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13-04-29王俊峰
王俊峰
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在我所教的一个班级中,有一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太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高中课程难度较大,有一部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成绩,而且破坏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怎样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重新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打破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升入高中后,由于班级学生的基础差距较大,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对自己的学习基本没有任何希望,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后,成绩的不理想对自信心的打击很大,久而久之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厌学的情绪。想打破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学科优势。在第一节生物课上,我就让学生知道,由于生物学科在初中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初中生物的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在高中阶段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我会当成新知识一样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打消一些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形成高中生物可以作为一门起始学科进行学习的心理暗示,对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学困生自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教师的态度有一定关系,学困生本身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感,内心可能更加敏感和脆弱,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多注意学困生的情绪变化,主动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学好这门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些表扬,当学生有进步时,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会成为无形的动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很多学困生由于初中成绩不理想而存在自卑心理,上课时很少主动发言,要想让这些学生能够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就必须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1.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生物、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生物课堂上有一些内容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贴近生活,比如温室效应、艾滋病的预防、器官移植等,利用这些知识引发学生的讨论,能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好方法。
2.引导学困生加强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学困生应该知道自己在未知的课堂上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但大部分学困生自觉性差,很难坚持主动预习,教师可以在上新课前准备好一些预习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提高预习的效率,还可以对预习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3.给每个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点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要考虑到学生的种种差异,对于学困生来说,可能很难主动展示自己,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发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掌控,给学困生制造带来成就感的机会。第一步,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将一些概念性的朗读分配给学困生,有一些学生最初会有畏难情绪,读出的句子不连贯,甚至会有错别字,这时一定要给予鼓励,时间长了,这些学生就会有信心了。第二步,适时给学困生机会,真正参与课堂讨论和习题的讲解部分,最开始提问学困生时,有的题他们明明都已经做出来了,可是由于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述清楚,这时可以让同学相互补充,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动力,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学困生会在课堂中主动举手发言,这时候还可以创造多种机会和形式让学生进行展示,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却偏偏选一些这样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从简到难,越来越好,后来他们都抢着板演。慢慢地,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树立起来了,成绩也越来越好。
三、逐渐训练学困生的解题能力
有很多学困生由于初中基础差,在测验中往往表现得很没有信心,特别是后面的大题往往直接选择不做,可是试题讲解时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思路有能力把这部分题做对的,这时我帮这些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解决大题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把选择题做完就交卷,大题连看都不看。但是,信心不能盲目树立,应该建立在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上,这对大部分学困生来说非常困难,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现象,我也想了一些方法,最开始的时候是在课前提问,督促他们不得不在课下复习,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提问无疑会耽误正常课堂时间,于是,我想到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组长负责,定期抽查检测,夯实基础。接下来是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按正确的方法推理判断。学困生通常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错误,因此平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说找出关键词,可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记出来,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引导学生善于排除题目中的干扰信息,挖掘隐含题意,培养学生注重点滴积累。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当他们略有一点学习自信时,要不断鼓励,及时巩固,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更多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使学困生在学习中走出困境,重新获得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