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013-04-29杨瑞
杨瑞
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正确对待挫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当前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较低,在当前学习、升学、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和课题研究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面对挫折的心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国共合作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工农红军被迫长征;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下有国民党部队围追堵截,可是毛泽东却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革命乐观主义与蒋介石斗争,使工农红军在挫折与逆境中发展壮大起来,进而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同样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才有今天的社会。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应培养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培养他们尊重规律、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二、利用历史人物事迹,激励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经常给学生讲在逆境中奋起的经典事例来激励学生,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公元前494年,越国兵败于吴国,越王勾践死里逃生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向吴国进贡,一面休养生息、聚兵训练;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他率数万精兵,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1914年12月深夜,爱迪生的制造设备被一场大火严重毁坏,他损失了约100万美元和绝大部分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工作记录。第二天早晨,他在埋葬着他多年劳动成果的灰烬旁散步,这位发明家说:“灾难有灾难的价值,我们的错误全部烧掉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爱迪生的成就实在令人佩服,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面对挫折的勇气。
人生旅途难免会有困难、坎坷或是受到沉重的打击,挫折和困难往往是生存或成功的理由,顺境往往是扼杀人活力的最大因素。面对挫折,你可以伤心,也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丧失面对它的勇气。不管高中历史高考任务多么紧张繁重,教师都不要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高考压力越大,越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课堂上,教师可采取即兴演讲、课堂启发渗透、历史人物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适时适当的思想教育,并不影响学习效率,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各类人才,从事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能力;人的能力有大小,长于此,短于彼。只有正确对待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充分体现实现自我价值。高中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生源,另一方面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具有健康的心理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高中阶段学习、考试几乎成为学生生活的全部,学生既厌倦考试,又期待着通过考试而成就梦想。考试失利实际就是一次挫折,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考试,要让学生知道考试虽然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唯一的途径。可通过历史上考试落榜的文人和科学家的事迹来激励学生,进而培养他们抗挫折能力。
四、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热点,关注国际形势变化
今天的时事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要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兴衰,关心世界变化。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而且不是一帆风顺的;新制度的确立、美好生活的实现,都要经历困难和挫折。挫折也许来自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和感悟挫折的两面性,树立正确面对挫折的心理,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顽强抵御自然灾害,生产自救,重建家园。2012我国与日本钓鱼岛领土争端,引发中日关系紧张,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史上的又一挫折,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卑不亢,不屈服任何压力,勇敢面对。我在教学中自然引入国内、国际、自然、政治等方面的时事启发学生思考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懂得,挫折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
要感谢挫折,因为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逆境是人生的一所学校,坎坷的命运则是一块砥砺人生的磨刀石。对于人们来说,痛苦与失败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痛苦和奋斗,人生永远不可能完整,就像没有挣扎的蝴蝶,永远不可能飞翔。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一种挫折学习、挫折教育。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具有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即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我们应该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用浩瀚无边的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的历史内容,精心挖掘的历史素材,引导学生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容纳百川,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战胜自我,战胜挫折,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责任编辑 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