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2013-04-29邓儒全
邓儒全
[摘 要]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习作过程重视不够,忽视了生活对习作的重要作用,不能正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忽视“情”的积累和抒发;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练笔习惯尚未养成,往往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有事写不出,抄写仿写严重。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目睹生活情景、感悟生活事例、参与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积淀情感的兴趣,利用多维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师生一起走近习作,让学生敢写、能写、乐写,从而让学生改变习作观念,体会习作过程的愉悦,培养自信,在快乐习作中幸福成长。
[关键词] 小学生;习作兴趣;提高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120-03
0 引言
新课标对小学习作教学目标的定位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习作教学的主体。学生作文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受世界,童言表达世界的一种自然倾吐”[1]。但时下小学习作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教师大多采取一对一的解决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学习作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没有系统突破、全面调理不可能达到上述目标的,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到事实来自生活、情感来自体验、过程来自参与、表述基于阅读,只有将做、议、想、读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写出真事,达出真情,感受到乐趣,提高自觉参与的热情。
1 问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习作教学普遍存在着“双难”问题:(1)教师难,授课、批改难有实效,教学成绩难以提高;(2)学生难,难在无东西可写、无“大事”可求、无真情可抒,部分学生有较丰富的习作素材但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双难”的困扰下,习作教学步入了程序化、公式化轨道,“师谈文色变,生谈文生畏”。笔者基于习作教学现状,针对问题展开探索研究,以期能寻找到解决“双难”的有效办法,努力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
2 小学生习作状况调查
学生作文内容单一,过度强调“好人好事”,内容空洞、胡编乱造严重,情感表达匮乏。研究小组对简池镇中心小学2009~2010年3~6年级考试作文分别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三年级学生习作择题类型为4种,五年级择题3种,六年级仅为2种;三年级特色习作占参试人数的20%,四、五年级占12%,六年级仅占3.8%;雷同习作随年级增长快速递增,六年级雷同习作达20%以上。
3 现状原因分析
3.1 教学方面的原因
语文教学本应是“以人为本”、“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以社会大课堂为阵地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课本为本”,学生过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紧张生活,根本无暇顾及身边的人和事。这样导致学生听的只是师生话语,看的仅为几千平米的校园,做的只是书本练习,久而久之,习作素材成了“枯竭之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写作时就只能“编”、“抄”、“背”。
3.2 学生自身的原因
据调查,简池镇中心小学50%的同学认为身边事、身边人不值一写,无法达到他们心中“圣人”的品质。更有30%的同学认为写真人真事别人会笑话。另外,学生语言材料缺乏,想到的看到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2009年秋课题组对3~6年级140名同学就“我们的学校”这一话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一半的学生对学校的基本设施设备答非所问,由此可见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社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学生思维闭塞,大多数同学除规定科目课本外,很少阅读其它读物和读本。如调查学生知道哪些报刊杂志时,有同学竟说出许多课文题目;问读过哪些课外书,回答语文、数学、品德、音乐和美术,别无其它。再加上简池镇中心小学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又如何“笔下生花”呢?
3.3 教师原因
教师以说教为主、训练优先、成绩为本的教学理念致使教师越教越烦,学生越学越死,习作内容千篇一律。不管仿、抄、编,只要文章通顺、有条理、有思想性,往往都会得高分。仅以作品的好坏为评价导向,造成学生虚假习作成风。另外,在“安全第一”的方针下,教师为保平安,固守阵地,将学生牢牢锁定在教室中,致使学生孤陋寡闻。
3.4 家庭因素
据统计,简池镇近60%家长文化程度为小学,其中40%的家长在学生作文指导方面处于半文盲状态,无法进行有效的引导,家庭辅助教学呈现“半空白”状态。另外,家长认识不到位,学校组织课外实践,家长认为这是老师在让娃娃闲逛,有的甚至反对,致使许多活动无法有效的开展。
4 几点应对策略
4.1 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 和应用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让学生认识世界,这是基础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2]。第一学段“观察周围事物”,第二学段“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改变教师的“教室主阵地教学法”,将习作素材的积累由空想变为从活动中获取至关重要。习作前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采的有针对性的活动,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在积累中应用,在习作中得到体现。具体要做到以下6步。
1)教师针对简池镇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人物点击”(名人采访、事迹报告等)、“观赏游览”(校园、特色建筑、名胜古迹等)、“环保调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活动方案,将庞杂的社会锁定在这三个层次上。方案由课题组审验后有计划的轮流开展,以此来实现由“课堂语文”向“社会大语文”的过渡。
2)加强学校与村、家庭的联系。构建“学校-村镇-家庭”教育网络,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3)活动中,指导教师和负责的领导必须按预定方案做好安全预防,认真观察、聆听、指导、记录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智慧火花”。
4)活动结束后,各组要将活动情况进行汇报并总结经验,以备下次活动时借鉴。
5)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就活动谈谈发现、感想或体会,凝聚情感。
6)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习作训练。
从2009年至今,简池镇中心小学共开展类似活动18次,共涌现出好想法240余条。如“鸡爪树你伸出的不是鸡爪,那么是遨翔宇宙雄鹰的利爪”、“爷爷你就是光秃山上一株永不倒下的苍松”等,话语真实,情感纯真。
4.2 开展“做留心小主人”活动,让学生关心社 会、观察社会,体验社会生活
为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素材,课题组决定将学生收集素材的范围扩大,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获取社会信息,打开社会这个习作材料资源库。具体做到四到位:(1)引导学生“做留心小主人”的方法到位。要求学生记录时间、事件、主要任务、群众反响和个人评价;(2)教师率先垂范,引领到位,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3)事件评说计划到位(每月组织一次),激发学生参与的热度;(4)激励讲评到位,保障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年来,实验班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从收集的事上看很有收效。如一位学生写到:“雨后天晴,简铁路人影涌动,群众赞不绝口,怎么回事?原来是70多岁的杨爷爷在拾塌方的石块,很多过路人都绕道而过,这位外地老人却为他人修路,我决心做一个杨爷爷那样的人。”
4.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组织实践、收集社会热点事件只能弥补材料不足的缺陷。习作更需要应用恰当的语言、合理的布局,将人、事物、个人评价及感受真实具体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解决语言素材的匮乏问题途经只有一条,那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落实“课外阅读三结合”[3],即课内外结合、博览与精读结合、读写结合,将语言积累渗透到教学整体中去,让学生有书读、有时间读、有效地读和喜欢读。
1)各班办好图书角,教师经常向学生推荐适合儿童心理发展认知水平的图书。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资源,引导学生走向书的海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培养学生互读共议的读书交流讨论能力。巩固学生读书成效,让学生在文本的天地遨游,汲取营养。如让学生填写“每日阅读记录表”,记录下每天阅读的文章或书,写出自己的感受,摘抄一些好句子,并在周末写出本周的收获并进行自评。
3)积极引导学生深究性阅读,如读文学作品时侧重了解时代背景、人物情感变化;读优秀习作时侧重分析作者的选材、布局与语言表达。让学生总结“最喜欢哪本书或文章?读后有什么感想?你觉得语言和布局好在哪?你学到了什么?”等等。
4)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将学生的优秀文章推荐到县里参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平时可以要求学生记录下本周写了几篇(或段)感想、哪篇最满意、有什么经验等。
统计表明,3年中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8万字,五、六年级的阅读量达10万字,累计写书评、读后感、观后感700余篇,其中100余篇优秀作品被推荐到县里,有18名同学获奖。30人参加县“水保杯”作文竞赛,2009年有5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2010~2011年有4名同学获县读书有奖征文二、三等奖,22名学生的日记参加省中小学生日记大赛分获一、二等奖,122名同学的习作在全辅导区获奖并在校园小广播中播出。在课题组教师的配合下,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简池镇中心小学66%的同学从读中找到了乐趣,在读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阅读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5 结论和思考
5.1 对比分析
经过3年的教学研究实践,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共有50余名学生获奖,7名教师的14篇课题相关论文在国家、省、市、县刊物发表。在课题研究前后期对实验班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做了调查分析。通过问卷、学生自评互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感觉倾向”问卷情况汇总表见表1、表2。
5.2 两点收获
1)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搜集生活热点事例,广泛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小学习作,重在乐写”,只有当学生产生兴趣和需要时,他才能肯钻进去。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熟悉环境,明了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习作水平。
2)教师转变了观念,将死板生硬的作文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兴趣活动。通过活泼的形式,使教学活动有张有弛,学生的手、耳、鼻、眼多种感官都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更生动具体的获得习作素材,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生通过实践留下了一本本“大作文”,“不只是作文还是作品;不只是作文还是眼泪和欢笑;不只是作文更是学习做人的记录”[4]。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在讨论中获得丰富情感,在阅读中提高素养,让习作成为学生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朱家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14.
[2]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3.
[3]孙小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19.
[4]谈永康.有感于莫言的“大作文”——总要留下点什么[J].教师博览(文摘版),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