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2013-04-29许庆建
许庆建
就业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类别,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别的教育目标,即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力有其特定内涵。
一、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学科型教育比较,最本质的差异是其职业性。所谓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虽然学科型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对象的就业问题,但职业教育的任务更明确,是使受教育者最直接、最简洁、最迅速地获得职业能力,尽可能使受教育者实现毕业与就业间的零距离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属性上的这种差异必然要在其学生的就业力中得到体现。
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的要求,在“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强调“行”的主动性,从“做”什么、怎样“做”、怎样“做”好入手,按照职业能力而不是按学科体系来进行系统学习,理论的学习服从并服务于以“做”为主线的实践学习,进而不断获取工作中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院建设的模拟企业、仿真效果明显的实践教学基地中,通过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技术与实务流程的实训学习,将企业标准与行业规范了然于胸,将实践的环节了然于胸,对实践操作精益求精,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具有竞争优势的不是品牌、不是学历、不是理论,而是其就业力中的核心能力——实践能力。
二、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使其职业素质也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目标。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一般包括:
1.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没有敬业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职业人,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职业人。
2.沟通能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个齐心协力的优秀团队,企业的发展需要善于与同行和主管部门相处的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宝贵人才,担负着企业生产经营的重任,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不能胜任企业的各项工作。
3.合作能力
知识经济呼唤人的兼容与合作,鼓励合作与交流的“网络式”发展策略。在现代企业中,单枪匹马是很难有所成就的。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内部所有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相比之下,企业招聘人才更看重的是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4.适应能力
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适应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关。现在的社会千变万化,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
三、职业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联合实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提出“瞄准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转换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 的要求,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全面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就业创造条件。学校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遵循行业的标准与规范开展实践教学,按照职业资格的标准将职业资格培训引入实践教学,按照社会统一考核标准评价教学效果,毕业生必须通过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认证,拿到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
将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直接挂钩,并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独特举措。一些院校早已实行双证书制度,各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提出与未来职业岗位相关的证书要求,并在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中涵盖证书所要求的内容。高职院校学生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实现就业与上岗的无缝对接,是他们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的重要保证。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力内涵就是其通过高职院校独特的课程设计,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学习,形成的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质和其具备的职业资格。
(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