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注“四心”,厚爱学困生

2013-04-29孙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5期
关键词:四心恒心细心

孙琴

【内容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介绍了教师应以怎样的心理来转化学困生,进而论证学困生也能变成优秀生。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 素质教育 信心 爱心 细心 恒心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煞有其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就是随机挑选的。但八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厚爱,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有了显著进步。“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由此可见,厚爱学困生,学困生也能变成优秀生。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习往往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不积极,自由散漫、懒惰。由于学困生的种种不良表现而影响班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困生变得更落后。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困生的比例却是有增无减的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学困生。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由此看来,学困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教育者如何对待和转化学困生问题,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紧迫课题,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这项工作认真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根据成功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大量存在和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来转化学困生?我以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倾注“四心”——信心、爱心、细心、恒心,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厚爱他们!

一、信心

教师要用一分为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困生。每位学生都有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优秀生”不一定明天还优秀,今天的“学困生”不一定明天还落后。更何况所谓“优秀生”与“学困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秀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学困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学困生的素质教育下,我们应该信心百倍,相信“学困生”转化是有可能的,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并且能取得丰硕的成绩!

二、爱心

学困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需要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爱。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能细致观察,宽容对待他们。作为教师,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有部分学困生是因为家庭原因父母离异而性格内向孤僻,并伴有自卑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落后。教师要主动找他们谈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给他们以宽容的态度,平等地与其交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动员家长主动过问,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些学困生成绩落后,是因为没有学习目标。教师要及时指导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督促他们检查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在此过程中,他们会切实体会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帮助他们,而不是嫌弃。老师的爱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内动力,能释放巨大的能量,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情感的提升。倘若缺少爱,教育工作也就失去了它的人性之本。当然,关爱差生,绝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学困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三、细心

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确蕴藏着优点。若能及时“点亮”,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以前班里有个学生学习很懒而且爱欺负同桌,有一次,他主动修好了同桌快散架的方凳。我就诚恳地表扬了他,鼓励他多做好事,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欺负同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都提高了。可见,发现优点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也是转化学困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另外教,师也要善于捕捉时机,极积创造条件,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利用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出黑板报、或让他们发本子、去拿粉笔等等。使他们感到老师信任自己,重视自己,并引以为豪,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消极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实际上,对学困生来说,用其长的过程,也就是避其短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心理上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四、恒心

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关心他们,多去找他们谈心,多去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同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揭老底,不算旧账,肯定他们已有的进步。否则,不仅会使以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而且还会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加深,使他们丧失转化的信心,增加转化的难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困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并且持之以恒;学困生在进步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是合乎规律的正常表现,我们应该不断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把他们引上前进之路。

我想,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用“心”的工程,没有捷径和坦途,教师唯有倾注“四心”,爱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盛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参考文章】

[1] 张向东.《适度的赞扬与惩罚》.

[2] 李本华.《班级管理应注意克服的几种不良“效应”》.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四心恒心细心
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大结盟”
天 道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的外公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用“四心”做好图片专题报道
浅谈幼儿教师家长工作之“四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