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成因及对策
2016-12-08鲁静
鲁静
摘 要: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控制土壤侵蚀、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等,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结合对水土保持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并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为例进行论述,为保护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24
1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甘肃是西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水力侵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质结构受到破碎,土壤质地严重疏松,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已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目前,黄河流域以水蚀为主,伴有土沙下沉、崩塌、滑坡等重力和风力侵蚀,使原有清澈的河流变成了浑浊不堪的“泥沙河”。
2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当前,黄河流域中出现水土流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在人类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情况下,造成了土壤植被严重破坏,经自然环境下雨水冲刷而引起的表层土壤的流失,这2种因素无疑是加速水土流失的问题根源。
2.1 造成水土流失的地质因素
甘肃省内以高原山丘为主要地形,黄河流域两边趋于山谷之间,而山上大部分为松软黄土覆盖,并以粉沙壤土为主,如自然环境影响,在不可抵御的条件下发生地震,在地震的多次作用下,容易产生土质松散,土层破碎滑塌、湿陷并流入河中,这是引起滑坡侵蚀河流的重要原因。
2.2 造成水土流失的地貌因素
黄土高原土石山地山高谷深,形成了坡陡沟密的地貌类型,时常会在水流过程中囤积雨水、雪水,土壤表面明显出现新裂痕,这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形因素。
2.3 影响水土流失的气候因素
在甘肃境内黄河流域,每年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降雨量大、风沙也大,常以暴雨、大雨形式降落,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山坡上形成泥石流一顷而下。
2.4 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在开发建设项目过程中未能及时有效采取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必要措施,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加速了现代土壤的侵蚀程度,导致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在山丘、高地居住的群众为了农业生产,靠陡坡开荒种田,从而进一步导致形成了新的侵蚀沟;大坝、溢洪道等建筑物的开挖、填筑扰动了原地貌,破坏了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水土流失;料场的开采、弃渣的堆放,尤其是随意向河流倾倒弃渣,影响排洪。
3 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3.1 强化宣传,提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意识
防止边治理边破坏,预防新的水土流失。必须加大对《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参与到水土保持组织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3.2 立足实际,全面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进程
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有效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不但保护了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其它生态环境,而且也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3.3 加强管理,着力做好对易发地区的重点监管
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大对生态植被的保护力度,对不合理开垦、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制止。
3.4 总结提炼经验,提高作用实效
充分利用现有技术,逐步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及运用,可根据气候变化、水土保持等特点设立试验示范点,通过示范,做到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经验,如:修建水平梯田,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实施打坝淤地工程,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使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使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3.5 以小流域为单元,形成防治体系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基础,能为林草措施及农业生产创造条件,是防止水上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在水土流失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是一种增加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抗蚀力的方法,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中的防护林主要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护坡林、侵蚀沟道防护林、护岸护滩林等,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与开发的根本措施。
总之,采用以上措施,可以极大预防和治理好水土流失。有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和减少水土流失,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滇平,吴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
[2]马金珠,安新平,魏国孝.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
[3]肖春娥.甘肃省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