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2013-04-29陈翔宇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育环境心理健康

陈翔宇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群体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随行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开始成为全社会思考的焦点问题。笔者联系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这个群体的实际,结合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状况,简要分析了该群体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从个人、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人口的大量迁徙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们开始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特别是围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生活、心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层出不穷。

笔者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健康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对人的心理健康用“三个良好”来衡量:①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的关系良好。基于此标准及现实情况,笔者发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状况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乏自信,自卑心较强。由于成长轨迹与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在面对城市孩子的时候总会表现出极度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主要来源于心理落差,而造成这种落差的原因又有许多种。一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差异。二是由于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环境,但又难以融入的矛盾。

2.性格较内向,感情世界欠丰富。中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以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致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缺乏某些基本的衔接。城市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多更新鲜的事物,他们的情感世界相对而言比农村孩子更丰富更细腻,并且城市孩子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性格更加外向。而这方面,农村孩子则要逊色许多,他们更多的只是从书本里得一些基础文化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从而导致他们内向的心理特征,不愿接受和面对新事物。所以在跟随父母进城后,这些孩子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征。

3.适应社会能力较弱。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在进城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落后等因素,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很少,致使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有限。并且农村环境的稳定与城市环境的波动之间的差异也让他们很难适应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再加上农村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城市里的喧嚣繁华与他们的内心世界相斥,使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弱。

4.消极避世,缺乏安全感及自我定位意识。“在心理学对动物和人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一种叫做“习得性失助”的现象。通俗地讲,习得性失助又可称为习得性自暴自弃,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学会以束手待毙来对待无可奈何的环境。”对于这些初来城市的农村孩子来说,他们起初并没有抱着一种逃避的心态来面对新的环境,只是由于在接触新环境过程中处处碰壁,才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怀疑周边的环境是否真的与自己格格不入。这就是典型的“习得性失助”现象,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无法实现正确的自我定位,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5.潜在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已然成为了青少年的标签,但对于这些随父母来城市居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逆反心理不同于城市孩子,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隐形逆反心理。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穷苦孩子早当家,在很小的时候都表现出一种异于同龄人的成熟。他们对于父母的话大多言听计从,所以不会像城市孩子一样将不满表现出来。到城市生活之后,他们又失去了在农村生活时的存在感,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逐渐接近城市人的节奏,青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这时显现出来,只是由于严苛的传统教育致使他们这种逆反心理不敢直接表达出来。所以当这些孩子遇到不开心的时候总是闷闷不乐,而不是通过其他途径发泄出来。逆反心理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隐性的逆反心理不仅对于青少年自身有伤害,并且也极有可能诱发青少年犯罪。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问题分析

1.个人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稳定心理特征的关键时期,古语有“三岁定八十”一说,虽有夸张之处,但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许多心理素质欠发达的成年人正是因为在早年没有培养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才出现性格孤僻怪异,情绪波动大等问题。上述存在的心理问题究其本因来说还在于自身没有极发动主观能动性,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定位,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调节习惯。受生活环境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消极处世心理,习惯了随遇而安,并未表现出一种自我救赎、自我完善的心态。于是导致在变换环境之后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2.社会因素。社会影响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来说,社会因素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早期社会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表现在相关教育政策的缺失上。“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十年间,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没有一个是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最先进入政府决策视野的是因为民工潮引发的交通和治安问题。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农民‘生活保障的土地不能再保障农民的生活,‘失业的农民不得不转移到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再就业机会,此时农民工群体就已经产生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猛增,各项相关政策法规跟不上脚步,社会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认识显得很缓慢。而到了后期,社会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则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政策法规欠完善以及社会对于他们的偏见与误解上。虽然国家和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来维护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的利益,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健康发展。但由于流动人口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导致许多法规不能及时覆盖,且许多政策法规的制定仍然没有跟上社会变化。

3.家庭因素。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可比拟的。在一个健康、舒适、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更容易养成稳定的情绪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父母自身的知识储备水平及成长环境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父母职业为无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个体经营者的学生认为‘父母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这可能与父母自身的处境有关;而父母职业为文艺体育工作者、党政机关干部、农业生产者、离退休人员的学生则没有这么强烈的认识。”从中不难得出,许多进城务工人员由于自身的坎坷经历使他们拥有极强的竞争意识,这表现在教育子女上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很少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

4.学校因素。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不能享有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他们只能去一些条件比较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或者民办学校。这些学校里的大多数孩子不能享有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也不能享用舒适的校园环境,很多时候还处于打游击状态,说不准哪天就没学可上。这样一个极不稳定的教学环境对于他们心理的向好发展产生巨大阻碍作用。而对于那些能够进入公办学校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也面临着就学歧视和收费罚款等问题。在公办学校里的这些孩子虽然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他们的心理落差仍然无法及时消除,与老师同学的融洽相处对于他们来说仍很困难。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问题对策

1.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良好的政策导向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健康成长的保障。对于政府而言,应该联合各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走访,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维护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利益的政策法规,并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适时作出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我们欣慰地发现,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与修订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积极调整城乡二元管理结构。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的问题,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的入学教育问题则是户籍制度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适当放松户籍制度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民生、教育、医疗等问题的约束,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同时还应该积极调整城乡二元管理结构,加强城乡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的认识,缩小二者之间的意识差距。“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应该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凡进行暂住登记、有合法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其子女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并纳入其义务教育的统计之中。二是先解决流动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后解决教学质量提高问题。三是公办、民办两条腿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流动儿童的心理落差,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3.发挥教育的职能作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在进城务工人员内部,必然隐藏着一个特殊的精英群体,有学者称之为‘底层精英。按照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如果精英长期居于社会底层就会引发社会的失衡,造成秩序混乱。”这里的底层精英,就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作为祖国的未来,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他们健康地学习和成长,更有利于遏制反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矫正错误的心理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并完善自身的人格心理。

4.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定期走访进城务工家庭,配合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共同给予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更多的关心,增强他们的社会存在感。“中华民族强烈的舐犊情结,使流动儿童的家长不堪城里孩子与自己孩子的巨大反差,不能够生活在主流文化中,加深了他们的被剥夺感。”城乡的巨大差异让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社会存在感荡然无存,这不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健康心理的养成。只有发挥基层组织积极联系群众的优势,走访、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和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才能共同促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实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健康展望

笔者欣慰地看到,无论是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大众媒体及普通民众,人们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党和政府及时有效的政策措施给了他们稳定的生活环境和保障,大众媒体的关注又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与关怀,而普通民众的加入更是帮助他们更快融入城市这个大家庭,减少隔阂。在学校里,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开始更安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尽管现实社会中仍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意外,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心智正一步步趋向成熟。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理应呼吸同样的空气,沐浴同一缕阳光。他们的未来也是我们每位公民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充满希望,在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时,同样积极投入到社会建设与自身建设中去,各司其职,只有做好分内的事,才能帮助更多人。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周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魏曼华等.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2002[J].社会学研究,2003,(20).

[6]周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育环境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