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山羊异地引种关键技术探讨
2013-04-29杨秀强等
杨秀强等
摘要:山羊引种是现代肉羊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养殖企业的兴衰和肉羊产业发展进程。近年来,为加快肉羊生产发展,沿河县养羊场(户)纷纷通过异地引种来扩大饲养规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山羊发病死亡率较高,给农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现象,对引种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引进山羊品种的选择、山羊引种区域的选择、山羊引种季节的选择、种羊个体质量的选择与处理、种羊运输护理和引进种羊过渡期护理等6个方面探索总结了适宜山区山羊异地引种的技术措施,旨在对指导山区种羊引进,发展肉羊生产提供帮助。
关键词:山区;山羊;异地引种;成功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54-03
沿河自治县是贵州省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10个重点县之一。2007年以来,随着"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逐步推进,全县已掀起了山羊规模养殖热潮,不少养羊场(户)纷纷通过异地引种来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肉羊生产。在引种过程中,由于受长途运输、气候环境、饲养方式、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种羊引入后陆续发病及死亡现象严重,个别羊场引进种羊死亡率高达6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户的养羊积极性,从而制约了全县肉羊生产的发展。为使引进种羊能较快适应新的饲养环境,减少引进种羊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引种预期目的。笔者针对影响引种失败的原因分析,结合多年来在山羊引种中的实践经验,探索总结了适宜山区山羊异地引种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措施,现总结如下,仅供同类地区的广大养殖户参考。
1 引进山羊品种的选择
山羊引种是现代肉羊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其品种的选择十分重要。为此,在品种选择上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进有利于肉羊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良品种。我县是贵州白山羊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品种资源丰富,已具备发展肉羊生产的母本品种优势。目前,我县所需要的是对本地山羊具有改良效果、能提高山羊生产性能的优良品种,在引种上应重点考虑选择个体大、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等优良性状的山羊品种作为发展肉羊生产的父本,如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简阳大耳羊等;母本品种尽可能在本县范围内选择组建,以充分发挥地方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潜力。根据生产需要必须异地引种的,要查清血缘,了解掌握其品种种质特性和生产性能,切忌引进混杂羊、土杂羊、劣质羊和低产羊饲养,以免削弱山羊引种对品种改良繁育的效果和在肉羊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
2 山羊引种区域的选择
在选择山羊引种区域时,必须选择在没有疫病流行和疫病流行史的地区引种,并尽可能考虑其自然气候、生态环境以及山羊饲养管理方式与本地相似或相近。引种区域初步确定后,要事先安排人员前往引种区域及供种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需检查供种单位《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动物卫生防疫合格证》和《系谱耳号登记证》等是否齐全,再对其种羊生产能力、品种质量、饲养管理方式、饲料种类、疫病防治和售后技术及服务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综合调查情况,选择有实力、信誉好、质量优、管理严格和售后服务完善的规模养羊场中引入种羊,因为这些养羊场种源多、可供选择余地大、质量有保障。然后按照引进种羊的规格及数量谈妥种羊价格,签订引种合同,明确职责,以保证种羊质量,提高引种成功率。
3 山羊引种季节的选择
山羊引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很大,其中温度、湿度最为敏感,因此,引种季节的选择也十分关键。由于我县境内春季(2~4月)倒春寒较重,夏季(5~7月)炎热,秋季(8~10月)凉爽,冬季(11月~次年1月)寒冷,针对这一气候变化特点,在引种时间安排上,应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一般可选择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引种,以秋季更为适宜,因为此时气候凉爽,草料充足,营养丰富,有利于种羊引进后尽快恢复体能和适应新的环境,可大大降低种羊损失。
4 种羊的选择
4.1 个体品质要求
4.1.1 体型外貌 种羊个体必须符合所引品种种质特征要求。个体种用特征要明显,公羊睾丸发育良好、匀称、富有弹性,性欲旺盛,无任何发育外形缺陷;母羊乳房发育良好、有弹性、无硬结,奶头粗长、无附奶头,母性良好,发情周期正常。
4.1.2 等级要求 种羊个体必须符合所引品种种用等级标准,所引种羊公羊最好为一级羊以上,母羊为二级羊以上。
4.1.3 健康要求 所引种羊个体要求体况良好、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病,切忌引入弱羊、病残羊和不孕羊。
4.1.4 年龄要求 种羊年龄也是导致引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引进种羊中以幼龄羔羊(周岁内)、怀孕羊和老龄羊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其中幼龄羊发病死亡率为49.1%,怀孕母羊发病流产率为85%、病死率达70%以上,老龄羊发病死亡率为35%以上。为此,在引种时切忌引入老龄羊,长途运输(24 h以上)最好不引怀孕羊,一般选择以1.0~1.5岁内的种羊为宜,这个年龄段的种羊不仅具有一定的抗应激能力,而且由于发育尚未成熟,可塑性比较大,引进后容易驯化和适应新的环境,利用年限也长。
4.2 选定种羊的处理
对所选定引进的种羊要注明标记,进行集中饲养观察30 d。观察期内要对种羊重点免疫注射口蹄疫、山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菌苗,并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达到相当的免疫抗体水平的种羊可作为引种对象,同时,报请当地畜牧部门进行检疫。
5 种羊运输护理
5.1 运输准备
5.1.1 车辆准备 运输车辆要选用车况性能良好的动物运输专用车,在装车前24 h对车辆及用具进行彻底冲(清)洗,同时在车箱底铺上软垫物(如锯末粉、柔稻草、谷壳等),并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严格消毒两次以上,装车前1~2 h再进行一次消毒。
5.1.2 预防应激 装车前2~4 h要停止对运输种羊投喂草料,可给予适量饮水,饮水中可投放电解多维或0.1%高锰酸钾。同时,也可给羊注射盐酸氯丙嗪、维生素C等药物,以减少种羊运输应激。
5.1.3 配齐证件 装车完毕,按合同要求立即办理付款手续,并要求供种单位提供《种羊免疫程序》、《种羊合格证》、《种羊系谱档案》以及畜牧部门开具的《产地检疫证》、《出境动物检疫合格证》、《非疫区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等证件资料,做到物证一致、填写规范、书写标准,以避免因途中检查而延时误事。
5.1.4 配备人员 长达24 h以上的运输路程要配备驾驶员2人,翻羊监护工1~2人,技术员1人,以便处理途中突发事件。
5.1.5 备足草料、药物和用具 行程在6 h内,可以不配备草料,行程6 h以上要根据羊只数量和路程远近确定配备草料数量,一般按每只羊每天配备优质青干草1 kg或优质青草2 kg。随车还应配备饮水用具、帐蓬、钳子、翻羊杆、绳子、扫帚、手电筒和常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类等药物。
5.1.6 合理装车 根据种羊个体大小合理确定装运羊只数量,装运密度不能太大,以免引起挤压导致种羊死亡。车厢内应设成若干小格,每格设计8~10m2左右,每只羊占地面积0.5 m2为宜。上车时要逐只缓慢上车,不能上得过急,以免折损肢蹄,引发疾病。
5.2 运输途中护理
尽量选择下午装羊出发,夜间行驶,避免正午烈日曝晒。车辆在启动和停歇时要缓慢进行,切勿急刹急启。行驶路线尽量选择高速公路,避免堵车误时。驾驶员、护羊工要自带食物,最好不在途中餐馆停车用餐。车辆每行驶1~2 h要停车检查,特别是经过上下坡段后更为必要,停车时要选择无村寨和没有装运其他动物车辆的地方停车,对趴下、跌倒的羊只及时拉起,发现羊只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同时,要适时适量投喂饲草和饮水,以减轻疲劳、防止中暑。若遇烈日或暴风雨,应将帐蓬遮盖于车顶上面,防止烈日直射和暴风雨袭击。车身两侧蓬布应敝开,以便通风散热,减少车厢内有害气体滞留,造成自体中毒。
6 引进种羊过渡期的护理
6.1 安置种羊
在种羊抵达目的地后,要立即对车辆、羊只及车身周围地面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小心地逐只将种羊卸下并清点数量,然后按性别、年龄、个体大小进行分群,安置在事先经彻底清扫、消毒的场所(楼式羊舍)进行隔离观察饲养30 d,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进行精心护理。
6.2 隔离检查
种羊由于受长途运输应激的影响,导致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损失和失衡、消化机能紊乱,造成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从而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为此,要仔细观察羊只的精神、采食、饮水、运动、粪便等状况,如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对表现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的不能仅按照一般的感冒进行处理,还应结合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对表现有传染性脓疱疮、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疥癣、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病症状的羊只,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6.3 精心护理
种羊到场后,应让其充分休息,1~2 h后可对种羊群进行第一次清洁饮水,饮水要适量(一般以800~1 200 mL/只为宜),水温保持在25~32 ℃之间,饮水中最好按用量比例添加电解多维或黄芪多糖或氟笨尼考等药物,连续5~7 d,每天2~3次,以增加体能,促进恢复,以后逐步转为常态化饮水。切忌饮用冰凉水或污浊水,以免刺激肠胃,引起拉稀;饮水2~3 h后,开始投喂优质的混合草料,不宜单独饲喂青草或干草,青草与干草的混合比例按2∶1搭配为宜,第一次喂量不宜过多,以喂至6~7成饱即可,持续3 d后,可转为以饲喂柔软、鲜嫩、易消化的草料为主,并逐渐增加饲喂量、让其自由采食。15 d可配合适量的精料,日喂量为0.15~0.20 kg,以促其补偿性生长。期间饲草(料)种类及日粮组合和饲养方式尽量做到与原产地相同,使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恢复采食量。种羊到场2 d后,正常羊只可选择就近放牧,放牧时间以2~3 h为宜,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增加放牧强度,使其逐渐适应,这有助于缩短运输应激反应的持续时间和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
6.4 转群饲养
隔离饲养30 d后,种羊体能已恢复,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这时可报请畜牧部门采血检测,确认为健康羊只,经进行体表消毒、驱虫、补免或加免后才可进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对病愈羊只通过免疫接种15 d后再转入生产区,对病死羊及污染物必须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