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3-04-29邵寿龙
邵寿龙
探究,顾名思义,即探讨追究,探究性学习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发现式学习。具体而言,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自主观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并收集有关信息或数据,展开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同样,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读为中心,诱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探究与发现,快速获取信息,品味赏析语言,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引导学生自读,感知内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文本语言,发掘情感与美学因素,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感知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尤其是大声地朗读,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与作者、文本碰撞思维,交流情感,受到心灵的熏陶,获得情感的陶冶,体验文本语言的音韵感与节奏感,感悟文本的情思与美感。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落实朗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自主感知、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发掘课文的情感。一般而言,在学生自读之前,教师可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发掘重难点,提炼有效信息。同时,教师需要适时提示与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如在教学《海燕》时,教师可依照散文诗独有的特点,引导学生朗读,通过诵读再现海燕的形象,然后借助几幅画面来引导学生领会海燕的精神,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引发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正确解读文本,并感受文中的语言之美、技法之美,发掘文章内涵,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与探究的能力。1.朗读感知。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这首散文诗既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又蕴含音乐节律,更具有流动的画面感。请自由朗读,感知作者是按照哪一顺序来创作的?主要描写了哪些场面?海燕在这些场面中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然后学生朗读感知、交流讨论,而后师生共同分析并小结:本文描绘了3个场面:①海燕在暴风雨将来临时高高地飞翔、叫喊,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②海燕在暴风雨迫近时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③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时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作者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逐步逼近为线索,通过上述典型画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燕的勇敢表现,突显了海燕的鲜明性格与形象。2.写法探究:若将本文视为精彩的表演,以海燕为主角,以暴风雨为背景,以大海为舞台。在本文中,还有哪些“群众演员”呢?(狂风、乌云、海鸭、海鸥等)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赋予了这些形象更深刻的内涵,请结合课文与生活实际,试着猜想一下这些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说明理由。
二、组织品味赏析,交流探究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若要感知语言的魅力,感悟文字的深意,则需要细读、细品。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需求,引导学生精读赏析,品味语言,增强体验,形成语感。同时,教师还需要巧设教学情境,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诱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形成思维碰撞,点燃灵感火花、智慧火花。其次,注重小组质疑与探究、老师点拨与启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如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诵读、质疑、找句子、讨论交流等形式来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深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运用有效点拨、提示语引导,促进教学相长。
如教学《错过》一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快速阅读,根据已掌握的议论文的知识来梳理课文结构与脉络,列出提纲;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样的人生体验(通过此环节,可帮助学生感知文体知识,并借提纲整体感知文本,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人人参与);接着,指导学生跳读,找出文中优美而蕴含哲理的语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句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相互分享,交流感受(这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找出句子,言之有理就行);当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重点研读,细品语言,品味哲理,把握主旨:①在课文中,第12、13段似乎矛盾,我们应如何理解呢?②文中描述道:“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那么,我们为何要“习惯”与“品味”错过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实现个性化文本解读)。另外,教师还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感悟人生:①展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 “错过”的实例,比如某学生由于生病而错过了期中考试,失去了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同学们,若你们遇到如此的“错过”,会如何做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因错过一次机会而自怨自艾、自暴自弃,需要在奋斗中静等下一次机会。②在日常生活中,还碰到了哪些“错过”?当时又是如何做的?在学习本课后,有何感想?你认为怎样做才是明智的?拓展延伸:有人说“人生有如一次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哪里,关键在于美好的风景和心情。”这一观点与本文观点有哪些异同点?
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通过自由表达,可培养学生质疑与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