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山的画艺人生

2013-04-29张越

中关村 2013年5期
关键词:马山瓦屋画家

张越

说起中国山水,北方山水的大气磅礴与南方山水的清秀淡雅早已成为人们心中定格的画面。当然,在山水画面中,人们还会想到恰若“小桥流水人家”这般如诗如画的水乡古镇。

周庄、同里、南浔、乌镇、西塘……这些写满历史、凝聚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镇,那一砖一瓦,一水一木无不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更让画家们如痴如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马山就曾数十次来到江浙一带的水乡写生。在那片尚未被商业侵袭的原生地带,马山创作出了他艺术人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作品。

1996年,因为马山创作的水乡古镇题材的作品在北京书画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于是北京电视台找到马山,邀请他录制了“马山山水画技法”讲座。讲座在北京电视台1-3频道滚动播放长达2年,深受观众的喜爱。

读书是提高艺术修养的最佳途径

走进马山画室,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墙上挂着几幅尺寸并不大的作品,意境如诗如画。

映入眼帘的第一幅画是大写意,画面近处用高度凝练的笔墨勒出浅滩,在浅滩的基础上,作者又画了一片芦苇,每一笔都精炼细腻,没有丝毫的败笔。望向远方,似云非云、似山非山的遥远而色彩淡雅的远滩被极为简单的寥寥数笔表现出来,苍茫幽远的意境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至此,画家仍没有画完,而是在近水处画了一只渔船,渔船上栖着两只鱼鹰,由此,那渺茫幽雅的胜境顿时有了点人间烟火的味道。我被这幅作品所吸引,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石浅沙坪流水寒,水边斜插一鱼竿”的诗景。突然之间,我不知眼前的这幅作品到底是诗还是画。

从第一幅画中渐渐回神,再朝后面的几幅看去,每一幅画都是大写意,即便不懂画的人也会一眼就看出马山独特的造型观和艺术观。喜爱艺术的人大概都知道,大写意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马山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来表现他胸中的山水,也用这种艺术手段延续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的生命。

这几幅作品是马山相对满意的几幅作品,这种画中藏诗的境界又不是普通的艺人所能达到的。想寻到马山绘画的秘密很简单,在他的画室中,两间大屋子中各有一个大的装满书籍的书柜。这些书显然不是摆设,马山的言谈举止无不显露出他曾精心研习中国古典文化与艺术。当谈及中西美术的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就好像打开了马山的话匣子。“艺术家在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有大的跳跃非常难。”马山说。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有所突破呢?马山所给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就是读书。“一幅作品哪里好,哪里不好,画家必须要心里清楚。如果意识不到不足的地方,或者长时间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没有进步,那绝不是你的技法问题,而是自身修养不够。提高自身修养的最佳途径就是多读书。”

笔墨当随时代

古典艺术在许多艺术家心里根深蒂固,无论是创作方法还是绘画题材,对现当代画家或多或少有所影响。因为那是经过时代洗礼后流传下的艺术经典,效仿者无数。但是,当艺术家迈出艺术学习的阶段,开始寻找突破点的时候,就要考虑放下一些旧东西,寻找新的东西。马山认为,真正能够流传于世的艺术一定是时代的艺术,笔墨当随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初,在马山专注于美术,并认真研究、体悟和实践的基础上,他的艺术人生终于有了一次较大的转折。在此之前,马山的创作主要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学习并承延古人留下的艺术精髓。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马山在游走江南时被江南水乡古镇的迷人风光所吸引,于是他多次下江南画了大量的写生。同时,马山又曾十几次到四川体验生活,积累了大量素材。

马山发现在没有亲眼观察南方景致之前,自己心中所想的画面总有闭门造车之感。而且在实践的探索中,马山不断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技法来表现这些具体的意象。于是,素材的不断丰富以及技法的创新使马山的画风有了很大转变,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在那几年,马山几乎都奔波在外写生,其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但马山觉得那反而是一个画家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回忆,也是最幸福和最得意的往事,因为他经历过。

在不知不觉中,马山的思绪回到了从前。他喝下几口沏好的茶,并给我斟满,然后讲起了“瓦屋山登山记”。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在游走各地名山大川之后,马山对原始森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于是,马山和画友们决定爬瓦屋山。

瓦屋山是我国最大的一片原始天然森林,总面积88万亩,平均海拔2830米,仅次于四川境内的峨眉山。瓦屋山山顶基本为一平台,长宽均超过三公里,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山顶平台。山中拥有五花八门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拥有60万亩杜鹃和30万亩鸽子花,艳丽无比。

但是马山爬瓦屋山的那年,瓦屋山还没有被开发,山路陡峭,只能徒步。马山和他的画友们背着棉衣和食物,并且带着锅和少量餐具爬上了山。那一路,马山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杜鹃林,足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其中最大的杜鹃树需要数人才能合抱过来。“仅穿越这片杜鹃林,我们就花了足足3个小时。”马山说。中午,画家们还在山上生火做饭,吃完后继续匆忙赶路。因为山上时常会碰到野兽,于是大家在天黑之前爬到了山顶,整个路途历经9个小时。相信那种体力的消耗决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起初,团队计划在瓦屋山写生一个星期,但由于天气预报有暴雨,于是在第三天大家就匆忙赶下了山。也许有人不知,瓦屋山有些地方异常陡峭,很多地方坡度超过50度,如遇雨天下山,会发生生命危险。

然而,仅这一次为时3天的登山写生的经历,就让马山的体重骤降10斤,皮带缩进2个扣眼。“我们回到山下的宾馆,原本安排在2楼相对干燥舒适的房间,因为我们腰酸腿痛得厉害,上楼非常困难,大家纷纷讲房间调到了一楼。”马山边说边笑,“画画也是苦差事,但乐在其中吧!”

1993年,写生归来的马山和朋友们共同举办了“瓦屋山写生展”,那次展览收获颇丰,见证着一位画家艺术创作的突破。

爱上画陶瓷

从1993年回到现在,时间又过去了20年。这20年中马山很少露面,因为这个已经年过花甲的老画家,爱上了陶瓷。他除了平日里在北京创作一些国画作品外,经常往景德镇跑,创作了许多精湛的陶瓷艺术品。

直到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马山发现我对他室内陈设的大大小小的陶瓷艺术品颇感兴趣的时候,才告诉我,这些瓷器其实都是他自己的作品。得知后,我再仔细欣赏一番,从画风来看,果真出自马山的手笔,让人看到后有种强烈的“占有欲”,它们不仅吸引了我的视线,更抓住了我的心。

马山爱上画陶瓷,是因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办的一次活动。那次活动去了几位美协的画家在当地画陶瓷,原本觉得“小菜一碟”的画家们在创作完后,几乎没有一个是成功的,至少都没能达到理想的状态。虽然没成功,但那次画陶瓷的经历却让马山上了瘾,对陶瓷有了“非分之想”。于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去练习,并找到方法,力求在陶瓷上画出国画味儿。此外,马山还要追求一种创新的画法,尤其是题材上的创新。

也许大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陶瓷艺术在近千年的文化和工艺发展中,其艺术的传承几乎是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于是在陶瓷艺术的创作的技法和题材上是不断重复的,很少有突破。虽然现在出现了陶瓷学院,有了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但市面的陶瓷艺术品还是缺少时代气息,“离生活太远”。

马山画案上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绘满山水图案的笔筒、直径足有三四十公分的陶瓷盘,加之几件落地式的陶瓷艺术品把整间画室烘托得文化气息十足,整间屋子的陈设都让人赏心悦目。

这样的一段艺术旅途,酸甜苦辣都成了风景。其实与马山同龄的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画家,几乎都有着相同的经历。那个年代没有太多的学习资源,画家们几乎都和旧货市场和一些书店的人交朋友,才能买到几本像样的画集。

一个年代养育着一个年代的人。奔跑于琉璃厂和荣宝斋之间的那段生活,已经成为历史。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马山从一个美术爱好者,变成了一位颇具影响的艺术家,这中间的故事几乎能写一本一千零一夜。今天的只言片语,只能算是对马山轮廓的概述吧!

猜你喜欢

马山瓦屋画家
藏马山滑雪记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乡村振兴的藏马山样本
酷炫小画家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山横瓦屋披云出
瓦屋山翱翔云端的诺亚方舟
青海湖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