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感恩教育闪亮历史课堂

2013-04-29樊红艳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5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历史教学渗透

樊红艳

【摘 要】随着新课改全面、有效的推进,把感恩教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当前初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确立感恩教育理念、挖掘历史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通过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和老师三方面阐述了渗透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感恩教育;渗透

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90后的孩子,许多是四二一家庭中的一,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家庭、他人要求很高,但对自己要求很低,不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在媒体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责任感与“反哺”之情严重缺失,人生观与价值观严重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学生身上表现的是:不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不知感激好心人援助之恩,不知感激自然的造物之恩……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人的可塑性最强,再加上初中生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的特性,因此这一时期对初中生加强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作为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历史课堂,在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就尤为重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笔者做了些尝试和探索。

一、感祖国之恩——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立志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长时间的融和所形成的,各民族之间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共同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必胜的保证。如果国家不统一、民族不团结,国家就要衰败,人民就要受苦受难。历史上虽有短暂的分裂如五代十国、三国鼎立,但统一是大趋势。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过不懈的努力和杰出的贡献。

为了维护民族间的团结,历史上曾经有两位伟大的女性,一位是王昭君、一位是文成公主。她们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睦,不远万里远嫁匈奴和吐蕃,以结秦晋之好,使民族之间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至今昭君墓仍旧驻守在大青山上,遥望着故乡。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历史是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像南宋“精忠报国”的岳飞,为恢复中原“闻鸡起舞”的祖逖。他们盼望国家统一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不仅具有倡导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意义,而且突出了要求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这几乎成了每一位爱国的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成立伊始,一批颇有名望的科学家纷纷取道回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李四光谢绝英国导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我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感社会之恩——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

和谐是当今思想的主流,创建和谐社会是国家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和谐的基础是感恩,只有感恩才会有感动,只有感动才会有感谢。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爱思想,”仁者爱人也,强调以爱人之心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孟子更深刻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和谐社会观教育。当今中学生受到了许多社会恩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自然给予,师长教诲,父母养育,亲友的关怀,他人的帮助,所以应该学会感恩,才会对别人施恩,对社会予以回报。所以历史教师有责任利用历史课堂这一平台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树立知恩图报的意识。

三、感养育之恩,教诲之恩——孝顺父母,尊敬老师

感恩教育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感恩,他还会对其他的人感恩吗?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要先教诲学生感恩自己的父母,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学会感恩别人,再由人推物,直到感念世界的万事万物,感恩天下所有的人。如果一个不能爱自己父母的人就很难做到去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恰恰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一项闪亮的道德情感,而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则给我们带来了广泛的素材,这就要求老师要有“透视”的眼光深入挖掘历史课中的教育资源。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可联系生活在汉代的女孩缇萦,勇敢的前往京城,上书汉文帝,最终促使汉文帝废除一些残酷的肉刑,感的是父亲养育之恩,而汉文帝刘恒,贵为天子,但母亲所服汤药他都亲口尝试。在位24年,重德治,行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一直到后来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其次就是感恩师长,例如: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指出子路的缺点,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发展,赢得学生的感恩。子路决心跟孔子好好读书,这就是报答了老师的恩情,他最终成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当讲到近现代史时就免不了给学生讲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尊师重教的故事。尤其是毛泽东,他对自己的老师这样说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至今,这是教育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素材。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更应该提倡和发扬,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要求。

历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历史上的人,生活中的人;课堂上的人,社会中的人。让正在成长的学生,以历史上的道德模范,以生活中各类感恩典型为榜样,让学生去认识、去感知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从而在行动上去报效祖国、保护自然、回馈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想这就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感恩教育的目的吧。

【参考文献】

[1]《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2]李元卿.《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

[3]《初中历史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历史教学渗透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