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瓦布生态思想论辨

2013-04-29江山胡爱国

鄱阳湖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施瓦布生态思想生态批评

江山 胡爱国

[摘 要]奥地利作家君特·施瓦布的《与魔共舞》是一部不朽的生态文学名著,比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还要早4年问世,但很遗憾的是,它迄今为止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环境保护”和“绿色”等生态理念还没有诞生之际,施瓦布就已提出人类应尊重自然并和自然友好相处、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污染、禁止对森林进行滥砍滥伐、尊重和保护动物、理性使用科学技术等一系列超前的生态思想,诚为宝贵且实属难得,他也因此赢得了后世的尊重。本文通过对他的27部生态著作和许多生态专场报告进行剖析和解读,着重分析其闪光的生态哲理思想,旨在提请学术界对这位欧洲“蕾切尔·卡逊”的环保实践和思想成果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为当今生态文化的传播开拓一个新的视野和研究领域。

[关键词]君特·施瓦布;生态批评;生态思想

[中图分类号]I521.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34-08

[作者简介]江 山(1965—),男,安徽庐江人,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团队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德语生态文学与西方生态文化研究;胡爱国(1965—),男,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德国生态意识文明史研究”(10YJA752012)的阶段性成果。

一、前言

20世纪60年代,在“环境保护”和“绿色”等生态理念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之际,美国人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的《寂静的春天》犹如一声春雷,宣告了人类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卡逊环保思想的诞生,不仅预示着长期以来流行于全球范围内的“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和“人类必将战胜大自然”等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终结,也深刻揭示了地球资源枯竭以及人类自身伦理道德沦丧堕落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可以说,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促使各国政府将环保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正是在这种思想浪潮的推动下,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各国共同签署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环境保护事业的正式开启。也正是因为卡逊在环保思想宣传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地区形成了这样一个普遍共识,即这部不寻常的著作是一部“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因为她“第一次对人类能够战胜自然这种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①而且这种普遍共识一直延续至今。殊不知,在《寂静的春天》问世的4年前,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就已经诞生了一部更为传奇的生态文学名著,这就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君特·施瓦布(Günther Schwab, 1904-2006)的《与魔共舞》,其中的内容不仅涉及《寂静的春天》所提到的滥用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更系统、更全面地对战后欧洲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核污染、噪音污染、食物污染、土地污染、森林死亡、汽车泛滥、人口激增、唯利是图背景下人的道德沦丧等,进行了文学塑造和加工。②同样,也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世界生命保护联盟”于1960年在萨尔茨堡成立,他同时担任了这个拥有全球32个成员国的首任联盟主席。③无论是身为作家为后世奉献的27部生态小说,还是担任联盟主席期间所作的1500多场环保专题报告,都足以证明他超前的环保思想所带来的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而这种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预判力无不应验了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所发生的种种可怕的环境破坏景象。所以,施瓦布生态文明思想所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哲理思辨内容,在今天读来,仍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批判精神。

二、施瓦布生态哲理思辨解读

思辨之一:谁轻侮自然,其实就是在作践自己

1959年,施瓦布发表生态小说《魔鬼的厨房》,他借用魔鬼的口吻提出了此观点。④在魔鬼看来,崇尚物质生活、不给子孙留下一片净土的人类始终将自然踩在自己脚下,他们为所欲为,向自然不断地索取,以满足自己的奢华贪欲,这种行为必将使他们成为自然的敌人,因为他们不仅掏空了地球,而且使环境中的各生态要素如空气、水、土地、食物和自然风光等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这样做看似得到了富裕、幸福和尊严,其实却是在作茧自缚、自我残害,直至因此失去了生存的全部意义。

一生没有离开过阿尔卑斯山的施瓦布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情感。在他的第一部自传体生态小说《河边历险记》中,他记述了自己在阿尔卑斯山崇山峻岭中历险游玩时对各种动物生活习性的详细观察和研究。①在《在群山魔力中》中,他还借主人公托尼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山区向导这个职业的向往,因为这种职业既可以带领游客领略群山之美,又可以登山滑雪,整日和家乡的动植物们相守在一起。②这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③的喜悦心情也正是施瓦布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真实写照。什么是自然?自然对于人类具有怎样的意义?对此,施瓦布在其1956年发表的生态小说《银林乡的护林员》中有这样的表述:“我们的银林乡就是个小小的自然奇迹,它是上帝在他心情倍好的时候赏赐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你们不觉得有某种义务要去承担吗?那就是要保护好它,看护好它,哪怕我们脑子里会经常不经意间地闪现出要靠林木发财的不好念头和非分之想也要坚持这样做。”④所以,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在谈到人在自然中的身份地位时,他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自然本来就存在,也永远会存在。虽然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了上百万年,但他只不过是一群匆匆过客。难道真的会有人相信,我们有权利去肆意侮辱蹂躏我们身边的和我们心中的自然吗?人啊,有时候看上去真的是一群可怜又可笑的上帝杰作啊。”⑤面对自然中的万物,他认为人类应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如果在我们的大自然同胞面前没有良好的行为举止,那我们还谈不上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其准则就是要做到和平、公正和秩序”;⑥“大自然中的每一个动物都应该和人一样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⑦所以,对于人类轻侮自然的行为,施瓦布在他的另一部生态文学作品《心仪动物》中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以示人类保持必要的清醒:“在人类发展史中,许多因果关系还很难被我们真正洞悉和发现,这真是我们的不幸。人的生命很短暂,历史中的许多传说和精神遗留往往被以讹传讹,甚至被篡改,如今已走样甚至面目全非。所以,如此看来,当今人类身上剩下的也只有狡猾多端,根本没什么聪明睿智可言。”⑧如何聪明睿智地和自然相处,而不是用狡猾的手段凌侮自然,让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这是施瓦布生态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一生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

思辨之二:没被污染的土地是确保人类和一切动植物安全生存的必要物质基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自古以来,人类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养育众生,不断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化肥、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被大量地投入使用和森林被大面积地滥砍滥伐以来,土地保护遭受了空前的挑战,这种担心顾虑在施瓦布的著作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在施瓦布看来,一方面,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为它提供了植物、水分、阳光和空气。每一块土壤意味着每一片面包、每一块土豆和每一块肉,所以,土地就是生命。而这种生命既不能从工厂车间里随便加工生产出来,也不能用袋子随便装满,更不能随便被当做商品去论斤买卖。”⑨所以,土地的健康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健全的生命当得益于健康良好的土地。当土地遭受自然侵袭时,没被破坏的土地应有这样的存在形式:“健康良好的土地无论从生物学观点还是从力学观点来说都应该是保持恒定常态的,它可以抵挡风雨水患的侵蚀。一旦遭受破坏,那么它的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它将会失去附着性而变得容易流失,一旦流失,土壤的侵蚀之门也就从此大开。”①他以智利、中国和非洲为例:“水土侵蚀灾害使智利失去了4百万亩土地,而中国则失去了4亿亩土地。烈日炙烤使非洲大陆许多土地中的腐殖质层快速消退,目前仅剩下棉花单一种植的可能性。”②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浪潮和机械化的全面推广,土地正逐渐被侵占吞蚀,人类生存正遭受巨大的威胁。在1958年发表的著名生态小说《与魔共舞》中,他结合大量的真实科学的数据这样描写分析道:“城市化和工业化狂潮正吞噬着越来越多的自然空间和土地资源,土地正遭受着死亡般的威胁。一个小小的奥地利每年就失去5000亩的土地资源,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则失去9000亩,其中2000亩为森林地。以这样的速度蔓延,15年后,我们奥地利每年将会有1250个村庄,也就是说每天会有3.4个村庄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③其实,早在施瓦布小说发表的当下,世界土地资源就已经严重不足了:“全球现有27.7亿人口,只有1/5的人口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能吃饱穿暖,2/5的人口勉强拥有部分土地,但却面临着食物不足的危险,而其余2/5人口则完全处于营养不良的境地,或者说就根本没有用于耕作的土地来糊口度日。每年死去的6000万人中,有3500万人死于食物不足,也就是说,每天有10万人死于饥荒。”④最后,施瓦布揭示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所导致的地力衰退的严重危害性。他认为:“不以自然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人工合成形式实现的生产力无疑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忤逆自然,就会戕害生命。通过化肥的使用固然增加了农业收成,但土地使用的可循环性就会遭到破坏,因为人工化肥仅是辅助肥料而已,不可过重依赖。1952年,在对巴伐利亚州22万亩土地的调查中发现,在每年向这片土地倾倒几百万吨的人工化肥后,52%的土地已完全被酸化,96%的土地缺钾。”⑤化肥催生出的粮食谷物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它不仅降低了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而且还破坏了食物的天然味道。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直接损害了人体健康。所以,“被强暴蹂躏的土地是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健康安全的食品的”。⑥比化肥使用更严重的还有农药的使用。施瓦布不惜大量的笔墨,在《与魔共舞》第14章中以长达40页的篇幅,详细描写了杀虫剂的滥用对农田土地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他借用魔鬼的口吻,宣称滴滴涕是一种他“最钟情、最有效、最能置人类于死地”的农药,它既可以直接毒杀人,也可以间接地通过土地、水、空气、食物、动植物等进入人体,最终让人类从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首当其冲的是人的中枢神经,如脊髓和大脑。百万分之五溶量的滴滴涕进入食物就可以造成对人体的极度伤害,服用5至10克就可以直接致人死亡。美国健康协会调查发现,美国各地几乎所有食物中或多或少皆含有滴滴涕农药成分。美国人每天食物中滴滴涕的平均含量为百万分之一克。不难看出,这些有毒食物的主要来源就是被滴滴涕污染过的田亩平畴。”⑦正如他在有关专场报告中所总结的:“化学法农业生产是环境保护的头号敌人,因为三分之一强的在土地上施撒的化肥和农药最后都进入到我们必须饮用的地下水和泉水中。”①

思辨之三:森林死亡,人类也随之灭亡,先是人类的灵魂,然后是他们的躯体

森林对于人类和其他万物生存的意义不言而喻。鉴于二战后欧洲经济腾飞急需木材而不顾环境后果的现实,施瓦布列举了大量恐怖的森林砍伐数据:“奥地利过去30年森林过度砍伐量高达8500万立方米。瑞士每年以5%的递增速度在砍伐森林。波兰自战后以来每年约砍伐2300万立方米的木材。西德从1945年至1953年共砍伐了1.36亿立方米。东德正在经历着灾难性时刻,它的森林总面积为280万亩,而1953年后每年的砍伐数却是它栽种数的两倍,仅1947年就有3.7万亩森林遭受火灾,另外,差不多大面积的森林还同时遭到齿小蠹虫、尺蠖蛾和松针毒蛾等虫灾的侵袭。”②面对这样的现实,他明确指出:“尽管有些地区范围内的森林补栽面积在不断扩大,但应该看到,它们仍无法让我们找回原始森林曾带给过我们的富裕和幸福。”③

曾多年在森林管理部门工作过的施瓦布对森林的特殊含义有着自己精辟而独到的见解:“自然是人类的原始故乡,而森林是自然的心脏。森林中的每一片土地都紧紧地和人类的精神之根联系在一起,深绿色的森林宝藏中无处不流淌着语言和音乐之泉”;④“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生存、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的空间处所,它犹如一个静谧的小岛,身处其中的人们能静心思考,变得聪慧,它是一副能治愈过度文明病的良药,也是人们看清一切事物本质的濯泉。”⑤除了能发挥社会作用外,施瓦布还进一步认为,森林有着它不可替代的自然作用:“森林是一切生命的守护神,因为它确保了水循环的正常、气候的稳定和田亩的丰饶肥沃。”⑥施瓦布用他最擅长的数据分析,使人们对森林的好处深信不疑:“树冠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可以调节温度。它可以直接吸收27%的降雨量,然后再蒸发出去,最后又形成新的降雨。”⑦在他看来,人的存在和森林的存在息息相关:“深扎在泥土中的根系有想不到的稠密的根须,它紧抓树干,能保持水分。每亩森林中一米深的树根能保持2000吨的水分。要是森林被砍伐了,它的根系和附近的地衣苔藓也随之死亡,土地也会失去它良好的吸水性和附着性,雨水就会直接流失。当风刮过时,地表上的潮气就会很快地被吸收掉,那样的话,也就看不见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了。土地的湿度一下降,庄稼也自然就会减产。要知道,森林可是有新鲜生命的玩艺儿。多少万年不断掉落、堆积的树叶慢慢会形成一层腐殖层,那上面可生长着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人类在生物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精神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和森林的存在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由于人类所需的粮食衣物完全依赖于地球上这一层植物衣裳,所以,毁掉这些地球上的绿色皮肤,就等于毁灭了人类自己。森林死亡了,人类也将随之灭亡,先是人类的灵魂,然后是他们的躯体。”⑧

森林的自然意义、社会涵义和文化作用铸就了日耳曼人的灵魂,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施瓦布认为:“西方人的灵魂其实就是森林之魂,因为我们从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①一生研究森林、保护森林的他对森林可谓情有独钟,在他的生态文集《你们别演砸了未来》中,他不惜赞美之词,向育林人、护林员和森林管理人员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激之情,以表彰他们为森林保护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当这个时代的农民在和自己的传统文明挥手告别、渐行渐远之际,只有森林中的那些绿色人却还在坚守着,要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守护好人类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②“在这个喧嚣的、对金钱充满着贪欲的世界中,只有森林守护者是这片精神力量的源泉地,他们是无欲无求的伟岸之人,是人类精神的最后堡垒,也是理想主义的完美化身。”③

思辨之四:残忍地对待动物是人类迈出对自己也残忍的第一步

但凡是生态作家都会对大自然中的一切动物赋予同情心、怜悯心和爱心,卡逊如此,施瓦布亦然。在他的生态文学作品中,热爱动物的小说共计8部,如《幸运狗》、《在动物那找寻慰籍》、《七只猎獾狗和玛丽莎》、《脸上长毛的伙计》以及《狗——我的好伙计》等。从中不难看出,作家对身边可爱的小动物们充满了友善和关爱之情。在《河边历险记》中,他记述了自己在第一次狩猎过程中的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我不能杀死这些动物,这世界就应该是它们的乐园。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不知人为何物,也不知害怕为何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我的朋友,我也应该是它们的朋友。我投出致命的武器,岂不辜负了它们孩子般的信任?我对得起它们的天真无邪吗?我不能杀死它们!”④而在《在动物那找寻慰籍》中,他对动物的习性爱好有着仔细深刻的观察,家犬、猫咪、猪、马、牛、羊、野鸭、天鹅、鹰隼、刺猬、猿猴等都成为了自己亲密的朋友。针对有人贩卖猴子的行为,施瓦布在书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难道人们就为了一点点可悲的钱财就贩卖这些高贵而有理性的生灵吗?这些动物,哪个不聪明,哪个不性格鲜明,就像人一般?”⑤

针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科学实验室中大量动物被用来解剖、成为科学试验牺牲品的现象,施瓦布在其生态文集《要钱还是要命》中对这种行为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批评:“每天,在数以万计的实验室里,数以千计的动物被毫无目的、毫无意义地解剖来、解剖去。这些对动物们来说充满着痛苦的、谜底早已知晓的试验反复被学生们做来做去,为的就是要了解它们的痛苦吗?这究竟有何可学?”⑥同时,他要求立法保护动物,以防人类的种种残忍行为继续蔓延,他认为:“在这个由人和机器掌控的世界中,动物们几乎没有了生存的权利,所以,必须制定出有关保护动物的法律。”⑦同时,他对人与动物之间应有的良好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只要我们不承认动物有情感和性格,只要在我们和动物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翻越的高墙,只要我们一直对动物不信任、不尊重甚至折磨残害,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其结果都将是我们人类统统被排斥在生命万物的和谐统一体之外,最后的我们将是两手空空,永远与财富和幸福无缘。”⑧人类为什么要对动物犯下罪行?这样的心理动因又是什么?作家在1962年国际动物保护年会的报告中作出了这样的分析:“还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才能找到这样的人类,彬彬有礼、善良、友爱、忠诚、乐于助人和感恩之心应成为他们无条件拥有的品质和责无旁贷的铁律?我们人类究竟有多大把握能在动物身上发现它们的至善至美?老实说,在它们那里,我们可以随时发现它们的爱心,它们的忠诚,它们的感恩之心,即使是死亡,它们也无所畏惧,在它们那里我们永远都不会被蒙骗迷惑。”①最后,在人和动物是否存在差异性这一问题上,他说道:“所有有生命的万物都应该是我们人类的亲戚弟兄。人不应该临驾于动物之上,而应该和它们平起平坐。人们对动物需要有最深沉、最浓烈的大爱,只有这样的人才深深懂得,从本质上说,动物和我们人一模一样,没什么差别。如果非要说差别,那仅仅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不是质量上的差别。”②

正因为人类对动物无情冷漠的态度,才造成了大量无辜生命的毁灭。它们随意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们的皮毛和骨头被随意剥取,它们的尊严被毁灭殆尽,它们的灵魂已无处安身。这种无情冷漠和熟视无睹自然而然地会导致人类之间的敌视和冷漠,使彼此之间以邻为壑,恃强凌弱,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甚至展开血腥的屠杀。战争、饥馑、瘟疫和自然灾害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人类的这种劣根性。施瓦布认为,消除这种劣根性必须先从教育源头抓起,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新人,最后实现人和动物的友好相处。正如他于1968年在40多个城市所作的生态专场报告中所说的:“残忍对待动物是人类迈出对自己也残忍的第一步。我们不能容忍在我们的民众中有任何野蛮人的存在,更不允许有任何培养这种野蛮人的肮脏的教育体制存在。”③

思辨之五:机器是一切垃圾废物之母

机器因何而来?它为什么要生产?在一般人看来,机器是“技术”和“繁荣进步”的象征,也是“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在没有理性的约束下,科技往往会成为一棵长在人类大脑中的毒草,把人弄得神经兮兮,让他们一根筋地思考:“生命是什么?经济最重要!自然算什么?经济最重要!人算什么?还是经济最重要!”正如《与魔共舞》中的魔鬼所宣称的:“我要让人类在光鲜虚幻的经济奇迹和技术成就下走向自我毁灭”;“我们不会让人类觉察到他们正成为绝望的奴隶。机器应该是他们的专制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应不断提高,产品应全部卖光,否则机器就会闲置在那里,这就意味着我们剥夺了机器的权力。因此,地球任何一角的机器都要一刻不停、没日没夜、轰隆声不断地高声吆喝着:卖出去!卖出去!卖出去!”④所以,在施瓦布看来,这种科技至上理念下的机器发明创造无疑会导致自然的彻底毁灭,也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极度伤害,更对人的道德伦理提出了空前的挑战,这种没有将技术置于监督之下的反思与批判将会变得十分危险。⑤

机器不仅能带来巨大的销售额,还能够刺激和膨胀人的消费心理。人们只有疯狂消费,机器的主人才能实现更大的利润。《与魔共舞》中的魔鬼深谙此道,他一方面要让自然资源枯竭,另一方面要让人类在追逐金钱财富的美梦中走向自我毁灭:“对于今天的工业社会来说,刺激需求和消费意义重大。它是商品生产的一部分。供给就是命令,拒绝命令就应该受到惩罚。消费义务应强加到那些不想消费的人头上。对生意感兴趣的人是不能容忍消费者的克俭行为和任何辩解的。否则,销售额就会下降。谁要是敢宣称他节俭、简朴、要求不高甚至有责任心地生活的话,他将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国家的敌人、技术进步的破坏者、反动派和疯子,应受到无情的指责。今天的商人宁愿被人称为小偷,也不愿背上什么都卖不出去的蠢货的骂名。过去在人类精神道德中,人们强调做事应有所取舍的法则,今天在商品销售行当里已让我全然废止。”①人类的消费动力欲望由此被魔鬼激发。在作家看来,魔鬼的这套理论恰恰是流毒至深的唯发展论思想所致,因为这种思想无视发展的制约性和目的性,以牺牲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为代价,片面追求发展,以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其实并不是人的真正需要。人类真正的需要应在于物质的充足、心灵的愉悦、精神的富有、技术的可控、社会的公平、自然的和谐以及环境的优美,失去伦理控制和道德约束的机器只能是一堆废铁和垃圾之母。正如施瓦布所说的:“我们寻求的世界秩序和价值,并不是所谓的机器人、大经理、机器和化学反应,而是我们所需要的永恒的自然法则和人的每一颗善心。”②

三、结语

施瓦布上述生态思想中的许多至理名言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作家从不同的生态批评角度深刻描写和分析了二战后欧洲经济高速发展下所暴露的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在于自然环境已发生急骤变化背景下人们对环境污染所表现出的无动于衷的麻木心理。作为环境保护的奠基人,施瓦布提出的环保理念在当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甚至被人谩骂攻击,正如他所写道的:“当我们开始宣讲生命保护的重要性时,有许多人讥笑我们,甚至对我们冷嘲热讽,将我们称之为不祥的信徒、歇斯底里的胆小鬼、毫无科学知识的门外汉、白痴和乌托邦主义者。”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这些环保理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他的生态思想和实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正如他在强调自己领导下的“世界生命保护联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时所提到的:“在奥地利,我们完全有能力阻止茨文滕多夫核电站的运营,也能够促使维也纳森林以混合林形式完好地保存下来。”④可见其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施瓦布和卡逊一样,都是20世纪的生态思想巨人,他们优秀的生态文明成果和智慧犹如灯塔,照亮和指明了人类的未来发展方向。人类向何处去?如何将自然视为自己的亲密伙伴?如何使土地得到更好的保护而免遭污染?如何在大森林里重塑人类的精神文化?如何以友爱之情善待一个个灵性十足的动物伙伴?如何让机器符合我们人类的道德伦理规范能更高效地运转?作家施瓦布已给出了很好的解答,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彻底的反思和纠偏。正如施瓦布所说:“如果不再毁坏地球,想继续生存下去,人类就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生活方式。”⑤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面对许多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五六十年前生态哲人施瓦布所提出的环保思想应该说仍具有鲜明而积极的时代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加以总结和学习。

责任编辑:胡颖峰

猜你喜欢

施瓦布生态思想生态批评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读者的不同思维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平庸的星期三》中的生态意蕴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自然生态观
快快表扬,慢慢找错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快快表扬 慢慢找错
快快表扬,慢慢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