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围观”构思演练
2013-04-29曹成玉
曹成玉
【文 题】
生活中,人们遇到特别的事物、现象或行为时,常常上前围观。《南方周末》有一句名言:“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然而,在鲁迅的笔下,围观却再现了国人的劣根性。
请以“围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围观”从字面来看是“很多人围着观看”,不等同于“旁观”“关注”“看”等一般的动作和行为,因为“围”意味着有很多人一起看。
审读提示语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命题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以“围观”的动作发出者为中心,深入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围观”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动机及其本质,因此不能把“围观”偷换成“被围观”“求围观”。即使要从“被围者”出发,也应该是以他们的视角来再现“围观者”。
“围观”这个动作本身没有褒贬之分,审题时要避免强加感情色彩,片面、武断地泛泛而谈“我们要敢于围观”或者“我们不能围观”,同时又要避免简单演绎提示语,弄得前后矛盾,不知所云。在动笔之前最好能对“围观”进行适当界定,什么事情要敢于围观,什么事情不能围观,并把道理想清楚,这样才能让人信服,才能避免片面、偏激。
【构思示例】
一、切勿当冷漠的围观者:这里“观”意味着“袖手旁观”“作壁上观”,是一种置身事外的冷漠姿态,尤其是强者对弱者、侮辱者对受侮辱者的围观,更是麻木不仁的表现。
二、莫做低俗的围观者:“把肉麻当有趣”,对哗众取宠甚至低俗下流者“围而赏之”,审美扭曲,个人素质低下,更催生低俗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围观”无疑是一种陋习,应该予以批评和唾弃。
三、“围观”也是一种力量:正如提示语所说,“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这里的“围观”不等于冷漠,“观”可以解读为“关注”“关心”,但在行文中必须强调,“观”只是第一步,“观”之后,还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立场。“围观”旨在在全民关注下,把隐蔽的文本公开化,让后台的讨价还价与隐忍委屈,慢慢走到历史的聚光灯下,走到众目睽睽之下,从而使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
四、冷眼“围观”不如出手相助: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景,老人摔倒在地,有人同情,但是因为害怕被讹上而拒绝伸出援助之手;公交车上有小偷将肮脏的手伸进别人的腰包,有人愤怒,但是因为害怕报复而三缄其口保持沉默;弱势群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人在内心深处为其打抱不平,但是因为害怕受牵连而任由坏人肆意妄为……社会需要良知和正义,而捍卫良知与正义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冷眼“围观”不如出手相助,唯有如此,才能让正义的阳光洒满人间,让浩然正气充塞天地。
五、辩证分析,理性看待“围观”: “围观”作为群众性、自发性行为,有的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有的是出于冷漠,有的是出于善意与同情,有的代表关心和关注,有的则代表围攻和讨伐……如何看待“围观”,必须理性分析。应该克制盲目围观的行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素材链接】
(1)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人们的围观和嘲笑最终把可怜又可悲的别里科夫送上了绝路。
(2)鲁迅的《药》中,凌晨人们三三两两赶到刑场围观革命者夏瑜被杀的场景,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
(3)2011年,小悦悦事件中那18个冷漠的路人刺痛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因为他们在“围观”中折射出的冷漠自私突破了人性和道德的底线。
(4)媒体围观的力量让“我爸是李刚”和李启铭在阳光下现形: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发生车祸,该校学生李启铭醉酒驾驶,致1人死亡1人受伤,且肇事后逃逸。接着,一家网站发表题为“河北官二代大学内撞飞2名学生后接女友”的报道,标题中“官二代”的字眼及文中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强烈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该报道被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在醒目位置转载后,舆论哗然,网上网下同仇敌忾,愤怒声讨“官二代”李启铭。“我爸是李刚”则“窜红”全国,一时间,以此编撰段子的、创作歌词的、举办“造句大赛”的,诅咒的、讥讽的、谴责的、鞭挞的,炒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我爸是李刚”被列为“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首,李启铭最终被判刑。
(5)围观让炫富女郭美美不得不在批评声中低头认错:2011年6月20日,郭美玲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一个20岁女孩搅起舆论浪潮,背后是公众对慈善和商业关系的敏感,而且中国红十字会受此影响,爱心捐赠数额下降到历史最低点。最终,郭美美流泪“认错”,炫富不妥,闯了天大的祸。
(6)陕北小城神木在2013年初春国民的一次集体“围观”中又一次扬名天下:此次扬名,并不是因为它是宋代“杨家将”故里、“陕北民歌”源头、陕西第一经济强县,而是因为“房姐”龚爱爱。据北京警方证实,龚爱爱有4个户口,在京拥有41套房产。仅凭在京的房产和租金,她已是亿万身家。其实,这只是龚爱爱全部“身家”的冰山一角,在神木、在西安,她也分别拥有两处房产,还利用虚假身份注册了数家公司,在各地投资……如今,人们关注的已不仅仅是龚爱爱和神木了,全国各地又出现了不少“房叔”“房婶”,甚至“房爷”,一个中国式“房腐”的命题正在引起国人的关注。
(7)“围观”李天一轮奸案:2013年的元宵节,2011年的中秋节前李双江夫妻做客电视台大谈“如何培养合格的孩子”,其称赞儿子“根正苗红”的视频又被翻出,再一次成为最好的讽刺素材。因涉嫌一桩轮奸案,李天一父子的名字再次传遍大江南北,贴满报章网站,并当之无愧地成为春节假期后头号热门话题。微博上那些对李双江及其辩护者的谩骂、攻击和羞辱,已经逾越了批评的界限而侵犯其权利,形成了可怕的网络暴力,而一场教育反思也在网民的集体“围观”甚至“围攻”之下演变成了一场仇恨的宣泄。
【考场佳作】
中国式围观
靖江高级中学 季 童
谈到“围观”二字,尤其是在前面加上“中国式”这一定语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麻木看客,以观看行刑时的场景为乐。被行刑的人是恶贯满盈者抑或是革命义士,并非他们关注的,他们只是以观看受刑者的痛苦来为自己麻木不堪的灵魂寻找一些刺激。空阔的眼神、大张着的嘴、呆滞而残忍的笑容,这些人的表现似乎证明了“围观”之无聊、庸俗。
然而,依我看,围观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它的性质是由围观的对象与围观者的心态决定的。如果说“看热闹”指的是个体行为,那么“围观”则是群体行为,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如今的社会,在这个围观群众越来越能理性思考的社会,在这个个体诉求有时候并不能得到合理回应的社会,在这个公平正义还未像太阳一样普照的社会,围观不仅无可厚非,有时,我们甚至需要围观。
阴谋、暴行,往往在黑暗中进行。再凶恶的暴徒,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得不收敛三分。“暗”箱操作,走“后门”、“潜”规则……所有“黑”幕,在成千上万只聚光灯的照射下都无处遁形,没有了滋生的土壤。
在信息高速传播、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围观的成本变低了,信息量变大了,大众对政府的诉求变多了。围观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乃至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以2012年的红十字信任危机事件为例,正是由围观郭美美在网络上的炫富行为到质疑她的“红商会”经理身份,再到深入调查红十字链条中的种种漏洞与腐败,最后演变成众人对名目繁多的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在大众的围观下,红十字会也由极力撇清干系转为道歉、认真整改,虽不知成果如何,但这次危机足以为某些谋得不当利益者敲响警钟。没有人可以无法无天,一不小心,就会发现有上千、上万甚至上亿双眼睛在自己的身后,冷冷地看着。
这样看来,中国式围观,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不可低估的力量。
【 点 评 】
本文的亮点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贴近现实,有感而发。没有纵横捭阖讲太多大而空的道理,也没有洋洋洒洒罗列事例,而是从自己对“潜规则”、郭美美炫富等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的观察与思考出发,表达对这些现象的认识与感悟,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次,能深入领会材料给出的提示,辩证分析“围观”这一话题,思维严密且在论述中突出了“中国式围观是一种不可低估的进步力量”这一重点,辩证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反映了作者较强的思辨能力。最后,在语言表达上,言简意赅,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