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2013-04-29廖海燕
廖海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0-01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阅读面窄,语言组织能力弱,容易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表现为不会写、不敢写、提到习作就害怕等现象。如何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呢?从教这么多年,觉得最令人头痛的就是习作教学这一块,总是不知道从何教起,教得太死,怕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不教,又怕学生掌握不了写作方法。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与思索中我在不断地尝试着“放”与“握”,终于发现读写结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办法。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如:模仿练笔、拓展练笔等都是“读写结合”的常用策略,它为学生构建了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能力的提高。李希贵老师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在语文课上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又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且能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进行,这种“一箭三雕”的读写结合形式是我一直不断追求的。下面,就把我的具体做法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一、读写结合的习作形式
1.仿写
仿写,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文的样子写文章。一般来说,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中年级学生所积累的语言不多,已掌握的句式、段式较少,写作能力不强,但仿写能力却很强。教师要抓住中年级学生仿写能力强这一特点,重点引导学生从仿句式、仿片断开始,逐步仿写文章的开头结尾、写作结构、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等,直到仿写整篇的文章。到学生能轻松熟练地仿写文章,积累很多素材以后,就可以达到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了。每遇到一篇好文章、好片断,我都会带领学生一起细细品尝,然后引导学生练习仿写。
仿开头结尾: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写,能使人感到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点拨,使学生在练习仿写,学会一些开头结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实际中去,力求把文章写得新颖有趣。
2.拓展练笔
练笔的形式很多,有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实际生活中的迁移拓展等。
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练笔。如:《我为你骄傲》一文中先后写到了小作者给老奶奶写的便条,但课文没有写出便条的内容,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把那张便条的内容写下来,这一创举对学生来说,很感兴趣。学生的三言两语让我看到了他们对文本的掌握,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思想动态,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以人物想法、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何乐而不为呢?
实际生活中的迁移拓展。在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过程中,遇到与本土有关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会写、写好。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本土的特色文化“九龙洞”。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写一写本土的“锦江河”、“梵净山”。这样,本地的特色文化在读写中已经成了学生的囊中之物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呀!
3.续写练笔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在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后,可以引导学生续写:“自从蓝鼻子小女巫将人类所有的表情送给了小木偶以后,小木偶就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热爱是公认的,他们爱写,乐写,更乐意续写下去。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想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读写结合的操作策略
读写结合的关键是要做到读完即写,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读写结合更具实效性,一定要花尽量多的时间在课堂内进行练笔。可是,教学时间本来就很紧凑,不利于经常性地练习写作。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又不会顾此失彼呢?那就需要老师耐心的训练、严格的要求、周密的安排了。
1.循序渐进,从点到面
练笔起初可以让学生随意写,能写多长是多长,达到一定的火候了,再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写具体点、写出新意……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练笔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
2.训练练笔速度,多写多练
首先,要交待清楚小练笔的要求,接着,规定小练笔的时间,一般给十分钟就足够了。然后,在规定时间内立即收回学生的小练笔作业纸,绝不允许再写,不管学生写没写完,写没写好,必须上交,即使部分学生还来不及提笔,也要毫不留情地收回。最后,就是验收阶段了。起初学生交上来的大部分都只是三言两语,有的甚至还没开头。这些都不必去管。只要选择其中写得好的小练笔进行展示评价就可以了。这样一次次得到展示评价的作品会越来越多,作品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时间长了,全班几乎都能在十分钟时间完成200字左右的小练笔。这是一种即不费时又不费力的习作教学方法。
3.衔接巧妙自然,水到渠成
在《小桥流水人家》中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美丽的小溪以及两旁的风景,跟我们当地的母亲河非常相似,于是我就顺势引导:“这样的美景你们是否觉得似曾相似呢?你们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美景吗?”学生纷纷指出了原来是我们的母亲河,我再进一步引导:“你们想不想写一写我们的母亲河呀?相信你们能把我们的母亲河写得比小桥流水人家还要美。”这种看似毫无刻意的指导,学生的写作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因为有了前面的读悟作铺垫,这里安排练笔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学生并不觉得练笔是一件难事。在学生写的过程中,老师再趁机巡视指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练笔作点评,既使练笔不再生硬,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总之,读写结合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写片断,进而写好整片的文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