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 适时交流
2013-04-29汪钊锋
汪钊锋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机会,适时在学生交流中介入引导。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没有聚集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教学中,当学生探索出多种方法时,教师的作用应是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同时,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并培养优化意识。因此,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失去了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往往是虚假的主体性。
一、认准目标,着眼切入点来导与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认知与情感因素是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因素。认知与情感的切入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能打破学生认知结构的已有平静,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要善于设计触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互补而发现新知。如在教学“乘数中间有零的几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时,先让学生按一般方法计算课本的例题,并请学生板演469×506的竖式,然后提出问题:把竖式中间的3个0去掉行吗?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竖式中间的3个0写与不写是一样的。这样的问题导在关键处,创设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适时展开交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了新知。
二、因材而异,突出知识点来导与交流
1.借助语言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循序渐进地突破难点,降低知识深度与梯度。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已经掌握,而对循环小数还是很陌生。教师在导入谈话时突出“循环”一词,告诉学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到明年还会出现,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地出现,我们把它叫做循环。然后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循环的例子吗?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循环的例子,认识到循环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这时,教师把握时机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循环小数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呢?”展示例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这一规律。
2.借助知识迁移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先充分复习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然后计算718×46,强调用乘数个位上的6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数要与个位对齐,用乘数十位上的4去乘,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归纳出用乘数的哪个数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要与哪个数位对齐。在此基础上,教师在乘数的百位上添3,让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点,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百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位要与百位对齐,从而归纳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
3.借助直观演示
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对抽象的事物不易感知。因此,在教学中提供丰富的材料,展现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而且能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如“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把两块完全相同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多少?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在讨论中发现: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原梯形上下底的和及梯形的高。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梯形面积的2倍。从而推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
三、注重内化,拓展思维点来导与交流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发展智力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逐步内化新知,发展思维,培养其独立解题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设计如下教学:(1)直观感知。①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追问长方体、正方体各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学生通过感知与讨论达成共识: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②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在交流中得出长方体每相互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③通过算一算,在互相交流中得出长方体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2)分析比较。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异同点,再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3)巩固运用。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本质属性后,提出以下问题:如果给你一张硬纸皮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至少要剪成或折成几个长方形(正方形)?这几个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并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现代教学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思维状态,是做好“导”的前提。教学中“导”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思维的断层处、方法的转折处,使“导”有效而迅速地在交流中展开及运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