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复习课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2013-04-29万延岚卢巍
万延岚 卢巍
摘要:化学复习课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总结、深化、提升的关键作用,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2012年山东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展评活动中的复习课为研究素材,从化学复习课的教学价值和课型特点、目标定位、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对化学复习课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思考。
关键词:化学复习课;课型特点;目标定位;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5—001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2年11月5日至8日,山东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展评活动在泰安市举行。此次优质课展评突破了以往以新授课为参评课型的方式,选定化学复习课作为此次优质课展评活动的课型。选取的复习主题共四个:探秘水世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溶液及溶解度。将复习课作为省级优质课展评活动的课型,不仅是思路和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对复习课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一直以来,复习课教学并未像新授课那样受到足够重视,在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复习课课型意识不够清晰、复习课上学生参与复习的程度不够深入、复习方式与复习内容匹配失谐、教学评价背离复习教学过程等,这使得复习课教学未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标,失去了复习课存在的真正价值。
教学中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促使我们追本溯源,重新审视和思考化学复习课:化学复习课存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与化学新授课、习题课相比,化学复习课有哪些独特的课型特点?什么样的课才算是真正的化学复习课?上好化学复习课的关键是4?如何围绕这一关键点设计教学活动?我们以此次山东省优质课展评活动中的复习课为研究素材,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价值和特点
复习对学生学习起着总结、深化、提升的关键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复习是学习之母”,中国自古有语“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复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复习课担当着“复习”的重任,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学复习课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针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重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复习内容的基本结构,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二次学习,从而促进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功能化,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达到更高的层次。相对于化学新授课的探索发现和化学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化学复习课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因此,相对于化学新授课和习题课,化学复习课本身有其独特的课型特点。
1.1教学目标的高度性
结构化的知识具有易于内化、便于储存、利于提取应用等诸多优点,化学复习课不再是让学生掌握未知的、零散的知识,而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满足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更要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课的目标定位比新授课和习题课更具有高度性。
1.2复习内容的选择性
化学复习课通常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对于单元(章节)复习或者是学期总复习来说,复习课的主题一般是确定的,但是复习课的内容却需要教师自主的选择与整理。因此,同一个化学复习主题,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复习的内容可能互不相同。化学复习课复习内容的选择性对教师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内容选择的灵活性给了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条件选择合适的复习内容;另—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也使得一部分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复习内容到底应该囊括哪些方面。因此,内容的选择性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决策判断能力,思考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如何针对复习主题,从繁多的知识中筛选出最优的复习内容。
1.3教学内容的熟悉性
复习课是“温故”而后“知新”的课,因此复习课上大多数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熟悉的。教学内容的熟悉性使得复习课教学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习题课那样有成就感。对复习内容的“似曾相识”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对化学复习课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复习课上无精打采、沉闷倦怠。同时内容的熟悉性使得部分教师缺乏对复习课的足够重视,复习课课型意识单薄,简单再现和机械练习的复习课教学也让不少学生觉得“复习课没劲”。其实熟悉的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着更多的知识生长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转变对复习课的狭隘观念,将内容的熟悉性看作一种教学的资源和优势,围绕熟悉的内容,丰富创新复习课的教学思路,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复习动机,调动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热情。
1.4课堂时间的紧迫性
复习课承载着“温故”与“知新”的双重功能,化学知识的繁多与复杂使得化学复习课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课堂节奏快、时间紧迫。课堂时间的紧迫性也对教师选择复习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复习课教学并不科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重点的、具有范例性的、学生迫切需要复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规律与结构,从微观上吃透知识,对重要的知识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压缩”,提炼其中的精髓。同时,教师应该规范自身的话语体系,简约的语言能够为复习赢得更多宝贵时间。
2 化学复习课的目标定位
要准确定位化学复习课的目标,首先要深刻理解“复习”一词的内涵。《教育大辞典》对“复习”一词的解释是:对已学过的材料再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其作用在于巩固记忆、加强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复习”一词的字面解读看:“复”,再现;“习”,习得,复习就是再现并习得。由此可以看出,复习绝不等同于“重复的学习”,复习是“复”与“习”的总和,是在巩固记忆的基础上深化提升,即在“温故”的基础上要有所“知新”,“温故”是“知新”的前提和基础,“知新”是“温故”的深化和提升。
对于化学复习课,“温故”是再现学生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提取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化学信息,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这一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认知策略,例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化学教科书与尝试再现化学知识交替进行,用于尝试重现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便于学生进行有效记忆。“知新”是习得新内容,新内容包括对已有知识的系统化和理解的深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和实际应用,以及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科学方法、科学思维,领悟的一些科学精神、学科观念等。因此化学复习课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记忆,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功能化,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温故”与“知新”兼得,才是真正的化学复习课。
例如,在复习“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专题时,如果将复习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掌握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称量以及仪器的连接与洗涤这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上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做到了复习课的“温故”。有限的课时并不能向学生介绍所有的化学实验技能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理应思考通过复习基本操作技能到底应该让学生获得怎样的提升,即“知何新”?仅仅是基本的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技能复习课应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规则意识:安全规则、精确规则、高效规则、有序规则,等等。通过复习实验安全规则和实验注意事项,使学生意识到人(他人)的安全、药品的安全、仪器的安全、环境的安全等,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复习用天平称量、用量筒量取物质,让学生意识到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有效,需要采取一些精确的操作,精确规则会使实验更加有效;通过加热时倾斜试管增大受热面积、垫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等实验操作,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实验进行得更高效;通过仪器的连接顺序、药品的取用与放回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意识。将基本实验技能复习目标定位在记忆巩固基本操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实验探究学习将产生重要影响。
3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化学复习课的课型特点及其目标定位决定了上好化学复习课的关键是能否有效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学生对熟悉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决定了学生参与复习课的程度和思维的活跃性,影响着复习的有效性。化学复习课应围绕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组织活动等环节设计教学活动。
3.1情境的创设——求实
化学复习课中情境的创设要“求实”,此处的“实”有两重涵义,一是指创设真实的情境,二是指创设充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都强调要创设一种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社会交互中建构知识或形成认知。学习与产生学习的情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化学复习课中创设真实、可信、能引发问题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框架”做出调整和建构,增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同时真实的情境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求知欲。例如,在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主题时,一教师以畅游蓝色海岸特区这一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国防,复习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流程;走进工业,解决硫酸厂废气、废水的处理;走进农业,分析土壤酸化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走进生活,利用贝壳制备牙膏摩擦剂。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所用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深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构建知识网络,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堂复习课学生—直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他们迫切地想通过自己已经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完成查缺补漏,温故知新。
需要注意的是,真实的情境并不仅仅指日常生活情境,真实的情境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复习课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真实科学研究的环境,让学生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完成知识的复习。教师还应注意,在复习课上创设真实的情境时,切忌创设对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的真实情境,因为情境的陌生l生反而会转移学生对复习知识的注意力,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去理解陌生情境的内容,复习课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情境的创设还应该是充实、丰富的。情境的创设切忌空洞,空有形而无内容。化学复习课教学内容多而杂乱,如果能创设一种情境,将需要复习的众多知识聚拢在一个充实的情境中,这样不仅能够使复习课教学有条理,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兴趣。这种充实的情境应该与复习主题紧密相连,具有全局性,应当能贯穿整个复习课堂,使整节复习课在情境展开中实现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转换思路,思考将熟悉的繁杂内容,整合在一种充实新颖的情境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相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情境的设计,往往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复习“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主题时,一教师创设了“万能试管”的情境,以试管为主线,通过变化试管摆放方向、调整酒精灯位置、加减胶塞、试管中加减液体……将一支学生熟悉的普通试管,注入了智慧变得非凡,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充实的情境中对操作技能这部分内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变化的奇妙。
3.2问题的设计——求新
思考将熟悉的内容通过新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重要途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就要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化学复习课中的问题设计要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目的,复习课上问题的设计不易过于具体、琐碎,应该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具有合适的难度梯度,具有新颖性。根据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思维参与程度,可以把问题分为两种水平四种类型:低水平的记忆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高水平的统整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在化学复习课的“温故”环节,教师可以考虑较多地设置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解释性的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复述和解释;而在“知新”阶段,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统整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促进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问题,都应具备一定的新颖性,使呈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求知欲。化学复习课上问题的新颖性可以通过创新问题的情境、转换问题的提问形式等方式来实现。例如,问题“药品的取用和称量有哪些注意的事项”和问题“以下是实验室取用和称量药品的四幅图片,请大家找找看图片中有哪些操作错误”,这两个问题的内容都是引导学生复习药品的取用和称量操作,但是前者比较单调笼统,相比之下,后者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转换了问题的提问形式,从问题的否定面人手,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
3.3活动的组织——求全
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活动组织不同于新授课,新授课侧重活动的探究,而复习课的目标定位是对知识的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因此,复习课上活动组织的探究程度和开放程度不宜过大。课堂观察发现,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最有效、最能调动复习课课堂学习氛围的。化学复习课教学中,活动的组织应围绕一个“全”字展开,即活动的组织应面向学生的全体参与。在此基础上,设计目标明确、结构清晰、手段具体的活动,将复习的内容渗透在活动之中,最终促进学生的外部活动向内部转化。
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例如,在“溶液及溶解度”的复习专题中,一教师把整理与复习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针对典型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自己编题,之后学生之间互换进行解答,最后再进行批阅,这一活动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编题的时候会思考这一部分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易错点有哪些,做题的过程中又会感受同伴对本复习专题的把握,这一过程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积极的“教育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因势利导,给予及时点拨。再如,在“探秘水世界单元复习专题中,一教师将这一单元分成六个模块:水分子的性质、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水的分解、水的合成,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进行制作“大家说水”系列剧节目,最后进行小组展示。学生被这项新颖的活动任务所驱动,小组之间合作交流,翻阅教科书查阅资料,复习氛围浓厚,最后的展示环节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知识的巩固与整合中获得能力、情感的提升c
总之,复习不是对所需知识的简单再现和重复,也不是所学知识的“压缩饼干”,它应该是在“温故”的基础上有所“知新”,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总结、深化、提升的关键作用。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化学复习课的特点和目标定位,才能实现有效的化学复习课教学,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