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作文教学
2013-04-29沈雪峰
沈雪峰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6-02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教!面对这样的感叹和发问,我常常进行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问题的根源是出在老师身上呢,还是学生的身上,或是教材有问题?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在十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摸索着,试图自己有一天能解开这个结。
二、作文教学指导思想要与新课程理念接轨
新课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那么,我们的高中生正处在走向成熟的年龄段,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作文的思路,做人的道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写作的源头在生活,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学会思考,观察自然美,发掘生活中的美。在观察中思考,在认识中感悟,在审美中去体验。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广涉猎,品评古今佳作,欣赏、借鉴他人领悟生活的经验、表情达意的方法。
三、高中写作课程教材的选择问题
高中语文旧教材与中学作文教学脱节,首先是它脱离了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课文大多写重大题材和重要或伟大的人物,不能贴进学生的生活。其次是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的作文要求有误差。从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来看,只要求高中生会写记叙文、议论文,冷淡了文学作品,淡化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实际上文学作品的写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教材选文对高中生不具有足够的典型示范性,主要体现在语言和表达技巧两个方面。许多文章官腔十足,八股味浓,或者是世故老者的深长意味,写作技法有些是连大学生也难企及的,因此对高中生习作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很差。高中教材及作文要求一定要切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这是最重要的出发点,应该追求实、新、活、广,高中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课文的示范作用除了阅读还要考虑到写作这一块,这是我们的语文界从教材编者到师生都要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
四、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探索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组织高中习作实际班教学这个问题。要组织符合高中生实际(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可操作性强的班级教学试验活动确实很不容易,但是这种试验意义非凡,这也是我乐于实践的一个原因。学生的“学”应该是全方位“学”,向教材学,向老师学,无疑更应该向同学“学”,尤其是作文这一块,教材陈旧,老师又很少写“下水文”最鲜活的题材和写作技法,当属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什么是学习?朱熹说过“学之为言,效也”,“学之不已,如鸟数习也”。学即效仿,是后知后觉者效仿先知先觉者的一种行为过程;习是不断的效法或模仿先知先觉者、已知已觉者的行为,是使知识得到巩固,技能达到熟练的过程。有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当你和自己的崇拜者相距十步远的时候,你就有尝试超越他的欲望;如果是相距百步远,你就会敬而远之。那些相差十步远的同龄人正是青少年跃跃欲试、急于赶超的对象,所以在写作教学方面让学生真正做到“同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倾向于借鉴这样一种做法:(一)变教师统一命题为师生共同命题。写作课除了老师搜集、设计作文题目外,也足以让学生参与命题,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针对性强。教师将这些汇集到题目进行适当的筛选,再提供给学生训练。这样,每次作文老师定话题、定范围,学生命题目,让学生掌握命题的自主权,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由于让学生掌握命题的自主权,注重了针对性、多样性、趣味性,避免了那些大而空泛的“空题”,令人生厌的“老题”,真正面向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志趣,注重发展个性和发挥特长,这样就有力地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发展。(二)作文写完之后,批改是一个重要环节,过去一般的做法就是语文老师辛辛苦苦地改,学生漫不经心地翻看一下就完事了,耗时低效,学生下回作文依然故我,丝豪也没有改进的地方。我们的做法是,经过摸底,将全班四分之一的较擅长写作的学生选出来,又将全班四分之一的不擅长写作的学生选出来,其余一半大约可算作文中的中等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写作兴趣小组,由一名擅长写作的学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不擅长写作的学生组成。在上交作文之前,先由各小组对每个小组成员的习作进行评议、修改,誉清定稿,然后再交给老师评阅批改。这样,让学生参与到评改作文这一环节上来。采取互改、自评的方式,使封闭性的教师独立工作方式改变为开放式的学生学习的环节,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在作文教学中就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三)上好作文交流课。语文教师批阅完两个班级的作文后,每班筛选出10—15篇优秀习作,评出每篇习作的优点、长处及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以4人小组为单位,将这些优秀习作分发给学生互相观摩、交流、评议、学习、借鉴,当然也将那些犯有典型错误(如举例不当、严重语病、偏题离题等)的病文分发给学生评议,以便引以为戒。这种同题作文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从自我封闭、消极应付写作课的状态中彻底解脱出来,开启了积极、热情、主动、活跃的思维。一些优秀生可以编辑个人优秀作文选集,一个班级可以由科代表牵头编辑班级优秀习作选集,有些佳作还可以推荐到学校文学社刊物甚至省市或者全国性报刊发表交流。
五、语文老师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写作技法指导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把准当代高中生的思想脉搏,把思维的触角伸进他们的心灵中去,捕捉他们关注的生活热点,拨动他们激动的心弦,诱发他们写作的冲动,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去写。上海特级教师陈钟梁说:“作文题目,无论是其内容还是语言表达形式,都应该引起学生的美感,符合学生的情趣、意志、趣味的需要。”我们老师应该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做出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佳作来。(二)培育健康的文风,提倡真实的写作。近年来,许多考生押题、套题严重,没有自己的语言和观点,主要原因是平时阅读量太少,脑筋动得少。真实的写作必须以真实的阅读为前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科任教师可选辑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情感认识的时文精粹,让学生自行剪辑报刊上的好文章,并附短评,编辑自己和他人的佳作,通过这类抄评佳作活动,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技巧与经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三)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时首先要明确一道试题是由题干、材料、注意事项、标题、评分标准组成的,要审清试题所展示的各个部分内容的确切含义,并把它们不折不扣地落实在自己的作文里。审题干就是要审清这篇作文的写作范围、中心话题、体裁选择。审材料就要对试题提供的材料进行仔细研读,抓准材料所蕴含的最主要文意,从哪个角度入手写,最佳的立意应该是什么。看清注意事项(或写作要求),该遵守的不能违反,不能“犯规”,要写的别遗漏,不要写的别自作聪明。至于标题,要看清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拟题目,注意标题与文章内容的一致性,避免文不对题,力求标题贴切、醒目,防止出现过长、语病、错别字等。除了这些,还要让学生尤其是考生了解评分标准,力求作文符合答题要求,避免无谓失分。(四)注意文章的结果。作文的层次条理要清楚;注意语言的衔接与技巧性的处理。条理清楚是对中学生作文结构方面的基本要求,首先是要合乎逻辑的思维程序,其次是合理划分和安排段落层次。能够注意各层次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是结构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表现。要学会分层、过渡、照应等基本的技巧。(五)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提倡语言风格的多样性。高中生语言的发展有很大差异,不少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已开始出现一定的特色,出现了不同的风格趋向。老师不要用个人的偏爱来扼杀学生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对于语法毛病、重复累赘、滥用词语、词不达意等现象要认真清除,加速学生语言运用成熟的训练,做到内容抽象而概括准确,文段层次感强而又有条不紊,语言准确而又信息丰富。(六)走出考场作文的误区。说到高中生的作文教学,就无法回避写作考试这一问题。考场作文是在考场这一特殊空间和非常时间里写就的文章,除了要符合评分标准的一般性要求外,还要力避以下几个常见的误区:(1)绕。开篇直接入题,不要拐弯抹角,绕来绕去。(2)旧。所举证据陈旧乏味,所用语言老生常谈,读来令人生厌。(3)乱。结构层次划分不清,不会过渡,缺少照应。(4)涩。语言表达不流畅,语病多,生造词语,文句晦涩,读来令人诘屈聱牙。(5)散。话题不集中,中心散乱。(6)伪。感情不真实,虚伪做作。(7)俗。情操低下,内容不健康,趣味低级。(8)怪。思想偏激,言语尖酸刻薄,逆反心理严重,看待事物以自我为中心,不冷静,不客观。此外还要注意引例不要偏离中心,字迹不要乱、卷面不要不整洁。
六、高中作文教学效果反馈及经验的总结、推广
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过自己作文教学上的困惑,都在努力寻求“突围”的方法,经历多次失败或成功的探索,认真检视一次又一次作文教学的效果,把这些师生共同试验的经验加以提炼,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作文教学风格,这就是一笔笔来之不易的财富。让我们以踏踏实实的治学态度,谦虚开放的胸襟,认真开展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共同把高中作文教学的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