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语训练,以“说”促“写”
2013-04-29芦艳红
芦艳红
摘 要: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只要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科学的口语训练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就能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口头作文训练;写作能力;尝试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导致中学生写作文难的原因与作文训练方式不无关系:长期采用单一的书面作文的训练方式,而忽视口头作文的训练。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做下列的尝试,大力加强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跟着走
利用课前五分钟是指在上课后前五分钟内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有序训练,与写作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形式:
1.名人、寓言故事五分钟串烧
叙说古今故事。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轶闻趣事、名人故事等,都可以作为五分钟学生叙说的内容。每天两名学生叙说,一名学生作总结评价。要求学生做到表述清楚,用词恰当,神态自然。要想说得流畅,课前就必须做搜集和写作的准备,这无形中做到了以“说”促“写”。
2.热点话题五分钟即兴演讲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于当下生活中的一些热点事情,可组织学生以此为话题,以演讲的形式,陈述自己的观点。例如上学期的热点话题“雪灾”“钓鱼岛”“虐童”“猎杀野生动物”等事件,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前五分钟演讲,学生虽未身临其境,然而在媒体的报道中,也目睹了那一幕幕的场景,因此在写演讲稿和演讲中学生都能情真意切、言辞感人。
3.身边故事比谁说得好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与同学共同的学习生活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内容。可以此为内容,让学生进行“说身边事”比赛。每天五分钟让一两名学生评说班级中的新人新事。刚开始可让好学生带头评说,老师作点评,逐渐引导全班同学人人参与。为了激励其他同学,每周可做一次讲评,评出最佳“说者”和“最喜欢的故事”。这种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说”与“写”的兴趣,并能促使学生的作文向真实性、生动性的方向发展,最终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编演课本剧,激发写作兴趣
1.课堂教学方面
在课堂教学方面,针对某一篇故事情节精彩的课文,可鼓励学生编写出剧本。接着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编演小组,确定负责人,依据演出内容,分配好导演、编剧、剧务和不同角色。总之,让人人有事做,个个能上台。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会演,结束后导演自评,再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无论是“演”还是让学生进行“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口头作文训练的“说”,这也是以“说”促“写”的有效方式。
2.课外拓展方面
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仅靠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真正践行大语文教育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尤其是写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进而“说名著”“演名著”。这既普及了名著知识,又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更为明显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以“说”促“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