其余的作为自读。以腾出时间,引进适宜的阅读文本进行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书刊杂志如,《读书》、《课外阅读》、《少年文学》、《语文报》、《中学生阅读》等。利用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专题的选择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比如,唐宋八大家选读、趣味文言、新诗鉴赏、,以及托尔斯泰研读、李清照赏析、《子夜》阅读等专题。并定期开展阅读心得、笔记交流展示活动
四、多元互动展开个性化阅读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使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多元互动指的是:“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和“时空互动”。
两人各自交换一个苹果,结果每个人手上还是一个苹果,两人各自交换一种思想,结果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我们只有精心设计生生互动的课堂,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交换,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可充实弥补完善优化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新课程标准也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我对“你讲我听”“你授我记”“你主动我被动”“你提问我回答”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模式的进行了反叛。因为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作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
笛卡尔说:“阅读所有好书好比同历代最出色的人交谈。”文本传达的信息,文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趣味和意境,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学生面对文本所存在的时空差异,从而导致了对原作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于是,趣味和魅力也就产生了,我总是引导学生凭着自己生存环境和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征,审美趣味,直觉经验,追寻作品的原初意义,寻找契合点,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这样会使他们其乐无穷。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个性阅读想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再创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方娜.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乳山市教育网.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探索和实践》工作报告
[3]张文君.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创新途径.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17)
作者简介:
赵福艳(1983~),女,贵州省习水县人,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