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译员在英汉交传中笔记自动化程度对译语产出的影响
2013-04-29张兰玉
张兰玉
【摘要】笔记在交替传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减轻译员记忆压力,提示信息,还能在有限的精力协调分配过程中降低精力消耗,从而提高口译质量。但学生译员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记笔记环节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从而影响译语输出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实践探讨了学生译员笔记对译语质量输出的影响,从而为帮助学生译员解决交传笔记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为提高译员口译输出的准确度和流畅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口译笔记 精力分配 译语输出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19-02
1.引言
笔记是译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学生译员必不可少的一项训练内容。学生译员在记笔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记忆源语信息不足、笔记符号与语义搭配不够迅速、笔记格式不当、回读困难、逻辑不清楚、依赖笔记心理过强等,造成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学生译员在记笔记过程中如遇到比较陌生的语义信息时,找不到与语义单位所搭配的通用字符号,需临时在所掌握的知识系统中寻找与之对应的字符号,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分配中,不但会由于临时生成一些笔记字符号而增加精力分配压力,还可能会在瞬间捕捉不到下个语义信息,反而会弄巧成拙。从而影响译语输出质量。
近几年来对口译笔记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对交替传译笔记的实证研究不多。为了进一步探讨笔记对译语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践探讨了对笔记自动化程度对译语输出质量的影响。
2.实验
2.1口译任务描述
本实践选自《经济学人》一篇介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创业的文章。考虑到学生译员的实际情况因素,此次实践材料是口译录音材料,基本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结构分明,无难懂的高、精、难专业词汇,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译员口译。
2.2实验对象
本实验6名对象均来自于沈阳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口译方向学员。学习口译笔记的相关知识一学期(18课时)。初步掌握了笔记的一般技巧。本实践在语音教室进行,译员听录音材料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口译,并做笔记。口译实践之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录音语速为常速英语。译员完成每次口译任务,收集口译录音。所有的录音材料和口译笔记均作为此次实践的原材料进行分析。由于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英汉交传译语输出的质量,比如,听录音材料中有时候听不清楚导致理解错误等,因为笔记在交出中作用很重要,所以本文仅就笔记方面进行分析。
2.3质量评估
吉尔 (1995:26 -41) 认为口译因不同的交际目的,所采取的质量评估标准也不同。但是口译任务最主要的就是忠实传达源语信息。因此,忠实度是衡量口译译语表达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大部分研究者(Buhler, 1986; Kurz, 1989; Marrone, 1993; Schjodager 1996; Moser-Mercer , 1996; Riccardi ,2002;Cai Xiaohong, 2007)认为清晰、准确、忠实和流畅的译语表达能够被听众所接受和认可。
本文的质量控制评估标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信息忠实性方面,考察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信息的传递情况及信息失误情况;语言准确性方面,考察在译语表达中出现的语言错误的数量及类型;译语流畅性方面,考察在译语表达中非连续性言语标记的数量,包括停顿、重复和修正等。
3.结果与讨论
口译质量的评定由两名有经验的口译教师完成,采用两人的平均分。此外,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口译产出质量,我们还转写了学生的口译录音,作为口译产出文本。
3.1信息忠实性
本文中的信息准确度主要是根据译员的信息实现率评估的。信息实现率指信息成功传递数量之于源语总信息单位的比率。即源语语篇共有X个信息单位,译员在译语输出中实现了Y个信息单位,信息实现率就是Y/X。
根据口译研究对信息单位的界定,信息单位的切分主要是以小句作为基本信息单位,每个信息单位以谓语动词为核心,由主语引导或以无主句的形式出现。
根据以上的信息单位的界定,口译源语材料中共有75个完整的语义信息单位。根据原文本中的信息单位分别对应每位对象的口译文本进行核对。
表1信息忠实对比表
3.2语言准确性
指语法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地道、自然、易懂。主要是看译员有无错译和漏译。
表2语言准确性
3.3译语流畅性
指停顿是否适中,语流是否顺畅,有无重复和自我纠正现象。
流畅性(或称“流利性”)同样是衡量译语表达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出现的犹豫会使发言人和听众意识到译语产出的困难(Gile;1995:166)。流利性仅着重说话的语流与语速,其时间性的特征往往与语言的准确性相对立(参见蔡小红,2007:55)。
考虑到参数设定的可操作性,本研究依据流利性的狭义概念,以影响译语语流连续性的几个因素作为分析参数:
1)无声停顿:指口译员在译语表达中出现的非正常的长时间的停顿(大于3 秒)。
2)有声停顿:指译语中频繁出现的语气词,通常提示讲话人的犹豫和表达的中断,如中文的“呃”“恩”、 “呢”和“啊”英语中的“er”、“hmm” 。
3)自我修正:指口译员对前一处表达的修改。
4)重复:指口译员对前一处表达的重复。
表3译语流畅性
由于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协调多种注意力,在笔记回读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出现停顿与重复以及自我修正。
3.4笔记与译语输出
众所周知,笔记符号虽然不是固定的,但是通用符号的掌握会在口译过程中帮助译员减少注意力消耗,以避免由于在口译过程中生成太多的临时符号而消耗更多的注意力。下表说明了译语笔记与译语输出之间的关系。
表4笔记字符数量与信息输出
以上数据未揭示笔记量与口译译语输出存在明显的正向或反向线形关系。
由此可见,学生译员在交替传译中,对笔记的依赖程度稍高。信息实现率和口译输出信息相对较高的Subject3,Subject5,的笔记字符数量也相对Subject2,Subject6较高。Subject3,Subject5, Subject4 ,Subject1 笔记数量的增多,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记忆力不足而导致的译语质量的下降。Subject2, Subject6 笔记数量较少,由于注意力的有限分配,使得在口译输出过程中造成了很多信息的缺失。
表5有效笔记与无效笔记
有效笔记是指在口译输出过程中对译员有提示作用的主要信息的各种代表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等。这里的有效和无效是指在口译过程中能回读的对交传有提示作用的完成语义信息。
S4的信息实现率相对S3、 S5 较低,除了字符数量上的差距之外,还有就是无效笔记字符数量过多造成迷惑惑混淆。S6 总字符数量少,无效笔记数量大约占50%,所以信息实现率是最低的。S6笔记无效笔记有效笔记各占大约50%。其中有效笔记中大部分是数字的笔记,没有明显的笔记逻辑符号和线条,除数字之外的符号大部分均为临时生成的符号。这是其口译输出不理想的原因之一。S1 口译笔记语言逻辑清晰可见,笔记符号相对来讲有效笔记较多,临时生成的符号也是一看就能想起来的提示信息。
有效笔记举例:
1.原文:
“I rode my bike for 40 minutes every morning(1) to a hotel with a lot of foreign tourists.(2) I showed them around (3) and practiced my English. (4) Those eight years deeply changed me.” (5)
Effective note for reference
笔记:
2.Ma, 43,(11)grew up during China?蒺s Cultural Revolution. (12) He taught himself English, (13) then caught the Internet wave(14)as China?蒺s economy opened in the l990s(15)
笔记:
马 43,
文革
自Eng
中 + (此处代表中国对外开放)
网﹏ →1990S
笔记:
3. I applied for a lot of jobs, (63) but nobody wanted me! (64) I was turned down for secretary to the general manager of a Kentucky Fried Chicken. (65)
笔记
I→申→工
→X→me
I→X→KFC→秘
表6笔记字符号分配
临时生成的符号必定会占用一定的精力,通用符号越多,回读笔记越容易,临时生成的笔记符号不仅在记笔记的瞬间耗费精力,而且在回读笔记时也会占用精力。笔记自动程度就是要提高通用符号的数量和使用程度,经过大量的练习从而生成译员自己能驾驭的符号体系,即使需要临时生成符号时,也会因平时大量的练习和积累,迅速找到对应的或者相关的符号,以便对号入座。
表7 笔记语言
关于笔记语言,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源语多,减少笔记时语言转化耗费的精;第二种认为:目的语多减少输出时的精力消耗。由于译员之间的差异,译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特点,选择适用的笔记语言。由于初学者熟悉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译员选择第一反应用源语记笔记。
除此之外,清晰的隔段符号能提示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已经结束的内容,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下一部分的翻译。保障精力分配。
4.结论
根据以上问题的探讨,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译员来说还是先学习通用的符号,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练习内化之后,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自己个性化的笔记符号,并形成一套自己固有的笔记符号系统以及符合自身特点的记录方法。因为通用的符号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为自己利用,才能在听到原语信息后,瞬时、迅速、甚至自动地反应记录一些固定的笔记字符号、模式、结构、线条、偏旁、缩略语等对号入座。在产出的过程中,也能迅速、熟练地识别自己做的笔记,从而清晰、快速、无遗漏地完成口译活动。通过强化练习,训练自己快速使用笔记符号的能力,筛选主要信息,提炼语义结构和篇章逻辑,简化笔记,用所有能用到的符号、知识服务于笔记,通过视译笔记的方式不断总结归纳积累,固化部分笔记符号,以最少的笔记字符号最大化译语输出信息。
参考文献:
[1]鲍刚/著,2005,《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24,127.
[2]戴炜栋、徐海铭. 《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笔记特征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39 卷第 2 期,2007:136-142.
[3]韩振宇.《笔记在口译中的作用》.中国科技翻译,第 15 卷 2 期,2002:25.
[4]林超轮.《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5,16,158.
[5]穆丹、雷润宁.《试论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外语教学,1998:179.
[6]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2001.3.
[7]吴钟明/编著.2008,《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2 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