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3-04-29徐凤云
徐凤云
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小学生有好奇心、疑问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加思考,充分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点滴进步时的喜悦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并在集体中表现出对别人的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数学课堂中满足学生这种心理,就要靠数学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老师在提出问题时,有的同学能积极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而有的同学却害怕不敢举手,这时老师就要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什么有的同学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回答完之后应该怎样表扬?为什么有的同学不敢回答问题,应该怎样鼓励他回答问题,回答完之后又该怎样表扬?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和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和路灯的排列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能提纲挈领,有的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和会学的态度。
五、联系生活, 加强直观教学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教学中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显浅例子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哪是侧面积,怎么求,而是利用了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让学生制作它的包装纸,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侧面积,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摆、围,通过这样的现实操作,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