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常规 培养习惯
2013-04-29郭君
郭君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07-01
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担任低年级班主任,累当然是不必说的,因为每天都有教育教学工作及其他繁多的琐碎事情要处理,很多时候真是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感叹自己要是有三头六臂就好了。通过网络培训,充电学习后,让我在黑夜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学习了很多优秀老师的工作经验、教训,课后与有经验的老师们交流,把他们的成功案例、方法借鉴到我的工作中来,让我获益匪浅。
常规教育是基础,是保障。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因此,加强常规教育是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我利用晨会课、思品课和班会课强化常规训练。虽然在反复的强调,但孩子们的遗忘性也比较大,鉴于此。我就采取各种方法,制定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在约束力的作用下却又很自愿的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小表作用大。我制作了一张个人评比栏张贴在教室前面的瓷砖上,评比栏中每个孩子的基准分数都是满分100分。分数增减的内容是:晨读、清洁卫生、纪律、学习。根据自己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来增减分数,得到相应的惩罚与奖励。当我在班会课上宣布这件事情的时候,全班孩子无一例外的都拍手赞同。分数排在后三位的孩子各买一个一元的日记本,我盖上“奖”字,奖励给分数排名前三位的同学。分数与前一次评比相比有进步的,则由我发两个本子予以奖励。我出于对孩子们的信任,让他们在评比栏中自己给自己增减分数。当日被值日班干部口头表扬三次,名字上黑板的光荣榜,那么就可以在评比栏中自己给自己加1分。相应的,清洁卫生到时间了,没做干净的,就自己给自己减一分。事实证明孩子们都是诚实的,因为我没听到一个孩子反映到乱打分数的情况。一个星期后请一位计算能力好的孩子算出总分进行评比。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评比结果的时候,除了算分的孩子,其他的孩子都睁大了眼望着评比栏,很关心自己的分数。分数算出来了之后,请一个同学分时,教室是又是相当的安静,念到高分时,孩子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发出赞叹的“啊,哇”的声音。我和孩子们都履行承诺。开始是一星期总结一次,慢慢的两个星期总结一次,然后是三个星期、四个星期一次。每个孩子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了,他们在无形中约束了自己的言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不需要我时刻的唠叨与叮嘱,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二、小小算盘,发挥作用了。有一段时间,我们班的教室清洁打扫得很干净,但是保持得不够好,每天都要反复的重复多次让他们捡纸屑,说多了自己也觉得累啊。怎么办呢?我们教室有个遗留下来的算盘,一直放在碗柜上闲置着,我灵机一动,何不让这无用的算盘发挥它的作用呢?算盘有五位,我们班是四个大组。每个组相对应一个位数,我随时检查,看到哪个孩子座位下有垃圾没有及时捡起来,那么相对应的这个组就加一颗算盘珠子。如果两个组的中间有垃圾,那么两个组都要加一个算盘珠子,到了一个星期,看哪个组的珠子多,那么那个组的清洁就没保持好,没有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相应的惩罚是这个大组的孩子一起打扫两天的教室清洁卫生。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星期,班上的清洁做了之后保持得很干净了。
三、自筹班费,体验生活。孩子喜欢吃零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开始孩子们课间的时候在教室内、外吃零食我没反对,但是,没过两天,事情就不对劲了。教室里有股很浓的小吃的味道,在上午第一节语文课的时候有孩子吃早上未没能吃完的面包,其他课上更是猖狂,前后两方的同学相互传递着吃,真让我很无语。于是我在晨会上讲不准带小吃到学校来吃。说了之后效果不佳,仍然有孩子带小吃到学校来吃。甚而有同学因妈妈给的10元钱买书不够,请班里的同学吃小吃花光了。怎么办呢?这股风气如果不制止下去蔓延的趋势难以想象。此时,班上正巧利用上学期剩的班费请学生家长买了个时钟挂在墙上,但还差10多元钱。我想:吃小吃的同学口袋里有钱,比较富裕,吃一次,惩罚五毛钱充当班费。让他以此为戒吧。同时,我想买钟的钱数不够,差得也不多,任何人都可以出这份钱,但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亲身体验赚钱过程的艰辛,花钱买小吃也不会那么大方。在班会课的时候给孩子们讲了:为班级筹集班费资金,金额不限。前提是不能直接伸手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要钱来交。同时,交钱的时候要能说出这个钱的来源。我把这个事情也挂在了三人行的网络班级中,得到家长们的好评与支持,纷纷留言说这个办法好。孩子们交来的班费,大多数是通过自己筹集矿泉水瓶子去卖了后得来的。我想,通过这次经历,孩子们又多了一份收获。
这些只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座小冰山,凤毛麟角而又微不足道。还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去探索,去思考,去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