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对策分析

2013-04-29黄捌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5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新课改高中数学

黄捌根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在整个高中学科里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的进行,其也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与探究了在新形势下全面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 对策分析

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明确认知和目的性的活动,各界教育工作者都追求其有效性,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及老师在达成自身较好的教学目标的最成功行为就达到了有效教学,它体现了教学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数学教学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死板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一般多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动的地位,而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而来的,当然有其自身的好处和优点。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巧,为自己将来学习和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忽视这种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就是只依赖于教师,不会自己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和内容,甚至在独立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状态。这就迫切的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2.教学中忽视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中,明确的提出了需要更多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大多数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均忽视了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无法开动脑筋自己解决普通或者较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讲授答案以及解决特定的问题,而没有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而使得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其创新能力也未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新课改条件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1.提高课堂效益,开展有效教学途径

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反思,确立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操作实践中,创建对开展教学活动有利的教学环境,开展有效的教学途径,把课堂文化进行深入改革。教学不管有效无效,都要在学生身上实现,应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核心作为教学的有效性,而其有效性又体现在对教学效益的关注,教师不能只追求外观形式而放弃了教学效益的规范要求。

2.使用简洁的课堂教学用语,精心挑选例题

例如人教版2—2(P38-P50)十多页的篇幅来说定积分的概念,用两道例题通过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求出曲边梯形的面积,步骤冗长,学生难以理解,更别说掌握了,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对具体数据求解,只是渗透“以直代曲”的思想,然后用微积分基本定理解决(P38-P50)出现的练习,同样可以解出正确答案,但学生很容易掌握。

3.课堂激发学生讨论热情,创造良好的学生氛围

数学是一门公式、定律繁多的科目。学生对这些复杂的公式定律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能够用简练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加深学生对这些难懂的公式、定律的理解能力。兴趣对于学生能否学好某一学科十分重要。

4.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文科性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的处理大量的问题。数学思想纳入高中数学课程,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使用不同的思想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当然,对于一些非数学题目的问题,也可以采用数学思想解决。

三、具体案例分析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设置形式多种多样的作业,比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学生们由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很难适应,总会把两者混淆,特别是普通班的学生通过图形看不出几何体的边、角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材料不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即使数学学困生也乐于参与其中,而且还能不断发现规律,运用实物解决问题。利用正方体这个模型解决了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还有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关系,有些学生在他们的博客中写到,看着自己做的正方体模型,好像明白了许多。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令学生制作几何模型,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跟别人合作进行创作,然后将他们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评比、表扬。学生爱学、爱动手,使数学课不再呆板,枯燥。动手操作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附学生作品)

结束语

新课改下的标准教学课程是强调学生从自身已经学到的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对抽象性思维教学模型进行应用和解释的过程,在理解教学的同时,情感态度、思维能力和价值观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新课改下的一个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敢于探索、专心研究,完美有效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肖金枝.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08,8(6):12~28.

[2] 隆江华、张雄、吴丽、俞玲艳、宋忍、李惠.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 内江师范学院学,2012,10(36):33~35.

[3] 左文伟.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2000,7(13):20~21.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新课改高中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试论电力继电保护运行及可靠性问题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