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业教育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04-29赵园园
赵园园
摘 要:结合中高职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提高从业技能培养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社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物流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提出了有效的途径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 物流管理 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衔接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朝向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也是职业教育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发展、教育发展趋势所做出的积极反映、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已成为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的是系统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全面为产业服务,其建立的基础是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架构。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行业的需要。
12研究意义
职业教育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教授实践性知识为主,理论性知识为辅,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行业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因此,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教育重大的使命。现在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不强,体系比较旧,必须要改,不改就不能提高服务能力。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回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培养人才,对于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2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的特点
21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具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
中高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相邻的教育层次,依照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是由低到高的两个阶梯。在此种模式中,作为低阶梯的中职教育,应是高职教育的预备教育;作为高阶梯的高职教育,应是中职教育的延伸教育。
22物流人才的需求
物流管理在专业教育改革上,突出了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以岗位要求分析为基础,以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从事物流管理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等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物流管理角度看,可分为:(1)战略型物流人才,即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的高级管理人才,其特点是把握物流活动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2)管理型物流人才,即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各种方案;(3)业务型物流人才,这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掌握现代商贸、运输、物流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其特点是能具体运用物流专业知识进行各岗位的技能操作,主要是指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物流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管理型人才,二者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在熟悉物流技能的基础上,掌握物流管理的岗位技能要求、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物流行业的管理者、引领者。
23物流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学生的认知也是按上述几个层次发展的。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样要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认知规律。无论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职业道德的养成,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阶梯式的前行过程。据此,构建符合物流管理职业教育特点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在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实施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来说,“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阶梯式的职业能力培养。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顺序,设置三个层次的实训项目,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考核方式开展教学,其中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的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综合技能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完成。
(2)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学校打破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将实践教学与相关内容的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3)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在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学生包括敬业合作意识、创业创新精神等方面教育,传承、弘扬,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中高职物流教育的衔接
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需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31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通过对物流企业的深入调查,分清适合中职生与高职生的岗位及相应的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中职与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生对应的岗位包括:监控员、仓管员、验收员、盘点员、发料员、装卸人员、叉车司机等,主要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如下:
(1)能完成商品的查验、发货、装卸搬运作业,并做好出入库的账务记录;
(2)能正确填写相关单据;
(3)能驾驶叉车,并能对叉车进行维护管理;
(4)吃苦耐劳、细心踏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高度的工作热情;
(5)具备叉车证和物流岗位资格证书。
高职生对应的岗位包括:物流主管、运输调度、调度主管、信息管理员、物料计划员、仓管员等,主要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如下:
(1)能完成委托加工材料的管理和不合格品的管理;
(2)能完成接货区域的划分、物料接收、报检以及入库检验不良品的管理;
(3)熟知商品收发与管理、应急处置流程,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4)负责洽谈业务,对物流管理计划进行组织、控制、协调、监督;
(5)按照运输计划合理安排车辆、调配运力,并对车辆运输信息进行处理;
(6)具备相应的物流岗位资格证书。
中职教育主要培养物流的业务型人才,侧重技能操作,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物流管理型人才,侧重效用管理。但是技能操作是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能从业务员提升到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要强化中高职的联系,实现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32物流课程设置的衔接
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衔接。中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物流管理概论、物流信息技术、仓储作业、运输作业、配送与流通加工作业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高职的课程与中职课程内容上一脉相承,但是高职的课程更有深度,强调管理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体现了教学内容上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特点,呈现了阶梯上升的特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能够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能够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便于与高等职业教育前期的理论相衔接。
33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
根据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强化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针对性、系统性,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根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方面,我们既考虑中职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又要考虑专业需求和职业需求。压缩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入专业课,并强化应用性,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中职教育以物流业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高职教育以物流任务为主,培养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使学生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4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保障机制
41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注重选拔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做访问学者或到重点高校进修学习;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2)建立教师定期实践制度。要组织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定期到对口行业、企业参加专业和岗位实践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活动,提高教师水平和实践能力,使职教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42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机制
三方合作机制是指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之间的合作,通过政府的帮助,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企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共建、毕业实习、技术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从而获得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43良好的实训、实习机制
实训、实习培养机制是指通过技能实训、综合实训、社会实习等三个环节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其中,技能实训环节主要是指通过开展校内实训,提高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扎实的物流管理基本技能和某一方面的专项技能;综合实训主要模拟物流作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而社会实习则主要是通过到相关企业,感受工作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创新创业的精神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促进了产学合作的深入,推动了学校教学基本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为“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总之,只有将中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全面、科学地衔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才能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永斌高校物流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问题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8(4)
[2]汪旭晖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系统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3]罗彦芳浅议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5)
[4]苏琬婷,刘奕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0(4)
[5]康莹浅谈物流管理专业中职专业课程的开发[J]中国市场2012年第28期