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效益关键期若干技术措施
2013-04-29周桂瑜杜宏彬
周桂瑜 杜宏彬
摘 要:植物效益关键期是作物即将封行或林木即将密郁闭,而尚未封行或密郁闭,正处于绿叶与阳光的最佳平衡点,即处于拐点前后(左右)的时段。这时,有效绿叶面积和冠层表面积系数最大,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最多,植株生长也最快。在植物效益关键期内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为了不断打破和阻止植物群体进入封行或密郁闭状态,以始终保持植物效益关键期。它属于关键技术范畴。倘若错失和延误了该关键期,就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前功尽弃。认识和掌握各种植物和各个阶段的效益关键期,对提高植物空间效益十分重要。
关键词:植物;效益关键期;技术措施;作物封行;林木密郁闭
中图分类号 Q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17-02
绿色植物提高空间效益关键期,或绿色植物栽培效益关键期,简称为植物效益关键期。
1 植物效益关键所在与关键技术
植物效益关键所在即共性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绿叶功能,增加有效绿叶面积,使之达到或接近最大值。而一切围绕着发挥绿叶功能、增加有效绿叶面积的主要措施,就是绿色植物提高效益的关键技术。前者是共性,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绿色植物。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也是为前者服务的[1-2]。
2 植物效益关键期与关键技术
所谓植物效益关键期,就是作物接近封行或林木接近密郁闭,但尚未封行和密郁闭之前的某一时段,被阳光照射绿叶面积和冠层表面积系数最大,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最多,植株生长也最快。该时段正好处于绿叶和阳光最佳平衡点,处于漏光率拐点或郁闭度拐点附近(左右)。趁着这一植物效益的关键期,采取技术措施即关键技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3 植物效益关键期的若干技术措施
在植物效益关键期实行的技术措施属于关键技术范畴,内容较广。现举其中若干事项,要点如下:
3.1 秧苗移植 植物秧苗阶段有一定的时效性,届时群体植株达到封行或接近封行,务必定植或移植。例如,水稻机插秧秧龄为30d左右,抛秧的秧龄为40d左右,水育秧的秧龄为50d左右[4]。又如,杉木1a实生苗通常于次春提供植树造林,成活率较高(可达95%以上)。但若用2a生留床苗造林,根据浙江省新昌县小将林场和嵊州市南山水库林场的经验,成活率很低,只有30%左右。因为2a生留床苗早已封行,郁闭度达1.0,植株下半部分枝叶枯死,地下部分没有新根。只有利用经过移植培育的2a生移植苗造林,才能取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3.2 间苗、间伐 植物定植时,通常密度较大。定植后,少数植物种一直到收获时无需间苗,如小麦、水稻、油菜和茶叶等。但多数植物种,随着植株长大,在封行或密郁闭之前,需要进行1次或多次间苗或间伐。若多次封行或密郁闭,就需进行多次间苗或间伐,如很多蔬菜品种(诸如萝卜、白菜)和木本植物等。林木生长周期长,更需要多次间苗或间伐。浙江省新昌县林科所的“杉木群体造林丰产试验”项目,11a生林,经过3次间伐抚育,平均667㎡产蓄积量19.337 6m3,使处于杉木地理分布边缘地区的新昌创造幼林高产纪录[5]。
3.3 纵向修剪 城市森林和用材林通过侧枝纵向修剪方式,人工塑造窄冠和长冠兼备的树冠,达到减少侧枝长度、缩小树冠冠幅、延长树冠长度、抵抗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目的。纵向修剪大大增加了光照和树冠采光面积系数[6]。如此修剪、郁闭,再修剪、再郁闭,循环往复,就可以不断促进林木生长。
浙江省新昌县苦丁茶研究所的867.1m2苦丁茶人工林,7a生,计有300株。原平均高度4.6m,胸径5.5cm,郁闭度0.9。由于阳光不足,生长衰退。经过侧枝纵向修剪措施,将每个主枝剪去前半部分(占枝条长度1/2左右),郁闭度降低到0.65。使苦丁茶林恢复生机,1a后经测定,平均高度上升到5.4m,胸径达到6.6cm。
发明专利公开号CN1957659A《笋用竹林的修剪方法》,对毛竹笋用林于每年10月进行新竹钩梢和剪枝。其中钩梢:钩梢后以竹竿能直立为度;剪枝:每个竹枝剪去1/3左右,以剪后枝条能伸直为度。如此修剪可使竹梢和竹枝失去顶端优势,有力促进大量竹枝侧芽萌发,显著增加新叶量,同时也改善了竹林光照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竹林产笋量比对照增加43%[7]。
3.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植物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对木本植物更是如此。例如,桃树通常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梨树可整成疏散分层形。整形修剪有利于增强光照,增加有效绿叶比例。城市森林和风景林,根据树种特性不同,可塑造成各种形状。要提倡窄冠与长冠兼有的树冠。其中圆柱形或近圆柱形树冠,其树冠采光面积为圆锥形树冠的2倍。带状栽植的茶园,采摘面修剪成半圆形的,比修剪成平顶地毯形的能增产,因为前者的树冠采光面积比后者要多出50%左右[8]。
3.5 减少无效绿叶 无效绿叶系指老年叶和被庇荫叶。这种绿叶已经丧失或基本丧失光合作用功能,留着不但无用,有时反而有害。因此,减少无效绿叶对部分植物来说,是增加有效绿叶比例、提高效益的一项必要措施。例如,甘蔗进入生长后期,每7~10d即可长出1片新叶。及时去除下脚叶和枯黄老叶及无效分蘖,可以改善蔗田通风透光,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提高光热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糖分,使茎干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有利于病虫害防治[9]。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432261.1《苦丁茶幼树老叶修剪方法》,于春初对苦丁茶幼树剪除(从叶柄基部)2a生及其以上老叶,可使苦丁茶幼树年生长高度增加15%~28%,平均667㎡产茶量提高30%~52%,经济效益显著[10]。
3.6 植株高度控制 高位植物尤其是乔木树种理应发挥高度优势,一般不宜提倡截去顶梢。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植株徒长过密,茎干比偏小,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发明专利号CN101073375A《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叙述了在阔叶风景树大苗移栽和造林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林木群体密郁闭,密度偏大,树龄只有5~10a,但却未老先衰,影响出圃栽植。为此,采取了高度控制——截干的技术措施。具体做法是;每株幼树剪除所有枝条,只保留树干高度150~300cm,截除上部树干。经2a培育,在截口下方留养3~5个萌条,从而使幼树迅速恢复青春活力,一改原有面貌,生长速度大大加快,造林成活率96%,比对照提高21%~43%[11]。
又如草皮植株低矮,贴近地面,漏光率可以为0%(相当于郁闭度1.0)。但到了下半年,由于部分植株长高,构成上方庇荫,影响草皮整体生长和美观,故需要从地面予以割除(机割)。
3.7 化学调控 旱地水稻育秧,在旱育稀播的基础上,从3叶后分期喷施1~2次多效唑,每667㎡秧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原则上按150mg/kg均匀喷施,以促蘖控长。施时厢面无水,施后第2d再灌水上厢。同等情况下可延长秧龄10d以上[4]。
棉花全程化学调控技术可以说是栽培植物中的典型。化学调控能合理调整棉花株型,合理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如在蕾铃期,通常情况下蕾期和花铃期的化学调节以控为主,目的是延缓地上部茎、枝叶营养生长,使主茎和果枝节间变短,加快花芽分化。当棉花7~8片真叶时,棉苗生长偏旺时,每667㎡用缩节胺0.5~1g兑水25kg,进行叶面喷雾,随后每隔10~15d,采取“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看苗、看天、看地进行化调。但在遇干旱或渍涝灾害棉花生长严重受阻时,结合水肥管理,化学调节以促为主[12]。
3.8 培育管理 在良种选育中,株型选择是一项重要内容。植物株型可以遗传,如玉米紧凑型较平展型能增产,它是可以遗传的。在用材林选优中,往往要选择细枝短枝型,即窄冠型树冠。但与此同时,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很必要。如在培育管理中,人工修剪塑造窄冠和长冠兼有的理想型树冠是用材林丰产的必备条件之一[6]。
再以水稻为例。孙永飞等提出水稻超高产群体必定是直立叶群体。只有把水稻叶片的开张角降到10°以下,才能大大降低单位面积上直射光强度,减少叶片之间的遮荫,从而可大幅度提高叶面积指数,满足高产要求。因此,在水稻高产栽培中,需要关注栽培技术措施对叶开张角尤其是顶1~3叶开张角的影响。凡明显增大开张角的措施均是不合理的,不应采取[13]。
4 关键技术措施总体要求和目前存在问题
植物效益关键期的有关技术措施属植物效益关键技术的一部分。其应用范围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期。这些技术措施在关键期之外也是可用的。只不过在关键期施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效果更好些。
以上植物关键期的技术措施中,既有常规技术也有创新技术。重要的问题在于:是否能把这些技术措施真正用在“火候”上,即用在关键期。在植物效益关键期实施关键技术,其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充分发挥绿叶功能,避免植物群体封行或密郁闭,增加有效绿叶面积和冠层表面积,并使之始终维持和接近最大值,以提高绿色植物空间效益。
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认识上的问题,错失和延误植物效益关键期的事例很多,由此造成的损失巨大。诸如作物秧苗过期栽植;杉木2a生留床苗造林;果树郁闭度达0.8~0.9,仍觉得疏株可惜,舍不得;用材林达到密郁闭标准,以至植株下部枯枝占植株高度1/3以上时,还不肯间伐抚育,等等。
5 结论探讨
(1)栽培植物一生中,有的只封行(或密郁闭)1次,有的封行(或密郁闭)2次,有的封行(或密郁闭)3次乃至3次以上。除个别植物种外,总趋势是:植物需要不断地打破封行(或密郁闭)状态,直至成熟收获期。
(2)在植物效益关键期采取有关技术措施,是维持植物效益关键期重要手段,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倘若待到封行或密郁闭后,还迟迟不采取措施,就会错过和延误植物效益关键期,往往导致严重减产,乃至前功尽弃。
(3)通常务必在植物效益关键期内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植物效益关键期之外,或超过了关键期而采取同样技术措施的,有时会有一定效果,但远不如前者。有时则无果而终,尤其在超过关键期很长的情况下。误失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差。
(4)在植物效益关键期内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关键技术的一部分。但也不是所有关键技术措施都适宜在该关键期实施。如良种选育(包括株型选择)、群体栽植等等,在栽植之前或栽植之初就已经确定了。
参考文献
[1]盛伯增,吕新浩,杜宏彬.绿叶功能浅析[J].新农民,2011(10):97-99.
[2]杜宏彬.绿色植物空间效益概论[J].安徽农学通报,2013(4).
[3]杜宏彬,周桂瑜.试论植物效益关键期[J].安徽农学通报,2013(5).
[4]重庆市农业局.旱地水稻栽培17问解答[EB/OL].内江农业信息网,2008-04-07.
[5]杜宏彬.绿叶与绿色植物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6]潘克昌,吴少华,杜宏彬.论森林修剪[J].世界农业学术版,2008(9):74-76.
[7]杜宏彬,叶卸妹.笋用竹林的修剪方法[P].中国:CN1957659A,2005-11-04.
[8]杜宏彬.关于树冠采光面积系数的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2009(2):22-24.
[9]郭立岭.甘蔗后期剥叶除蘖促高产[J].小康生活,2002(7):10-11.
[10]杜丽英.苦丁茶幼树老叶修剪方法[P].中国:201210432261.1,2012-11-02.
[11]杜宏彬.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P].中国:CN101073375A,2007-05-09.
[12]棉花全程化学调控技术[EB/DL]. 中国农业推广网,2011-05-28.
[13]孙永飞,陈霞,梁尹明.水稻超高产模式株型栽培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