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2013-04-29李曼

语数外学习·下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分层目标

李曼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抽象能力等要求极高的学科,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想要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因材施教,展开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1.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把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且各组的水平大体相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分组加以区别对待,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得到好的发展和提高。

2.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想要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分层教学,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遵循以下条件:首先,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结构、对数学新知识的迁移、构建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其次,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次,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环境,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3.分层教学的原则

实施分层教学需要遵循五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教师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置,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二是针对性原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包括作业、辅导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分类,使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三是目标性原则。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自己的短中长期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启发性原则。教师在面对差生的时候,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开导,消除学生学习障碍,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五是分合性原则。实施的合分可以避免教学脱节导致的课堂混乱以及“一刀切”的问题,能有效地凸显出因材施教的教学优势。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单靠考试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而分层教学模式则是一种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可以减少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既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形成有效的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构建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掌握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去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都会消失,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布卢姆还提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该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该教育目标分类有四个特征:一是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二是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三是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四是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分层教学基于掌握学习理论。

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最近发展区理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是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分层教学正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3.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教师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新内容时要采用个别教学,给学生介绍独立的学习方法。比如说不同深度的教材要有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差生的题目教师要提供辅助,难度大的题目,教师要安排讨论学习等。复杂且分量较多的教材内容,则不能采用个别或分组的形式,应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分层教学就是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班级教学中合理进行个别和分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从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分层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随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水平信息,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最终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自学的目的。

四、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建议

1.学生分层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一般来说,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以ABC为例):一是优等生(A层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要求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二是中等生(B层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要求能够简单运用知识点,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三是学困生(C层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放宽要求,只要求对知识点能够牢记和理解,完成一些简单的习题。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和变化。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向中等生乃至优等生发展。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划分学生层次后,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认识能力等情况,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以ABC为例):一是A层次。这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二是B层次。这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三是C层次。这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总之,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分配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例如:讲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师就可以从高到低制定三个教学目标,A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的推导过程,熟练应用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解决相应的问题;B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并且能够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的推导过程;C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并且能够利用函数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函数问题。

3.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需要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针对A层次的优等生,教师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针对B层次的中等生,教师则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还要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针对C层次的学困生,教师只需要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学会应用一些简单的基本方法即可。

4.教学分层

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针对A层次的优等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层次的训练,采用一些探索式的教学方法等;针对B层次的中等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各类题型,让学生掌握相对较深的解题思路;针对C层次的学困生,教师可以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总之,有效的分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5.评价分组

学生分层评价作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说针对A层次的优等生和B层次的中等生,教师首先要对他们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C层次的学困生,教师需要以鼓励为主,成绩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采用分层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分层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我们的目标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