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浸种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013-04-29杨一博,都兴林
杨一博,都兴林
摘要:研究了3种浸种剂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恶苗净可湿性粉剂处理组秧苗高度与整齐度适中、分蘖增加、根系发育良好、茎基部变宽,干物质积累多、根冠比增大,从而提高秧苗素质。咪鲜胺乳油处理组秧苗的高度降低、整齐度良好、根冠比大、叶片发育均匀、根系发育较好、干物质积累多。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组秧苗细长、整齐度差、干物质积累多、叶片发育不均匀。由此可见,恶苗净可湿性粉剂和咪鲜胺乳油是试验表现较好的水稻浸种剂,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是否具有大田推广价值还需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浸种剂;水稻(Oryza sativa L.);秧苗素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S511;S1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5-1001-03
Effects of 3 Rice Seed-Coating Agents on Seedling Quality
YANG Yi-bo1,DU Xing-lin2
(1.Institute of Recycling Econom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2.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seed soaking agents on rice(Oryza sativa L.) seedling qualit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laxyl-MoFludioxonil, plant height and uniformity was better, with more tillering and good quality roots, wider stem base width, higher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rootshoot ratio, thereby seedling quality was in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of prochloraz, seedling height was reduced and was with good uniformity, higher rootshoot ratio, even leaf development 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better root development. In Bakanae net treatment group, the seedlings was thin, with poor uniformity, 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uneven leaf development. So Metalaxyl-MoFludioxonil coating agent and prochloraz were better rice soaking agents; while if Bakanae net was worth popularization needed more data.
Key words: soaking agent; rice(Oryza sativa L.); seedlings quality; effect
浸种剂对水稻(Oryza sativa L.)苗期抗病、秧苗素质及大田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4],但其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目前尚不充分。种衣剂包衣处理作物种子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幼苗的抗衰老性和抗逆性增强;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幼苗的叶长、根长、鲜重和干重均显著增加;促进了分蘖发生和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提高,总体上提高了秧苗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5-7]。评价水稻浸种剂的应用效果不仅要看药剂本身持效期的长短,还要看该药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8-11]。试验选用吉林省内常用的2种浸种剂和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对比试验,测定了多项秧苗素质指标,旨在筛选出性状优良和促进水稻生长的浸种剂品种,为农民选购高效的浸种剂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精甲·咯菌腈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粳稻品种吉大2004-113,由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提供。
供试药剂: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5% 咪鲜胺乳油(吉林市升泰有限责任公司)、恶苗净可湿性粉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用恶苗净可湿性粉剂(E1)、25%咪鲜胺乳油(E2)、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E3)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其中E1和E2为对照。具体处理如下:恶苗净可湿性粉剂和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分别按药种质量比1∶400、1∶250进行稀释,然后取2种稀释液和25% 咪鲜胺乳油3 000倍稀释液各2 L,取粳稻品种吉大2004-113各12 g,按产品使用说明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在室内温度10~15 ℃下浸种7 d,浸种期间稻谷不露出水面,每天早晚各搅拌1次,浸种后清洗稻谷,捞出,直接保持恒温催芽。将试验水稻品种在播种前5 d用咪鲜胺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并催芽。在室内采用种子盘进行试验,每盘播种芽种40 g,每个处理3次重复。播种程序为:每盘装事先准备好的育秧土3 kg作为底土,浇透水,播催芽种子,盖同一个试验处理的育苗床土1 kg。育苗管理同一般大棚旱育苗。播种后调查水稻出苗情况以及秧苗素质。
1.3 调查项目及数据处理
播种后定期观察,在秧苗2.5叶期时每个处理按3个点、每个点9 cm2进行取样,随机选取20个单株调查秧苗素质。秧苗素质调查项目有苗高、茎直径、叶龄、根数、根长、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地上百株干重、地下百株干重、叶长、叶宽等。在秧苗4.5叶期时调查分蘖情况。其中,控长率(促宽率)=(对照性状-处理性状)/处理性状×100%。
用Excel软件和MINITAB软件对水稻主要秧苗素质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12]。
2 结果与分析
目测结果初步表明,E1、E2出苗情况较好,E3出苗情况稍差(图1)。E3叶色比较深,,E1、E2叶色较浅。E2秧苗矮小粗壮,表明咪鲜胺乳油可能含有矮壮素等壮苗成分,有明显的矮化促壮效应。E3相比其他处理细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浸种剂对水稻出苗具有抑制作用,导致秧苗生长不良。
2.1 不同浸种剂对水稻苗高的影响
各处理的秧苗高度总体呈现一定梯度,苗高E3>E1>E2(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间苗高差异极显著(P<0.01)。对各处理进行进一步LSD多重比较,可知E2处理极显著低于E1与E3(表1)。由苗高单值图(图2)可知,E2单株苗高表现集中,接近中位点,秧苗一致性最高,有较好的整齐度;E1、E3苗高极差均较大,E1单值点基本在中位点两侧对称分布,集中度也优于E3;E3表现最差,秧苗细长,整齐度差。E1、E2相对于E3表现出负向控长效应(表1)。从以上结果可知,E2植株为矮秆植株,秧苗的高度和整齐度在各处理中均占有优势,这对于水稻植株抗倒伏有重要意义。
2.2 不同浸种剂对水稻茎直径的影响
由表2可知,水稻茎直径集中在0.546 5~0.585 5 cm,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可知3组处理间茎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秧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根系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根系的优劣是水稻秧苗素质极其重要的指标,根系发达与否取决于根系的三大要素:根数、根长和根重。其中,根数中的白根数也是根系发育良好的重要指标。总根数多的白根数一般较多,而且秧苗生长势良好、发育健壮,且秧苗地上部分发育较好,插秧后返青快。白根数多的植物的抗病力强、产量高。通过对试验处理地下根部的调查,分析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秧苗地下根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3)表明,3种浸种剂处理后总根数呈梯度分布,E1>E2>E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间总根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各处理进行进一步LSD多重比较,可知E1总根数与E2、E3间差异极显著,E2与E3间差异不显著。白根数也是E1多于E2和E3,但未达到显著水平。3种浸种剂处理后根长分布特点为E3>E1>E2,E1与E2根长生长比较均一整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E2根长与E1、E3间差异极显著,E1与E3间差异不显著。综合3项指标可知,E1的总根数、根系的长度与整齐度均优于E2和E3,所以E1的根系发育状况最为良好。
2.4 不同浸种剂对水稻植株鲜重、干重的影响
分别对各处理水稻秧苗百株鲜重进行测定,然后对调查的鲜秧苗进行杀青烘干处理,称取干重,结果见表4。各个处理百株鲜重与百株干重分布规律一致,均为E3>E1>E2,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E1和E3无论鲜重还是干重都重于E2,说明E1茎秆粗壮;但是对于E3,主要原因还是与出苗不佳,秧苗植株偏高、生长旺盛有关。
地下百株干重数据的分布规律为E1>E2>E3,与各处理根数成正相关。E1和E2的根冠比极显著高于E3处理,根冠比顺序为E2>E1>E3,经过各浸种剂浸种处理促进了水稻根系生长、延缓了地上部生长,从而使根冠比增大。尤其用咪鲜胺乳油处理后在相同的生长期内能促进根系与地上部生长比例合理,秧苗生长更为健壮,为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
2.5 不同浸种剂对水稻分蘖情况、叶龄的影响
分蘖程度是水稻秧苗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效分蘖与单位面积的穗数直接相关。对各处理的分蘖情况进行调查,试验各处理的分蘖数为E1>E2=E3,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5)。E1分蘖情况最佳,而且部分出现第二个分蘖。各处理间叶龄差异不大,均为4.5叶左右。
2.6 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秧苗叶片长、宽的影响
水稻秧苗的长宽比影响水稻的抗倒伏性。各处理叶长为E1>E3>E2,叶宽为E3>E1>E2。E1的叶长、叶宽与E3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E2(表6)。E1、E2各单株叶长、叶宽比较集中,整齐度较好,E3叶片发育不均匀。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水稻秧苗素质多项指标,结果表明,恶苗净可湿性粉剂(E1)浸种处理后秧苗高度与整齐度适中,根系发育好,总根数、根系的长度与整齐度均优于E2和E3,秧苗较壮,干物质积累多,根冠比较高,分蘖发生早、节位低、数量多,叶片发育均匀整齐。25%咪鲜胺乳油(E2)浸种处理后秧苗的高度和整齐度均占有优势,秧苗较壮,秧苗基部增宽,根系发育较好,干物质积累多,根冠比大,叶片发育均匀整齐。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E3)浸种处理后秧苗细长、徒长严重、整齐度差,干物质积累多,叶片发育不均匀。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是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种衣剂。本研究通过对比使用精甲·咯菌腈和传统浸种剂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对精甲·咯菌腈种衣剂的综合表现进行了测评。试验结果表明,传统浸种剂恶苗净可湿性粉剂、25% 咪鲜胺乳油是试验表现较好的水稻浸种剂。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浸种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的积累,鲜重和干重指标较好,但是存在着出苗不齐、秧苗间距较大和秧苗徒长等问题,是否具有大田推广价值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POWELL A A, MATTHEWS S. Seed treatments: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J]. Outlook on Agriculture,1988,17(3):97-103.
[2] 沈德隆,陆培荣,陈庆悟,等.水稻种衣剂的现状及展望[J].农药,2001(11):7-8.
[3] 陈夕军,卢国新,童蕴慧,等.水稻恶苗病菌对三种浸种剂的抗性及抗药菌株的竞争力[J]. 植物保护学,2007(4):425-430.
[4] 文廷刚,杜小凤,钱新民,等.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涝害胁迫下抗氧化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2):69-71.
[5] 滕振勇,池晓雯,陈平华,等.水稻种子包衣应用效果初探[J]. 种子,1998(4):47-48.
[6] 程旺大,陆建贤,顾掌根.不同类型种衣剂在直播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种子,1998(2):63-65.
[7] 李会珍,赵文志,张剑民,等.生物种衣剂对作物种子发芽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J].种子,2009(3):49-51.
[8] 苏祖芳,吴九林,李国生,等.水稻秧苗素质对分蘖成穗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1995(3):10-14.
[9] 李刚华,李德安,宁加朝,等.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8(6):610-616.
[10] 黄华康,张 轼,郑 旋,等.种衣剂对水稻秧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秧苗素质的影响初报[J].福建农业学报,2003(3):189-191.
[11] 覃双鹤,胡 华,李求文,等.水稻种衣剂应用效果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1999(3):19-21.
[12] 杜英秋. 对田间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格拉布斯准则和应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LSD)[J].开发应用,2009(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