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步妙棋
2013-04-29余国良
余国良
我所说的“等待”,并非指让老师们抱着“天不下雨,人力何为”的消极思想去等待,也不是让大家像某些懒人“人在家里打麻将,任凭麦子自生长”那般不作为,而是希望大家要向懂得科学种田的农民学习,遵循“三分伺候七分等”的自然生长规律。
为何要“等待”呢?
通俗点说,是因为教书育人这项工作,不同于工业生产。因为工厂只要开动机器就能创造产品,而教育的过程更像园艺师在培植小树苗,功夫全在反反复复地观察、培护和等待上。
比如说:当有些小树苗出现了发黄、落叶等症状时,懂行的园艺师就不会再对其进行锄草、施肥或喷洒农药等劳作了,而是小心翼翼地为其拔拔草、捉捉虫、培培土。除此之外,就是耐心的等待。
“为什么不‘劳作了呢?为何要等待,又在等什么呢?”那些未曾接触过农事的老师,往往会这么追问。其实,道理很简单:此类小树苗并不是因为缺药少肥才患病的,而是由于它们的主干根须已经腐烂或部分根须已蜷缩成团,自身严重缺乏吸收养分的欲望和能力。说得更直接点,它们需要的是恢复元气的时间,而不是补品和药物。所以,若此时继续采取频繁地锄草、施肥或喷洒农药等劳作,不仅徒劳无功,而且还会伤及那些尚有些许活力的细根须,加速其早亡。只有等待那些细根须渐渐发达、壮实起来,有了主动去吸取养分的欲望和能力时,再按照常规去管理它,这才是科学的。
一
以此为例,我们来剖析一下当下的教育工作。
中职学生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不正像那发黄、落叶的小树苗吗?他们表面上流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如无心上课、无精打采等,不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根须”已经严重缺乏吸取养分的活力和主动性了吗?
不过,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同样会发现:无论在哪个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还有一些不甘心失败的“上进心”在挣扎着,并没有完全蜷缩成团,对吗?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如果看到孩子们的坏毛病,就立刻采取“铲”的方法,就等于为“发病的小树苗”锄草,“草越锄得勤,病发得越快”。同理,“你越想铲除他的坏毛病,坏毛病就越往外冒”,其结果,真正受伤害的却是孩子们那尚在挣扎着的“上进心”。
与此同理,一看到孩子们无心学习,就急于采用“灌”的方法,就等于为“发病的小树苗”施肥,“肥灌得越多,根须烂得越快。”老师越是逼他多学,他越是消化不了,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这就是“好心反而办坏事”!
二
那什么方法才是正确的呢?
如果看到孩子们精神状态不佳、行为不端或无心学习时,先别急着思考如何根治,而是应该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合的语言点拨点拨、提醒提醒。当他们有些许变化时,就要及时地肯定肯定、赞扬赞扬,为他们注入点正能量。因为这么做,就相当于为小树苗“拔拔草、捉捉虫、培培土”,丝毫不会伤及他们那些尚存活力的“细根须”……
接着就静静地等吧!
等什么?等到他们那些自信的“细根须”开始向生活的土壤里延伸了,再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地培植他们的学习力,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这样就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而易见。
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无论何时都得牢记:孩子的成长与植物一样,是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生长规律的,绝对是件急不来、急不得的事情,而是一个缓慢的、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特别是对那些“精神力”较弱、“自信心”缺失的孩子的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在等待中“期待”,同时又在期待中“等待”的过程。
三
“等”是遵循教育规律。
或许有些人会说,“等”是不是被动、无奈之举?一味地“忍让”还不如主动“出击”呢!
对存有此种想法的老师,首先,我要做个解释,“等”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它与无奈之下地“忍让”不是一回事。其次,我绝不赞同你那种主动“出击”的策略。
为什么?一句话:“慢”是中职教育的特征。
一方面,中职学校有较多的孩子是抱着来“玩玩”的心理入学的,也有许多人是因为连他们的父母都觉得对他们实在没“招”了,只好让学校来替他们“管管”“、“关关”的。另一方面,学生的年龄已有十六七岁,许多不良的习惯已经形成,且已进入了“习惯顽固期”,我们想改变他们本就很难。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快速改正陋习,也不可能在与他们共同相处的两年时间内完全改变他们,更不可能凭借我们的强烈愿望和依靠某种教育技术,就能彻底改变他们……
所以,这绝对不同于敌我双方在战场上拼刺刀,比谁下手快、下手狠,而是师生间比谁有耐力、有定力。如果哪位老师不信这个邪,一定要用“进攻”的方式去试试,我敢肯定,很可能会出现如下几种结果:
一是很可能激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导致他们铁了心地要与你“对攻”。如此一来,师生间的关系就会僵化、破裂,甚至发展到乱成一团的局面。
二是很可能他无力招架你的“杀手锏”,只好避其锋芒,一走了之。倘若如此,你虽是胜利者,但笑得会比哭得还难看。
三是很可能你斗不过他,只好气急败坏地去找家长,想来个“二对一”,但家长们要么不接你的电话,要么有气无力地说:“老师,你看着办好了……”
接着,很可能你一看大事不妙,便赶紧调转头来,试着用“软功”去“拉拢”他,希望用一个“情”字来挽回败局。对此,我想说:“对不起,晚了!” 因为你已失去了教育的首因效应,他一眼就已将你看穿。反过来,你在他的心里也就成了一个“假惺惺”的东西了,甚至连“东西”也不是了……
现实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我们“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软”的不行了,又换回“硬”的。其结果是,反反复复折腾了几个来回之后,我们没劲了,学生反而来劲了。因为他们已经将我们的“几斤几两”拎清了,许多教育中的“癌症”现象,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产生了。
事实上,假如教育者先尝试着放弃“立刻把他教好”的念头,怀揣一份美好的期待去等候时机,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氛围中与他们随便聊聊,让“教”者与“被教”者都感觉不到这是“教育”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了。
四
“等”是遵循客观事实。
中职教育的客观事实是什么?
你看,招生要一味地“求”他,学习要一味地“哄”他,教育要一味地“缠”他,管理又要一味地“唬”他,仅凭你我一己之力,能扭转局面吗?听说他要“走”,就立马吓出一身汗的苦衷,是一言可以道尽的吗?而责任究竟该由谁来“尽”呢?你懂的!是吗?
这一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无人碰到过的难题,用“不放弃每一个” 、“从最后一个抓起”等口号来解决,真的有用吗?会不会是误导?如果不是,那为什么我们会遇到那么多怎么教都“教不好”的学生呢?
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中职学校的确难教的学生比例较大,还有一些学生并非单靠教育就可以教好的。
或许有些老师会纳闷:难道时下流行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错的?
我认为,关键要看你怎么去理解。
从鼓励、鞭策中职教育者要积极面对现实、不惧困难、不轻易放弃的层面去理解,不会毫无道理,事实上也的确有一些被他人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学生,是被很多老师成功转化的。可如果据此就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能的”、“教不好就是我们的无能”,就未免太无限夸大“教育”的功能了。这种理想化的认识,往往会使我们为了“不放弃某一个”,而变得硬要“与某一个不断地纠缠”,反而在无意中放弃了可以跨越进步的一大片。结果也很可能会把本该有发展的学生给耽误了,而这个特殊学生却依然如故,教到最后,我们是越教越忙、越忙越乱,没有一丝成就感,有时竟然忘了自己“是什么”了,严重者还会因此滋生出本不该有的心理问题。
所以,看待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教育更要讲科学。既然是科学,当然就不可能是“绝对”的。
五
事实上,换个角度看,“等”无疑是一步妙棋。
那些常被我们认定为“特难教”的孩子,可能暂时还不懂事,或者是他们的成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时还需要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生活,甚至去碰碰“钉子”。也许我们越刻意去教就越无效,而在某个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故或被“钉子”碰得血淋淋时,却能使这些学生醒悟。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么说也并不是让我们教育者不作为,而是提醒大家要摆正位置,不浮躁,不怠慢,不盲目地对待这些孩子。在我们愁眉不展时,多等等、多看看,不要刻意地去“教”;也不要不顾及孩子是否愿意接受而“硬教”;更不能明知他“反抗”了,我们还要把他绑起来,强迫他接受“教”。
所以,这个“等”并非袖手旁观的“闲等”,而是充满自信、咬定目标、满怀信心地期待、想象,学生迟早会有开窍之时,届时再施把肥,哪有不收获硕果之理呢?
(责编 赵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