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梅万映
梅万映
互助学习是相对于个别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而且还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在我国新课改初见成效的今天,互助学习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学习方式,早以得到教育同仁们的认可,与莘莘学子结下不解之缘,正在为全新的教学活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引领“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师生们抛弃沉重的“应试包袱”,踏着新课改的康庄大道而一往无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应用及反思总结,我深深感到,互助学习的开展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情景的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特长,以便形成1+1大于2的小组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互助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互助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理念下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得心应手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因而,互助学习无疑淡化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高拥有者,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是互助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互助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交流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但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和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是决定成败与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
作为互助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互助素材,精心设计问题,应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来开展互助学习。对于那些过于简单或没有多大讨论价值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频繁而无意义的小组讨论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而多此一举的。
教师作为互助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而有序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比较与操作,互助与交流等多种数学探究活动,来实现对相关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逐步培养他们跳起来“摘桃”的技能技巧,以便真正地实现小组互助,达到共同进步,集体提高,实现学习方式发生质的转变,学习效率得到量的提高。
作为互助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不能“隔岸观火”,放任自流,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合作动向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适度的调控,对有困难的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二、分组是“互助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互助学习的分组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分组的是否合理,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互助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等相关情况,同时还要注意男女生的适当搭配,以便实现优势互补,发挥“集体效应”。每组人数不宜过多,3---5人最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搞好角色轮换,给予必要的活动指导,让他们享有均等的参与机会,消除权威,培养平等的合作意识。
三、“互助学习”要面向现实生活
新理念要求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使他们感到所学知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爱学。另一方面,由于课堂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不免感到有些熟悉,自然就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教科书(上册)第17页“想想做做”第4题(你在哪里见过“0”?)这一内容时,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我连教科书上的提示(我家的电话号码是4205103,我家住在205号室,这时的温度是0度)都没有利用,就让学生前后两桌组成一组,直接交流讨论:你在哪里见过“0”,说给别人听听。后来小组汇报时,有的说车牌号里有“0”,有的说爸爸的手机号码里有“0”,有的说自己的书包、文具盒上有“0”,还有一个最前排的小女孩居然发现老师的上岗证的编号里也有“0”……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一个题的练习中,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而教师却感到轻松自如,称心满意。
在互助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课堂教学引入到现实生活中,这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现数学生活化,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无形中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近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互助学习”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以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在互助学习中,我们也绝对不能违背这条规律。
按照奥苏贝尔的观念,新知识只有在认识系统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旧知识作为“固定点”,并在“固定点”的基础上,促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才能使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系统而获得意义。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的《时 分 秒》这部分的内容时,在上新课之前,我便出示钟面模型,提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又问:“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这块钟表上现在是多少时间呢?”(钟表显示整时)这恰好就是新旧知识的“固定点”,通过提问,使“固定点”更清晰,有利于同化新知。随后,任意拨动钟表,使它不是整时。再问:“同学们,哪位同学又能说出现在钟表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呢?)(学生茫然)教师接着说:“要想知道这块钟表现在是几时几分,今天我们就得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好吗?”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他们准备好的钟表,通过小组互助讨论以下问题:
1、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2、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3、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
后来,这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堂课,我们不难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找到新知与旧知识系统的“固定点”,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把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