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谊七十载
2013-04-29
郁文,1926年10月出生于浙江慈溪。1944年11月,她在浙东抗日根据地鲁迅学院参加新四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之江大学参与组织学生运动,担任地下党主办的上海《联合晚报》记者和《青年知识》杂志特约编辑、撰稿人。1947年秋,任国统区全国学联党组成员。
郁文是乔石同志的夫人。新中国成立后,郁文曾任杭州市委青委宣传部部长。1986年12月起,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总干事、副会长。1999年7月离休。2013年1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7岁。
她的童年在宁波慈城度过。祖籍为今余姚市的河姆渡翁家村。她曾多次回故乡余姚河姆渡镇、梁弄镇看望乡亲,缅怀先烈;回母校慈湖中学参加校庆。
2013年1月29日晚,一个不幸的噩耗出现在了我的手机上:“敬爱的阿姨郁文昨深夜仙逝而去,特告。”这条短信是郁文阿姨的外甥胡安生发来的。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啊!
郁文阿姨,半年前您给宁波姨妈过百岁寿诞,路过杭州,前后仅有三天时间,您还在百忙中惦记着97岁的师母,也就是我的婆婆巴一熔。那天,您手捧鲜艳的红玫瑰,特意赶往浙江医院看望她。一见面,你俩都激动地说:“老战友啊老战友!我们又见面啦!”看见躺在病床上的师母精神不错,思维清晰,您非常高兴,拉着她的手大声地说:“您过百岁,我一定来祝贺!”您爽朗的笑声,至今还在耳边回响。可是您却怎么匆忙地走了呢?我们还盼望您再来杭州和我们相聚啊!
我的公公黄源是鲁迅的学生和战友。鲁迅逝世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携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1944年,在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他创办了鲁迅学院并任院长,培养了一大批当时根据地急需的文教干部。就在这时,寻求光明、不愿做亡国奴的郁文成了鲁迅学院第一期学员。她出身书香门第,大家闺秀。昔日的富家姑娘,和大家一样睡地铺,吃地瓜、啃老咸菜,如饥似渴地学习进步思想,夜以继日努力工作,积极深入到群众中边学边干。同年12月,在黄源和林尧(鲁迅学院教导主任)同志的介绍下,郁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后来回忆,入党前“黄源老师同我的一次简要谈话,很普通,又很有分量。他谈到:‘入了党就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要准备在革命事业需要时牺牲自己的利益,直至一切。他强调的‘终身和‘一切令我深深铭记。后来,正是遵循这一教诲,我克制个人感情,服从组织决定……在这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时代,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引自《黄源纪念集》郁文的纪念文章)从此,这一师生情谊一直延续了整整七十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郁文一直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诠释了对老师的尊重。不管工作多忙,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培养自己坚定革命信念的黄源老师。上海刚解放,有机会出差到上海的郁文阿姨,就赶到军管会文艺处去看望他。后来由于运动很多,加上黄源被错划右派整整23年,他们两人彼此失去了联系。我的公公黄源平反后,郁文阿姨得知老师正在北京开会,就兴奋地赶往驻地看望,看见老师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身体健康、乐观开朗,感到非常欣慰。此后只要有机会来杭州,她总要抽出时间来看望老师。2003年黄源逝世,在外地的郁文阿姨回到北京后才看见讣告,悲痛万分!没有及时在老师的告别会上献上花圈寄托自己的哀思,为此感到终身遗憾。下半年郁文阿姨终于有机会来杭州,首先赶到葛岭来看望我们,一进客厅,她望着老师的遗像哽咽地说:“恩师,我来晚了,没有最后看你一眼,对不起啊!……”
2006年5月是黄源百年诞辰,上海鲁迅纪念馆、浙江省作协、海盐县委在上海、海盐两地举行了纪念活动。郁文阿姨尽管很忙,但还是亲临上海参加纪念会,并赠送了乔石叔叔为黄源百年的题词—“丹心铁骨”,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含义深刻。在纪念会上,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请郁文阿姨讲几句话,可她谦虚地说:“今天,我是来聆听大家缅怀黄源老师的讲话的,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她听得非常认真,时而热泪盈眶,时而频频点头,完全沉浸在缅怀老师的真情之中。那天萧军女儿萧耘在会上唱了一首黄源生前喜爱的歌曲,即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优美的歌声把大家引入对黄源生前工作、生活的深情追思与忆念之中……郁文阿姨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唱得好。纪念会的伙食比较简单,郁文阿姨却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就餐,谈笑风生,平易近人,许多与会者纷纷上来与她握手。大家都感到,郁文阿姨是一个慈祥的长者,就像是家里的亲人。
黄源百年诞辰活动,第二天易地海盐南北湖黄源藏书楼继续进行,郁文阿姨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不顾年迈的身体坚持去了海盐。当她看见古朴典雅、徽派风格的“黄源藏书楼”被青山绿水所环抱,她欣慰地笑了。在参观藏书楼陈列室的时候,她看得非常认真仔细,不断地停下脚步,询问展品中的一些细节。这天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给黄源墓献花,这也是郁文阿姨海盐之行的目的。
那天,她手持红色玫瑰,缓缓走向藏书楼园中的墓地,她凝望着她老师的铜像,然后深情地说:“恩师,我来看您了!没想到您的藏书楼那么漂亮,你能够和自己珍贵的藏书在一起,您一定不会寂寞了!”
我公公逝世后的十年间,郁文阿姨并没有因为老师的逝世而人走茶凉,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只要有机会来杭州,她就一定登门看望。最让郁文阿姨牵挂的还是师母,为了师母能够健康长寿,郁文阿姨经常寄来一些按摩经络的健身资料,让我婆婆感动不已。去年5月,郁文阿姨到浙江医院探望,一下车就问师母的身体状况,吃些什么?我说:“现在检查结果都不错,就是缺点蛋白,我每周给她炖个甲鱼。”结果当天晚上,郁文阿姨就给我发来短信:“小洪,现在的甲鱼都是人工养殖,不太理想,我百岁的姨妈就是每天吃点雪蛤滋补,很好,所以我要送师母一盒雪蛤,明天中午我就要飞北京,请你上午到刘庄来拿一下。”我婆婆捧着郁文阿姨送的雪蛤,热泪盈眶:“我1938年参加革命,战友也不少,可是像郁文同志这样真诚热心,实在难得!”
八十多岁的郁文阿姨思维敏捷,对新生事物总是愿意去学习。有一天,我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落款竟然是“郁文”,当时我既兴奋又钦佩,从此我和她经常手机短信来往。家里有什么情况,特别是我婆婆身体怎么样,我都会及时向她汇报,以便让她安心。她只要到杭州来看我们,就一定会提前发短信通知我,我会把这喜讯告诉全家分享。
去年8月份,我们整理出版了我婆婆巴一熔的回忆录《新四军女兵的记忆》,马上给郁文阿姨寄去,不久我收到了她的短信:“小洪:你好!今天收到巴老寄来她的回忆录,非常高兴和感谢!请你先代我向她老人家表示感谢。我已经开始拜读,稍后再给她写信,郁文。”
郁文阿姨啊,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条短信竟然是您发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我会永远保存在我的手机里,以作留念。
今天是清明节,无限思念涌上我的心头,不知道您能听见我的呼唤吗?郁文阿姨,我真的真的好想您!此时此刻,悲痛的眼泪又一次蒙住了我的双眼。郁文阿姨,每每与您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您那份充满真诚的爱,一直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我们会将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去分享,让更多的人去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