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坡耕地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的有益探索

2013-04-29李涛源

关键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耕地

李涛源

摘要:水土流失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流失类型多样,分布范围广,土壤肥力下降,泥石流及洪水灾害频繁。本文分别讨论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通过综合治理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案。

关键词: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耕地

一、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目前我国大约有18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北方石山土地及华南丘陵地区,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况最为严重。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其流失强度大,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我国的农耕历史悠久,大多数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森林覆盖率极低,有些地方不到2%,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相当严重。

据统计,在20世纪中期,我国水蚀面积达到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达到130万平方公里。合起来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1%。年均土地流失流失总量达50余亿吨,其中流入海洋的约有17亿吨。到了20世纪末期,全国的水土流失总量已经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7.1%。

二、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

首先降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十分显著,降水包括降水的总量、形式、降雨过程(雨型)、降水强度和季节分配等。地表水的来源主要是降雨及降雪。降雨一方面以水滴的作用直接破坏土壤表层,是形成引发水土流失的动力;另一方面和融化的雪水成为下渗水分和地表径流的基础,甚至有些地区降水会引发严重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长期以来通过监测数据证明,强降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降水强度是引发水土流失最重要的气象因子。

其次人类活动也是造成水土流失人为因素,许多研究都表明,土地退化、石漠化地区的扩大、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平衡、湖泊的变迁、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发展,都和人类活动有关。过度开垦虽然能增加耕种面积,同时也可提高农产品产量,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从而引发水土流失,最终使得耕地被蚕食,土地肥力下降。我们知道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防风固沙等功能,但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林木滥砍滥伐至使森林面积减少,最终造成水源干枯、使气候恶化、改变地形地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降低农作物产量

坡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水土流失的日益恶化必然会降低农作物的产品产量,而高产作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作为拥有超过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为保证人民的吃、穿、用,逐渐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要求农业生产中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然而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我国在黄河沿岸及一些土石山区,地表土层已经被冲蚀殆尽,造成岩石裸露,有些地区农民丧失了生产和生存条件,只能搬迁他乡。部分地区的坡耕地产生大量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低且不稳,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二)影响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导致许多泥沙淤积在水库、河道、山塘等水域及水利设施。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于下游河道、湖泊、水库等,大大减少了水利设施的寿命,且降低其综合利用能力。随着多年的泥沙淤积,水库的调蓄能力降低,泥沙不仅使河床抬高,过水断面减小而且排洪能力下降。每年,大量的泥土流失下泄,严重堵塞了河道狭口,使入河排泄口的河段抬高,影响了正常的泄洪排涝,因排水不畅致使河边大量耕地遭受涝灾导致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

(三)加剧旱涝灾害,破坏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土壤层蓄水能力降低,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在高山深谷地区,水土流失常常引起泥石流灾害。由于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刷,破坏了生态平衡,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而且愈演愈烈。从历史上来看,通常是是旱涝交错,促使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

三、治理坡耕地,搞好水土保持

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的旱地,平整度较差,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极低,严重得制约着旱地农作物的生长,也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坡耕地综合治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土、保肥、保水的效果,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并减少泥沙进入水库,还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是对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生产力及社会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治理坡耕地主要是采取:

(一) 植物措施

大力发展植树造林,种植经果林等。如:发展苎麻种植产业苎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作物,据专家调研发现,苎麻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韧皮纤维作物,能够很好地防治水土流失。首先,苎麻的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很好。由于苎麻覆盖率高,覆盖时间长,抗蚀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能有效的减少土地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减低暴雨的侵蚀力,增加土壤入渗力和抗蚀力,减少表层土地的流失。其次苎麻的种植成本低,且产量高,种植苎麻的经济效益显著。植物护埂、果树种植和经济林的种植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可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收入。

(二)工程措施

1、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

众所周知,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随坡长的增长和坡度的增高而加强。在降雨强度大的情况下,水流极易在过道和一些抗水蚀性差的土壤薄弱环节形成冲刷沟,使土壤养分流失,表土层遭到破坏,尤其是降雨量较大的年份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在干旱年份坡耕地表现为保水差,土壤湿润度低,粮食产量不高不稳。实施坡改梯一方面让降雨落于水平田面,不易形成水流,另一方面梯田含水量比较高,保水性能好,肥料不易被冲刷。

坡耕地改造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机修筑埂,改变坡耕地原状,对凹起部分进行填平,凸起部分进行铲平,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改造后的梯田即可保水、保土、保肥,又可根据需要改变种植结构。

2、修筑截排水沟,在洪水季节可有效地排出地表径流,枯水季节又可拦截地表水用于灌溉,截排水沟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也可提高坡面的灌溉系数。

3、修建拦沙坝,挡土墙

对水土流失易发区域实施拦挡,则需修建拦沙坝,挡土墙等工程,这样可预防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山区、丘陵区,特别是在山体疏松的地区必须修建挡土墙才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保护水土资源。

4、修建蓄水池

坡面耕地难以蓄水,修建蓄水池才能储备干早期作物的灌溉用水,确保产品稳产高产。

5、修建田间路

修建田间路是为了便于耕作及农资运输和农产品的搬运往来,同时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人畜交通造成的水土流失。

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以防治水土流失的产生,坡耕地改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加强坡耕地综合治理才能永久有效的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结语: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并为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奠定基础。运用科学手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确保坡耕地生产效益长期稳定发展。

文献:

[1]孙东坡著.水力学[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O8月.

[2]张春山,于宽,刘军.发展持续农业战略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J].水科技与经济.2002(4)

[3]常艳.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研究[J].北方环境,2012(2)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浅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成因及对策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试述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与综合治理
会计监管与反腐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