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工作
2013-04-29刘质明
刘质明
【内容摘要】大部分中小学校里存在着后进生,要提高国民的素质,必须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本文针对后进生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文章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剖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然后就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方法作出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后进生 形成原因 转化方法
现阶段,大部分中小学生的能力及水平,是属于中等或偏低,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中下生所占的比例很大,存在不少后进生。我们应该用有效的方法转化后进生,使他们的能力慢慢提高,慢慢赶上中上生,学校的教学水平才会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才会提高。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势在必行,是普通学校教研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后进生主要表现为成绩差、纪律差,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是:①家庭方面。包括父母的溺爱、迁就;父母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不一致,或任凭个人情绪来处理和教育子女的行为问题;家长缺乏表率作用;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②社会方面。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朋友、邻居及影响个体的各种社会活动等等,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侵蚀、影响。③学校方面。主要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的不当,包括忽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对学生缺乏感情,不了解学生;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不能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或对学生出现问题睁一眼闭一眼等等。
主观原因主要是:①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准则,如后进生会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打群架看成“勇敢”。②学生性格上的缺陷。如果学生身上有了任性、自满等消极的性格特点,必然会表现出不良行为。③学生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特别是希望得到群体的关怀和尊重的需要在学校不能满足时,学生就会转向校外寻求满足,这就有可能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用有效的方法转化后进生。
二、后进生转化方法
(一)要爱后进生,让他们理解教师的爱生之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不爱后进生而谈转化,是无稽之谈。我认为,要转化后进生,就要让后进生理解教师的爱生之心,才能开启他们的心扉。爱可以是双向的,也可能是平向的。转化的技巧,在于不露声色地把单向的爱转化为双向的爱。一旦达到这个境界,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能产生教育的理想效应。要达到这境界,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应该做到:以真诚为先导,以有理、有格为核心,既不能让学生感受太过,也不能让学生觉得对其爱而不切,要让后进生在若即若离的微妙状态中感受到爱的震动。
(二)要越过心理障碍,填平师生之间的鸿沟
后进生往往因为教师对他们“偏心”,而对教师采取冷漠甚至敌视的态度,这样,师生之间界线分明,有着鸿沟,怎么谈得上心灵的交流?这时,教师决不能摆架子,板着脸孔,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敬而远之;而应和蔼、热情,在各方面帮助学生,关怀学生,做他们的朋友。班主任应多关心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远离,对他们关怀、亲近、热爱,取得他们的信任,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或隔阂。
(三)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后进生
后进生不不是天生的“笨蛋”,如果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就有转变他们思想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全面细致地了解他们。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了解他们的过程,是密切师生关系、相互认识的过程,在和他们同学习、同劳动、同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增进对他们的感情。师生关系好,学生就愿把心里话告诉你。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有资料分析、观察、谈话、调查访问等。了解学生之后,还要对所掌握的情况科学地进行研究,为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还要塑造人的灵魂。因此,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人。那种动不动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形成对立情绪,造成逆反心理。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在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时必须讲究“艺术”。
后进生既有很强的自尊心,又有很强的好胜心。他们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和责骂,但不甘心忍受这种局面,要证明自己不比别人笨,总是想努力改变自己。而他们的个性没有成熟定型,一旦受到挫折,由于丧失自信,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这时,教师需要给他们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例如,我教的一个女孩,活泼大方,能歌善舞,可成绩总是排在全班的后几名,她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我多次找她谈话,表现出对她某些方面的赞赏,像她在歌舞方面的天赋,否定她说自己学习不行的结论;我又指出,她的成绩不好是学习方法不对,思想上不够重视。我结合她的实际情况,帮她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她学习。一段时间后,她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五)要大胆起用后进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起用后进生做干部,发挥他们的长处,既有利于班集体建设,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后进生被起用,一般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化,这变化的动力源主要来自荣誉感、责任感、新鲜感。这“三感”产生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后进生的劣根性,因此,其产生的变化效应的短暂的,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最终很可能使班主任陷入被动难堪的局面。所以,起用后进生,一定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最好的方法是把他们推到矛盾的焦点上敲打。例如,班里同学出现矛盾,让他去参与处理,一旦作为“执法者”,他们的思想必然进入深层思考,在剖析别人的同时,进行深刻的自我教育。如果此时教师能及时点拨,效果更好。这样,起用后进生的效应才持久和巩固。
(六)要做好家访,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除了学校老师和集体教育与影响之外,同时还深深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工作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而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密切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家访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家长类型,讲究艺术。对于后进生来说,家长对他们或者太放任,或者太严厉,我们在家长面前应该多讲孩子的优点,寓缺点于优点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总之,与家长密切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转化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中学生时代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中学生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可塑性大。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热情地、耐心地帮助后进生,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因势利导,切实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石树萍. 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我见[J]. 职业圈,2007年14期.
[2] 安广义. 浅议后进生转化的对策[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年04期.
[3] 许傲枫. 谈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 成才之路,2010年28期.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